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推荐材料 一阵地 二体系 三机制 四队伍 五平台 人才培养 推广应用 成果团队 社会评价
成果二
当前位置:首页> 成果二>理论研究
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促进学院内涵建设与发展

天津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张文娟 王维园
 

天津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是具有高 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全日制国办普通高等院校,是为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学院被教育部批准为国家技能 型紧缺人才培养基地。多年来,学院依托机电行业背景,充分发挥国际交流与合作这一主渠道作用,对外交流与合作 工作成绩突出:与新加坡商学院、马来西亚英迪大学举办联合办学项目;与德国 BANG 机构和澳大利亚TAFE 机构建立合作关系,每年进行技能和职业教育培训;聘请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 国教师来校讲课,外籍教师覆盖应用外 语全部专业年级;邀请英国、德国、埃塞 俄比亚等国的教育机构、院校来校进行 文化和专业交流……我们在国际交流 与合作过程中有如下几点思考及启示。

一、坚持民族化与国际化并重的办学特色

教育国际化要坚持民族化与国际 化并重,要以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为指 导,对国际教育领域提供的新材料进行 创造性、选择性的吸收、借鉴和改造,用 来更新我们的教育观念,提升我们的教 育水平。因此,在将高等职业教育推向 国际化、促进学院内涵建设的同时,更 要注重本土化的特色和需要;在加强本 土化教育的同时,也要考虑国际通行的 教育理念与模式。在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上,民族化主要涉及招生面向、毕业面 向的国际和阶段性紧缺人才的需要及 素质要求;国际化主要贯穿于教学及管 理的整个环节,如课程设计、师资构成、 授课内容与方式等。学院在中外合作办 学的过程中,在教学、管理模式上引进 国外先进教学、管理理念,走国际化道 路,培养既能适应国内人才市场需求, 又具有国际宽阔视野的富有开拓、创 新、敬业精神的复合型技能和管理人才。

二、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开拓国际

教育市场的策略 我们在与发达国家进行高等职业 教育合作的过程中,很多时候只关注如 何学习和借鉴他们先进的高职教育理 论、模式以提升我国的高职教育质量和 品牌,但不太注意学习和借鉴他们开拓 国际教育市场的策略。这是我们在国际 化过程中角色单一和被动的重要原因 之一。因此,学院从留学生的派遣到争 取合作伙伴对学校学风的互认、从课程 的相互衔接到课程的引进、从教师的相 互交流与培训到教学科研项目的共同 开发等,均采取由点到面的策略。合作 伙伴的选择方面,我们采取多样化的策 略,寻求共性多、教育层次类似的高等 院校;市场开拓的支持体系方面,我们 建立了完善的对外交流与合作组织机 构,构建了支持体系运行的完善管理团 队和执行团队。

三、探索实现学历学位等值互认

我国是讲究学历的国家,也是对高 层次学历文凭控制较严的国家,学校只 有在国家招生计划内发放的文凭才被 国家认可。然而,国家认可的文凭在国 际上又有一个认可问题,学生在国外取 得的文凭也有一个国内认可问题。如何 实现学历学位等值互认已成为国际交 流与合作最具关键性问题。尽管学历学 位等值互认属于国家行为,但我们对此 进行了一些探索,如通过建立学年制与 学分制相结合的制度体系,使学生的学 习年限和学分数均达到国内与国外的 学历学位获得的评定要求,从而使合作 项目的学生在国内所取得的学分能得 到合作方或国外其他高校的承认。

四、扮演多样化国际教育市场角色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之所以在国际 上扮演跟随者和消费者的单一角色,一方面缘于向教育发达国家学习的动力, 另一方面是受制于教育发展水平、国际 化水平相对较低这一现状。但是,如果 这种角色定位形成一种惯性,国际化路 径过于依赖“南北合作”,就会使高等职 业教育在国际化过程中长期处于被动 与弱势地位,错过发展机遇,减缓发展 速度。因此,高等职业教育应该主动在 国际市场上扮演多种角色,在教育的国 际贸易中既充当进口国,也充当出口 国,并力求“进出口”平衡。如可以利用 我国的语言和学科特色,在较发达国家 教育市场上争取“补缺者”角色,输出我 们的职业教育;针对其他发展中和欠发 达国家教育市场,可以利用我国制造业 发达、制造技术资源和人力资源的优 势,积极开拓“南南水平合作”教育项 目,借鉴发达国家开拓国际市场的策 略,主动开拓国际教育市场。

五、通过为跨国公司培养高技能人才促进高职教育的国际化

我国对外开放的政策、高速增长的 经济和巨大的市场吸引了全球许多跨 国公司前来投资。跨国公司在我国的分 支机构需要招聘本地员工,尤其是具有 实际操作能力的技术人才。因此,为跨 国公司输送技能人才应该成为我国高 职教育的目标之一。跨国公司在招聘本 地技能人才时的期望与国内公司是不 一样的,他们期望获得具有国际化理 念、能在国际流动、能进行跨文化沟通 的技能人才。为满足这一要求,高等职 业教育要把跨国界的、跨文化的全球性 观念和技能融入教学、科研和服务等各 项功能中。满足跨国公司高技能人才要 求的过程必然会促进高职教育自身的 国际化。因此,与跨国公司合作,为跨国 公司培养技能人才也应该成为我国高 等职业教育国际化的重要路径。

版权所有:天津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津ICP备12007492号-1教ICP备01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