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推荐材料 一阵地 二体系 三机制 四队伍 五平台 人才培养 推广应用 成果团队 社会评价
社会评价
当前位置:首页> 社会评价>主流媒体
2010 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创新比赛模式获认可
       2010 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复杂部件造型、多轴联动编程与加工”项目比赛于 6 月 23-25 日在天津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成功举行。
本次比赛由教育部、天津市政府等 11 家单位共同主办,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迄今规模最大、覆盖面最广、规格最高的数控比赛。在大赛组委会的领导下,在有关单位的协助下,经全体专家、裁判、指导教师、参赛选手和全体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大赛取得巨大成功。华中数控与天津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一起承办本次比赛,获得大赛组委会领导颁发的“特殊贡献奖”。
       本次高职组“复杂部件造型、多轴联动编程与加工”项目沿用了以往数控大赛中好的组织模式,又开创性地探索了新的组织模式。即:在原有的 3 名选手组成参赛队的基础上增加了 2 名指导老师参与。当选手在比赛中遇到一些问题时可以向一名指导老师求助,这种竞赛环境增强了师生之间的沟通,也更贴近企业的真实情况。同时,本次竞赛在考查学生能力的项目基础上还增加了考察老师教学水平的项目。参赛老师以竞赛考题作为学习情境的载体,按照工作过程导向课程的要求,提交教学方案。并以制造企业实际工作任务为背景,设计四轴联动加工和数控机床的维护维修考核内容。这种创新的数控比赛模式获得参赛选手和院校、专家裁判等的一致好评。
       具体创新点如下:
       第一,设置设计复杂零件具有叶片特征的曲面三维造型知识、技能考核内容。在现代制造业中,复杂曲面零部件,如汽车模具、发电设备上的叶轮、叶片、飞机的结构件和发动机、舰船螺旋桨等,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企业急需掌握复杂曲面造型的高技能人才。
       第二,使用四轴联动加工中心及 CAD/CAM 设计软件,完成复杂曲面零件的四轴联动加工。目前,两轴、三轴联动数控加工已经比较普及。随着现代制造业的升级和数控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制造企业开始大量使用四轴、五轴联动数控机床进行高速、高精度加工,急需大量掌握多种联动加工工艺、编程与操作的高技能人才。
       第三,设置数控机床维护维修方面的知识、技能考核内容。制造企业对数控人才综合技能的另一个重要技能要求是:不仅具备数控设备编程、操作和加工能力,而且具备一定的数控设备日常维护和简单故障排除能力。
       第四,设置车、铣及车铣复合工艺的应用知识、技能考核内容。选手在四轴加工中心和数控车床的比赛平台上,完成复杂零件的车削、铣削及车铣复合加工的工艺设计、程序编制与加工。
       第五,设置创新能力的考核。对于部分被加工部位,由选手按照竞赛题所给定的自选性主题,创造性地造型设计和加工,展示选手的创新能力。
       第六,设置指导教师指导能力和教学能力的考核内容。每个参赛队由两名指导老师和三名学生组成,一名指导老师参加、指导比赛。另一名参赛的指导老师,以竞赛考题作为学习情境的载体,按照工作过程导向课程的要求,提交教学方案。
       从比赛过程来说,这届大赛的选手综合素质有所提高。本届实操比赛试题无论从工作量上还是从难度上、精度上及配合形式上都有很大提高,大多数选手却都能很快适应试题变化。有时赛场犹如一个现代化车间,只见选手们有条不紊的操作机床,耳边听到的是均匀的切削声,没有出现一次因故障中途退出比赛的现象。从试件实测结果来看,有些选手水平非常接近,说明了竞争激烈程度。优秀选手试件无论从外观上还是在尺寸精度上,以及在多种配合上都达到较为理想的程度,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
       赛后,许多专家和裁判认为本次比赛的题目新颖,考点独特,有针对性,对以后高职高专数控技术专业的教学改革有很好的借鉴意义。大家一致认为,本次比赛的模式是成功的,下届的大赛中应该继续坚持、继续完善本次比赛的创新模式。

来源:2010-07-19 来源:机电商报
 
版权所有:天津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津ICP备12007492号-1教ICP备01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