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 |
天津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
专业及年级 |
所有专业、大一年级 |
课程名称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
所需课时 |
48 |
一、学习内容分析 |
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是高校各专业在大学第一学期开设的公共基础课,是对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道德教育及法律基础教育的主要渠道和基本环节;
2.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主线,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针对大学生的思想实际,教育和引导大学生,使学生不断加强自我修养、追求人格的完美,做到德才兼备,全面发展,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
二、学习目标分析 |
1. 职业知识: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与训练,使学生获得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律观,深厚的爱祖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爱劳动、爱科学情感,对道德和法律的敬仰,掌握认识社会、职业、自己和他人的基本能力以及学习、思考、实践道德和法律的实际能力,并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和法律行为。突出对学生职业道德和与职业有关法律意识的素质的养成教育训练。
2. 职业技能:
通过本课程的训练,使学生在达成主目标的同时,在与人交流能力、与人合作能力、自我学习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信息处理能力、自我心理调适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等职业核心能力和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也得到一定程度的训练,同时促进学生对专业课程的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 职业素质:
使学生在实践中知荣明耻,明辨是非善恶,坚定理想信念,不断完善自我,从而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实现学生在思想道德和法律规范上的知、信、行的统一,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
学生具有学习基础较薄弱、学习主动性较差、自制力不强、学习动力不足、对视觉刺激反应较敏感,相对于理论学习更愿意参与活动,学习方法欠缺。 |
四、学习者组织形式 |
1. 课前利用该课程的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网站浏览、学习相关资料;
2. 课中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课堂学习,以保证课堂秩序;
3. 课后利用网络课堂测试系统进行教学效果监测。 |
五、学习资源设计 |
资源类型 |
资源描述 |
案例集锦 |
结合各专题内容精选案例 |
视频资源 |
结合各专题内容精选视频资料 |
演示文稿 |
各专题教学PPT |
拓展资源 |
以栏目辅助教学 |
六、课前学习任务流程设计 |
基本流程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学习环境支撑 |
课前任务布置 |
课前任务布置、
学员分组 |
接收相关任务 |
网络平台 |
课前自学 |
监控自学情况 |
完成课前任务,提出反馈意见 |
演示文稿、视频、网络资源 |
|
|
|
|
七、课前学习评价设计 |
评价方式 |
评价说明 |
提问 |
对学习内容进行分组提问 |
小组代表展示 |
小组代表展示相关准备材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