天津围绕三地产业布局的调整和定位,找准各方利益结合点,确立产业、行业、企业、职业与专业的“五业联动”大思路,全面推进政、行、企、校、研“五方携手”,有效地提升了京津冀职业教育协同发展的水平。天津首创“五业联动”职业教育发展思路。从2014年8月开始,天津市教委定期举办“五业联动”高端讲堂共16期,研判产业、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企业、职业人才需求,明确学校、专业建设规划,构建产教、校企、工学多元、深度融合新机制。
“五方携手”的落实有效地促进了三地多产业的校企深度融合。2014年8月,以“京津冀协同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现代服务业产教对接会”的召开为其标志,天津率先以现代服务业开启京津冀职业教育产教对接的先声。之后,“京津冀协同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养老服务业产教对接活动”于2015年5月在天津举行,成立了“京津冀养老专业人才培养产教协作会”。在相关政府部门和科研院所的支持下,京津冀职业院校、养老企业在养老人才、智力、技术、设备等方面进行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同月,“京津冀卫生职业教育协同发展联盟”由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发起,并联合三地18家卫生职业院校、医疗机构和企业成立;“京津冀模具现代职业教育集团”于2016年5月在天津成立,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作为院校牵头方,天津汽车模具股份有限公司为常务理事长单位,包括京津冀三地模具协会、院校及训练(培训)中心、企业及科研院所共65家理事单位,全面深化三地模具行业的产教融合程度;“中国养老产教联盟(中国养老职教集团)”于2016年5月借“京津冀协同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养老服务产教对接会”在天津城市职业学院再度举行之际成立,联盟单位达340家,并正式组建“全国民政行指委京津冀养老专业人才培养产教协作会”,发挥平台作用,将京津冀院校的教育资源和全国养老产业企业进行对接,搭建京津冀不同院校相同专业群对接多企业、多岗位的产教融合模式;“京津冀·晋甘蒙职业教育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对话高峰论坛”于2017年1月在天津举行,来自甘肃、内蒙古等中西部省份的新成员加入中国北方科教科普仪器产业创新联盟,京津冀新能源产业和职业教育一体化建设加速,并把建设成果复制到周边省份,将三地协同发展拓展为更大范围的共建、共享、共发展。
在天津市教委的大力推进下,京津冀相继构筑了装备制造业、养老服务业、新能源产业、石油化工产业、生态环保产业、健康卫生、交通运输等12个产教对接平台,初步形成京津冀协同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对话交流、项目协同、校企合作的联动机制,有效地推进三地之间实现产业、行业、企业、职业与专业的“五业联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