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推荐材料 产教平台 专业群建设 人才培养 社会服务 推广应用 成果团队 社会评价 国际交流 理论研究
     专业群建设
当前位置:首页> 专业群建设>人才培养方案及产教协同育人实施案例
校企合作创新实践,服务行业培养人才,机电正本携手合作,互惠互利共同发展   
  一、校企合作背景
  教育,是培养新生一代,培养国家事业继承人的过程,因此教育培养的人才就必须适合社会之需,面向社会,面向市场。
  在“十二五”建设期,采用“校企合作,共育人才”的教育模式,以学生为中心,因材施教,在社会上掀起一股教育风潮。这一模式,是职业教育中探索出来的一条新道路。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促进高职院校实践育人工作,是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于国民教育全过程,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大力提高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的必然要求。对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服务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二、目标与思路
  天津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携手天津正本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进行校企合作,结成紧密型校企合作伙伴关系,共建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树立“校企合作、共同育人”的教育理念,确立“崇尚实践,回归岗位”的人才培养新观念,立足电气行业,依托广泛的校企合作企业,着力培养学生的工作意识、工作素质和工作实践能力,培养创新能力强、适应企业发展需要的电气自动化技术人员。此外,自2014年校企双方互建“师资培训基地”与“职工培训基地”,企业为学校教师提供挂职锻炼的机会、学院为企业提供职工培训的机会,互惠互利,共同发展。
  三、内容、特色与成效
  (一)对接校企双方需求
  天津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经天津市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具有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院校,是天津市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是该校老牌重点专业,为了培养更多的符合当今社会所需的技术技能人才,就需要有具有较强社会责任感、乐于服务于院校、且在自动化专业具有一定实力与影响力的企业与学院进行合作,协助学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天津正本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是为天津市最大的电控柜及配套产品的设计、生产、销售民营企业,同时也从事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安装、运行、维护等业务,急需大量技能人才支持扩大市场份额。公司为使企业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迫切需要吸收优秀的技术技能人才,并渗透到人力资源的开发中,就需要有能够提供企业所需人才的院校与其合作。
  (二)设计技能人才培养路径
  为了进一步深化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天津正本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进行校企合作,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在一体化教学的基础上,围绕岗位工作能力,学生第一年主要在校内进行基础理论的学习。校内专业主干课程(电气控制系统安装调试与维修等)要全部进入实训场所,做到边讲边练、讲练结合,学做一体,切实提高实际动手能力,课程标准及教材均由企业人才参与编写制定。
  第二年起,安排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学生分批到校外实训基地(正本公司)进行为期4周的企业认知实习,在4周内全程参与企业的实际生产,实习由企业技术人员和学校教师共同指导,在岗实习成绩由企业和学校共同评定,企业为实习生承担意外伤害险等基本实习人员保证条件。
  第三年起,安排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学生到正本公司或其他各大合作企业进行顶岗实习,由企业给学生发放“实习工资”,企业为实习生承担意外伤害险等基本实习人员保证条件。在此期间学生与企业可以进行双向选择,如相互意愿达成一致意见学生可以与企业签订三方协议达成就业意向。






 
 
  (三)整合校企资源,互利共同发展
  1.共同探讨人才培养规格及岗位关键能力
  以自动化设备维修调试工、自动化设备售后技术支持人员、自动化设备程序设计人员等关键岗位为发展目标,培养熟练掌握电气自动化专业核心技术,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服务意识,适应从事自动化设备的生产、维护、修理、质量检验、与运用等工作岗位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2.开发岗位能力标准,全过程引入职业素质教育由行业、企业专家和学校教师组成教学指导委员会,共同对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核心岗位群必须具备的职业能力进行分析,根据工作任务和能力标准确定教学模块和教学内容。在职业能力标准化基础上制定或完善课程标准、技能标准。
  引入企业管理机制,在学校营造良好职业氛围,全面开展职业素质教育。在学生进行顶岗实习过程中,完全按照天津正本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的规章制度、生产管理制度、日常作息制度、宿舍管理制度等对学生进行管理。
  3.建设高水平的校外实训基地
  (1)企业指导基地建设。由行业骨干企业的技术责任人、高等院校专家和我院专业骨干教师组成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指导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
  (2)与企业联合建立校外实训基地的管理机制。保证校外基地充分发挥“传技育人”功能,使实训基地的建立、顶岗实习的组织、实习期间的学生管理和劳动报酬、工学结合课程的教学组织和考核、实习总结、鉴定和成绩评定等工作有章可循。
 
