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推荐材料 一阵地 二体系 三机制 四队伍 五平台 人才培养 推广应用 成果团队 社会评价
五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五平台>创客空间平台
典型案例之 XLP育人模式下的创新教育实践与探索方案主要解决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方法
成果针对高职院校“五不强”的问题,运用“七位一体”人才培养创新模式解决了以下教学问题:

1.  解决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强、学习兴趣不高的问题;
2. 解决了学生跨学科学习应用能力不强的问题;
3. 解决了学生对复杂问题实践能力不强的问题;
4. 解决了学生团队合作意识不强,沟通能力差的问题。
5. 解决学生安全意识不强、安全素养缺失的问题;



根据高职院校学生在企业中的问题,将一个个“任务”融入到“XLP—极限学习”教学中,通过校企协作、双导师指导(学校教师和企业工程师)运用“六化”解决了教学问题
1.任务真实化
     教师选取的任务均为真实的产品。例如充电器制作、电饭煲制作以及电冰箱的制作,学生接到任务后,将对产品造型设计、工作原理、数控编成、加工制作等方面进行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由于都是真实产品,学生的学习兴趣较高,自主学习能力得到加强。
2.教学情境化
     针对自身专业和产品可能面对的社会环境,教学中设置虚拟社会市场,包括材料市场、技术市场、黑市、银行、法院、专利局等情景,它们发挥着现实社会里同样的职能作用。学生不出校门就能在社会环境下学习和工作,再现真实社会场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习自主性。
3.课程模块化
按照机电类产品设置课程模块,如无线充电器制作模块、电饭煲设计与制作模块、家用电冰箱设计与制作模块、沙盘设计与制作模块等,具体可由学生自主选择。每个模块都含有多个知识点和技能点,如《无线充电器制作模块》将电工电子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产品造型设计、数控编程加工等课程进行有机融合。
4.资源立体化
   线上通过对课程资源、在线学习活动进行系统化设计,利用信息技术打造智能化、移动化的学习终端,实现处处、时时可以进行在线学习;线下教师针对某些疑难点进行专门辅导;实现线上线下资源立体化。
5.素质综合化
通过在规范、安全的实验实训环境中学习,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 ;在每次教学中开展安全、法律、金融、专利等方面的辅导,提升了学生们的安全意识、法律常识、金融知识;在2-3天极限学习中,磨练了意志品质,提升了综合素质。
6. 评价常态化
通过顶岗实习管理服务平台对学生进行“跟踪”并将评价结果反馈有关职能部门,以保证人才培养教学质量。
版权所有:天津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津ICP备12007492号-1教ICP备01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