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系西部 关爱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总结
李晓辉
学院党委利用暑假期间组织和号召学院学管干部及部分青年教师开展了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主要是针对14级贫困学生开展家访及慰问,我与学院党委副书记、系书记等一行六人赴宁夏进行走访。
此次宁夏计划访问约15家学生,出发前期带队主要领导组织成员召开筹备会,明确了个人的职责分工,传达了学院党委此次家访的主要目的和内容并强调了纪律性,队员们根据各系提供的新生登记表和学生成绩册对学生进行初步了解,提前与需要家访的学生取得联系。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规划好走访线路,对当地的区间车次和交通方式进行了深入了解,保证了家访活动的有序进行。
自20日到达银川至24日凌晨从固原返程,为提高效率,家访队分成两个小组,每组三人进行分别走访,由于学生分布在省自南向北,银川、固原、隆德、固原以每天一地一访的形式进行,均是每天晚上召开总结会和准备会,汇报今天的工作情况,制定明天的走访路线和分组,转天早晨奔赴新驻地后开始一天的走访活动,我跟随本小组共走访7家学生,圆满完成了任务。
在走访过程中,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西北地区民风朴实,语言表达能力和信息敏感度普遍不强,所以在提及学生的未来规划和就业前景的时候,鲜有一致性和建设性建议;二是学生家庭普遍条件较差,基本走访的家庭均是靠务农为主要生活收入来源,季节性变化使收入无法得到有力保障;三是个别家庭单亲,由于偏僻地区生活条件和医疗条件都较为艰苦,在家访中遇到单亲家庭,对学生的性格和生活条件都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四是多数家庭愿学生毕业后回省就业,走访家庭受传统观念影响,思想比较保守,且对天津的就业政策和就业环境了解的不全面;五是对学院的办学环境和条件不了解,希望学院教育学生成长成才;六是由于地域差别,交谈中对于部分方言词语的意思上理解有些困难。
总体来说,第一次实施的家访活动让部分学生产生了一些误会,与“请家长”的概念混为一谈,所以在前期联系过程中,在校表现不甚良好的学生产生了一定的顾虑,家庭条件且心理自卑的学生产生了一定抵触情绪,但当老师千里迢迢将学院慰问和嘱托千里迢迢送到学生家中后,一切负面因素均被热情、诚恳和感动所代替,在整个走访过程中,我至少三次看到学生家长或长辈落泪,也从火车、汽车、公路、山路真正感受到了学生的求学不易,虽然有些方言很难听懂,但家访过程中,老师们认真解答各类问题,并详细做好工作记录,面对面的的接触收效明显,也打消了家长的顾虑和担心,走访过程中醒目的旗帜和队服使许多同车、同村人咨询学院基本情况,也为我们的学院赢得了良好的口碑,为招生宣传工作打下基础。
此项活动建议成为学院党委、学生组织的一项常规化活动,打造成一项品牌活动,对学生教育取得成效的同时,对学院年轻教师的组织能力、交流能力、克服困难能力、责任心及心理、身体素质均是一次非常难得的锻炼,同时对于学院教育教学的改进起到非常明显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