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推荐材料 一阵地 二体系 三机制 四队伍 五平台 人才培养 推广应用 成果团队 社会评价
三机制
当前位置:首页> 三机制>全方位育人机制
学生素质建设成就——学生社团
自2013年以来,学院团委结合学院不断深化“第二课堂”的发展理念,秉承习近平总书记“四进四信”的讲话精神,两年来,不断开拓创新,从管理制度、建设方式和品牌活动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    制度体系的完善与创新
学院自2013年以来,成立社团联合理事会,下设宣传部、秘书处、组织部等部门,由学院学生会主席兼任社联主席,由理事长负责日常工作,各社团社长任理事会理事,社联理事会对社团的审批、纳新、注册、日常活动巡查、物品管理、财务审查进行统一管理,在规范社团活动的组织性和纪律性的同时,使社团活动的趣味性和科技创新性有了很大提高,两年来,社团从原有的17个增加到24个,并以每学期3-5个的速度增加,社团注册人数由2013年的700人/年增加到现阶段的1500人/年,占每年报到新生的65%以上。
(一)建设完备的社团组织机构
根据社团的活动特点和体系,探索建立了社团联合理事会,由学生会主席兼任社团联合理事会理事长,各社团社长任理事,推选社团联合理事会理事长执行日常相关工作,并联合修订社团章程。 
(二)完善审批审批流程
明确社团相关注册、审批、注销等相关流程,明确社团管理的主责部门和管理方式,遵循模块化、制度化的管理模式,实现社团自主化管理。
(三)完善社团纳新流程,强化日常管理队伍
随着社团数量和规模的不断扩大,学院加大对社团投入和建设力度,社团联合理事会对社团的纳新、活动巡查。
、    特色建设方式
 (一)公选课学分互换
自2013年以来,学院通过社团试点尝试“一二课堂学分互换”模式,学期初通过学院团委安排的社团整体纳新工作,新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加入并注册成为一名社团成员,每个社团的组织者根据自身社团的特点和规模与指导教师共同制定社团指导计划,社员在规定的时间和地点参与社团相关活动,社员可以根据自己的活动质量在学期中决定时候填写社团活动学分申请表,社团联合会将经社团指导教师和团委审核认定后的表格交到学院教务处,学期末由社团指导教师对其指导社团课程进行集中登统成绩,社团课程获得学分可以替代学院公选课学分,达到学分互换的目的。
(二)社团指导教师激励机制
为了鼓励更多的指导教师投入到学院以社团为主体的第二课堂建设中,学院大力度创新探索出新的激励机制,由学院相关部门聘任社团指导教师,由社团指导教师与社团共同定制每学期社团活动计划,利用课余时间指导社团活动、传授相关知识,并灵活利用学院实验室等教学资源开展课外指导,学期末根据社团活动情况和社团政体反馈,将指导教师的指导实践汇总并折合课时量发放社团指导报酬。
、    创建品牌活动
2013年以来,学院团委联合各系部一起统筹组织各学生社团,创建了以“技能与创新共奋进 青春与梦想齐飞扬”为主题的社团专业技能文化节,文化节以职业教育育人理念为宗旨,创新活动形式,为学生搭建学习、展示、竞技的平台。活动主要根据社团专业类型由社团指导教师聘请专业教师组织校级技能比赛,社团指导教师编写竞赛规程,编写试题,制定报名条件,由社团进行宣传、报名及竞赛组织,最后集中进行表彰。
四、典型社团建设案例
索源数控社团是依托我院机械技术应用系、机电技术实训中心建立起来的学生社团,社团根据高职学生的特点,结合学院现有的教学资源和实训场地,建立了梯队化的指导教师队伍,建立了分层化的教学方式,根据不同年级社团所掌握的知识设置不同的知识点和教学内容。

​附件:/uploadfile/2018/0312/20180312030657751.doc

版权所有:天津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津ICP备12007492号-1教ICP备01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