 
  4.校企合作,共育优质技术技能人才
  在一体化教学的基础上,围绕岗位工作能力,探索开展“2+1”的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入学第一年主要在校内进行基础理论的学习;第二年起,安排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学生分批到天津正本电气有限公司进行为期4周的企业顶岗实习,在4周内全程参与企业的实际生产,实习由企业技术人员和学校教师共同指导,在岗实习成绩由企业和学校共同评定,企业为实习生承担意外伤害险等基本实习人员保证条件。第三年起,安排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学生到天津市各大合作企业进行顶岗实习,由企业给学生发放“实习工资”,企业为实习生承担意外伤害险等基本实习人员保证条件。
 
  
 
  (4)按照专业核心能力要求,校企共同开发专业核心课程通过实践的学习,进一步完善理论知识,按照把电气控制系统安装与调试、可编程控制器应用技术、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等六门专业核心课程建成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思路进行建设,并带动其他课程建设。
 
 
 
  5.校企合作开发课程与教材
  与正本电气公司企业合作,与企业技术专家、岗位能手共同制定课标与教材。围绕项目教学法的开展,打破传统学科体系教材模式,以项目为主线编排课程内容,由项目引出相关知识点和技能点;根据行业和企业的实际情况,体现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反映当前的电气自动化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引入新技术、新方法、新理念。
图8 校企合作进行课程建设
 
  6.互建师资培训基地与职工培训基地
  为了提升学院教师专业技术水平,同时提升企业新入职员工与在职员工的专业技术水平与理论知识内涵,校企双方经过多次洽谈,达成深层次合作意向,互建师资培训基地与职工培训基地,在院校教师赴企业挂职锻炼,企业员工岗前培训与职业技能培训鉴定等方面进行深层合作。
 
图9 师资培训基地挂牌及教师企业挂职锻炼培训正式

图10 李秀梅教师对正本员工进行岗前培训
 
  7.联合行业,校企合作,共育师资
  借助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优越的办学条件,通过与中国机械行业教育指导委员会、天津正本电气有限公司进行紧密合作,共同开展“电气自动化类专业教师企业顶岗培训班”,自2013年开始累计举办了三期,其中2013年共计培训来自全国各地的职业院校教师9人、2014年共计培训相关教师16人、2015年共计多达培训相关教师41人,通过与行业协会、企业进行三年的合作,我校与正本公司总计对66名来自全国高职教育领域的教师进行了电气自动化专业教师培训,并受到了广泛的好评。
 
图11 校企合作开展国家级企业顶岗培训项目

图12 来自全国各地的教师培训后喜获证书
 
  四、自我评价与发展前景
  通过“十二五”期间校企双方的共同努力,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在校企合作方面取得了一定的可喜成果。创新了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大赛引领、赛训一体、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十二五”期间电气自动化专业累计获得各赛项国赛一等奖8人次、二等奖4人次,获得天津市市赛各赛项一等奖14人次,达到国内一流水平;校企双方结成紧密型校企合作单位,通过订单班的组建,为电气自动化专业学生提供顶岗实习以及就业的机会;并互建师资培训基地与职工培训基地,搭建起了良好的双师素质培养及交流的平台;校企合作共同开发多门专业核心课程,建设课程资源形成网络资源共享课程,合作出版教材2册;通过与全国机械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合作,校企双方共同承办了三届“电气自动化类专业教师企业顶岗培训班”,为来自全国各地的数十为教师提供了企业顶岗锻炼以及相互交流学习的机会,受到了各界的好评。
  在未来“十三五”期间,适应‘中国制造2025’战略,创新校企合作实践,服务行业技术技能人才体系建设的需求,双方还将围绕产业转型升级以及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不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在校企合作实践中不断探索新理念、新内涵、新机制和新模式,并将在校内实训条件建设、天津市百万福利培训项目、国家中西部师资培训基地项目上继续通力协作,为职业教育作出更多的贡献!
 
  
 
  
版权所有:天津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津ICP备12007492号-1教ICP备01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