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当前位置:首页> 五平台>思政课综合实践平台
|
学院以“情景引入,实践应用”为主线的思政课教学模式的构建
|
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坚持以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立足思想政治理论课育人主渠道的定位,结合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和高职学生学习特点,以“规范标准、精讲重点、强化实践、延伸教育、全面考核”为改革方向,创建了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模式。通过课堂上下、网络上下、学院内外、部门之间的多渠道教育教学,提高了学生思想政治和道德法律素质,培养了学生的职业素质和综合能力。
一、统一课程标准,精讲重点内容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教学在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教育引导等方面仍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抓住课堂教学这一重要环节,成为多年教学改革不变的主题。
针对教学内容多、结合职业院校学生的特点,将教材内容分成三部分:重点知识、一般知识和阅读知识,实行不同的教学方法。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实施极大地提高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说服力、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了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端正了学习态度,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自主学习能力提高。
二、强化实践教学,提高学生参与度
为了使学生进一步加深知识学习的理解,提高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安排实践体验活动,覆盖所有重点教学内容,实践项目学时占课程总学时的25%。在实践体验活动中学生开拓了思路,加强团队合作,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将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实现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由课堂空间到社会空间、由理论抽象到具体实际、由理论知识到实践生活的拓展,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
三、延伸课堂教学,开展多层次教育
为形成学生学习氛围、拓展学生知识和学习途径,延伸了第一课堂,开辟了第二课堂,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合力,进行以下改革:
1.开展“大讲堂”专题讲座——《校友情深,自主学习》
聘请学院优秀青年教师及在全国技能大赛中获奖学生进行演讲,现场气氛热烈,学生积极参与互动。帮助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确立学习目标,学会学习,明确如何度过有意义的大学生活,集聚积极进取的正能量。
2.开展主题教育活动——“爱护美丽校园保持环境整洁”
增强学生的“爱校”意识,自觉做到: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爱护美丽校园,创建文明高校。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从“知性教育”向“知行合一”的教学转变的尝试。
3. 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类比赛
以《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两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要内容,通过演讲、歌曲、朗诵及小品等多种形式,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情景剧比赛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活动竞赛,以现场表演的方式进行。学生抒发爱国之情、感恩情怀,坚守诚信品质,珍惜生命,热爱生活。优化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形式和内容,检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同时也有利于活跃校园文化、丰富同学生活,提高学院学生艺术修养和综合素质,促使学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4.成立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类学生社团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与学生社团有效对接,成立了学院首个思想政治理论课类学生社团——“学院知行社团”,学生报名加入“机电知行社团”人数居各社团之首。思教部任课教师参与指导社团活动,担任评委,并纳入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评价体系。通过竞赛、参观、辩论赛、征文比赛,延伸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育,锻炼学生能力,积极探索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路径,是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方式的重要举措,同时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活动的补充和延伸,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性教学活动的探索,对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实践能力,促进教学改革将产生积极影响。
四、改革考试方式,注重素质培养
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上不仅注重考查学生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即智力因素(智商)的评价,而且注重考查对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情商)的评价;不仅注重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掌握,而且注重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与水平的锻炼与提高;不仅重视总结性即结果的评价,而且重视形成性即过程的评价。以达到“知识教育与养成教育相结合”、“理论教学与职业素养的培养相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体验活动相结合”的教学目标,有助于促进学生潜力发挥和全面发展,激发学生学习思政课的主动性,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
总评成绩100% |
过程性考核 |
总结性考核 |
60% |
40% |
此外,创新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免试制度”、“思想政治理论课类学生社团纳入课程考核”、“无纸化网络考试”等考核形式。注重思想政治理论课过程性考核,提升考核的综合评价功能,达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的。
经过全方位的教学改革,已形成了以先进教学理念为指导,以科学教学内容为核心,以现代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考核方式为辅助手段的综合性改革,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实现了思想政治理论课从“知性教育”向“知行合一”的教学转变,学生的学习成绩明显进步,及格率、优秀率逐年明显上升,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评教值不断攀升,整体水平居学校前列,教学的实效性得到显著提高,充分显示育人成效显著,发挥了思想政治理论课育人主渠道的作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现了引导学生成人、促进学生成才的目标,教学育人效果明显提高,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参与踊跃,学生社会责任感增强:学生主动参加社会公益活动,争当志愿者,综合素质不断提升。团队建设经验得以进一步推广,“天津市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协作组”座谈会、“海河园区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研讨会”上多次进行经验交流,得到广泛的推广,对本市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产生重要的影响。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