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推荐材料 一阵地 二体系 三机制 四队伍 五平台 人才培养 推广应用 成果团队 社会评价
二体系
当前位置:首页> 二体系>创新创业培养体系
天津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创新创业工作管理办法

天津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文件

 

津机学院就 [2017] 107

关于印发天津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关于加强创新创业工作

相关管理办法的通知

  各部门:
  为顺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趋势,加快发展新型创业服务平台,营造我院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为学生做好创新创业帮扶工作,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9号等文件精神,特制定并印发《天津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关于加强创新创业工作的意见》、《天津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创新创业实践基地管理办法》及《天津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创业项目留校合作管理办法》等三项管理制度。
  附件:
  1. 天津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关于加强创新创业工作的意见
  2. 天津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创新创业实践基地管理办法
  3. 天津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创业项目留校合作管理办法
 
  天津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关于加强创新创业工作的意见
 
  根据国发【2017】37号和中发【2015】8号、国办发【2015】9号等文件精神,为加快推进学校创新创业工作的开展,加强学校创新创业管理和服务水平的提升,大力培育学生创新创业精神,有效提高学校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结合学校办学实际,提出以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国家“万众创新、大众创业”号召为指导思想,以建设世界先进水平高职院校为方向,本着“双创教育与素质教育相融合、与通识教育相融合、与专业教育相融合”的三融合原则,构建体现学校内涵发展和“智能制造”专业群特色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将机电的专业文化、创新创业文化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和学生教育教学全过程,最终构建形成“教育、实战、实践、实体”四位一体机电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二、组织架构
  (一)创新创业工作领导小组
  学校成立创新企业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整合校内外资源,统筹领导学校创新创业工作。
  组长:张文娟 张维津
  成员:郭小平、杭亦晨、梁宇栋、汤晓华、王肖林、张晓东
  (二)创新创业工作办公室
  (二)创新创业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创新创业工作综合办公室”,由招就创办公室、教务处、学生处、团委、职研所和各二级学院组成,其常设机构在招就创办公室。
  主任:孙艳普
  成员:张文健、孙静、刘淑君、田力行、王虹、王兴东、纪红、帅起宝、赵春梅、孙家春、王友云、回健永、李海斌。
  创新创业工作综合办公室在领导小组的直接领导和指导下,由招就创办公室牵头统筹学校创新创业工作,各相关部门协助配合,全面推进学校创新创业工作的组织安排与实施。
  三、工作任务和措施
  (一)完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
  1.完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通识教育”,将创新创业教育模块列入必修课程中面向全体学生开课;“素质教育”,依托各专业开设各类创新创业拓展课及创客项目课;“专业教育”,与专业课程融合,开展以专业为基础的创新创业意识教育;“实践教育”,即经过评审同意或推荐学生项目进入校内外创新创业基地进行孵化。
  2.建设创新创业教育各类优秀资源库,完善创新创业教育导师库、典型案例库,丰富案例教学课程资源。加快创新创业教育优质课程信息化建设,推出一批资源共享的慕课、视频公开课等在线开放课程。
  3.自主编写高水平创新创业教育教材,开发创建一批专业类创新创业教育精品课程、精品教材。
  4.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借鉴境外创新创业教育成功经验,引进创新创业教育优质课程和教学方法。
  5.探索建立创新创业学生完成的创新实验、论文发表、专利获取、自主创业等成果折算为学分,将学生参与课题研究、项目实验等活动认定为课堂学习,支持参与创新创业的学生专业转换、实施弹性学年制,调整学业进程、保留学籍创新创业等管理机制。
  (二)强化创新创业实践平台
  1.高起点、高标准建设学校众创空间,构建立足校园、面向社会的跨界合作平台,为学生提供从创意到设计和制造的全程服务,成为创新创业学生起飞的航校,“创客”的“梦工厂”。
  2.完善创新创业基地建设和管理,坚持独立法人化、项目专业化、评选公开化和服务全程化,不断完善准入和退出机制。整合资源,积极推进校内、外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建设。
  3.完善“以赛促教”平台建设。充分发挥培训、交流和平台展示作用,组织举办创新创业竞赛和技术技能节等赛事,通过大赛锻造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和竞赛团队,选拔优先项目和团队参加市级和国家级各类创新创业竞赛。
  (三)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1.积极引进社会资源,合作共建创新创业实验室、创新创业园、创新创业孵化等多种类型基地,为学生提供更多低成本创新创业平台和资源。
  2.校企合作,深入实施系列创新创业协同育人行动计划:包括联合举办创新创业特训营、创新实验班、精英班等多形式教学实体;协同开设创新创业培训项目,提高师生创新创业能力;联合设立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中心,吸纳师生参与项目研究,培育高水平创新团队。
  (三)加强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
  1.打造创新创业师资团队,明确教师创新创业教育责任,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的考核评价,配齐配强创新创业教育与创业就业指导专职教师队伍。
  2.加大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力度,建立健全相关专业教师、创新创业教育专兼职教师培训和交流锻炼制度。
  3.完善创新创业社团和创业(创客)导师管理办法,配套相关激励措施。
  4.完善高校科技成果处置和收益分配机制,支持教师以对外转让、合作转化、作价入股、自主创业等形式将科技成果产业化,并鼓励带领学生创新创业。
  5.鼓励教师开展创新创业理论研究,积极参与国家、天津市创新创业教育类各项课题,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教育实践中。
  (四)建设校园创新创业文化
  1.营造创新创业氛围。加大校内创新创业教育宣传力度,发挥创新创业、专业学生社团的作用,不定期举办讲座、论坛、见面会、研讨会等学术交流活动,建设“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校内创新创业文化。
  2.?? 营造支持创新创业教育的外部环境。通过各类媒体宣传渠道做好创新创业教育宣传,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创新观、创业观、成才观、就业观。广泛宣传大学生创新创业优秀典型,转变社会对创新创业的认识,推动形成崇尚创新、支持创业、褒奖成功、宽容失败的社会氛围。
  (五)经费保障
  整合政府财政和社会资金,优化经费支出结构,多渠道的统筹安排,构建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学体系,开展学校创新创业活动,支持和资助创新创业项目,积极探索建设创新创业教育专项基金、创业种子基金等,每年投入固定资金用于扶持学生创业项目的实施、扶持各类学生创业项目、众创空间运行维持、鼓励学生踊跃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和开展技能大赛等,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国家、市级等各级技能比赛。
  本实施意见由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版权所有:天津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津ICP备12007492号-1教ICP备01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