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谱写职业教育“津彩”篇章
天津依托国家现代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示范区资源优势,聚焦质量发展、内涵发展、创新发展,深度对接产业升级和民生需求,主动服务国家重大发展战略,走出一条政府统筹、行业主办、教育管
  
  新华网天津8月19日电(张博) 天津依托国家现代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示范区资源优势,聚焦质量发展、内涵发展、创新发展,深度对接产业升级和民生需求,主动服务国家重大发展战略,走出一条政府统筹、行业主办、教育管理、企业参与的职业教育之路。数据显示,近5年,天津职业教育累计培养合格毕业生超26万人,留在本地就业人数约占58%,累计开展技术技能培训约417万人,技术服务产生的经济效益2.2亿元。
 
  “专利达人”曾经是技术“小白”
 
  刘增良2010年毕业于天津职业大学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现就职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〇七研究所。


 
  回忆起十五年前初到天津职业大学的情景,刘增良说,当时他对自己的前途也很迷茫,选择进入天津职业大学学习多少带着无奈。后来,他加入学校机械工程实训中心数控车班组。学习数控车后,他从一窍不通的“小白”逐渐成为技能“达人”。为了参加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刘增良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时间全身心投入训练。2010年获得天津市高职高专院校第七届数控技能大赛(数控车)一等奖,并被保送至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2011年刘增良参加了第四届天津市数控技能大赛,并获得数控车工学生高职组第二名。找到人生定位的刘增良,在职业规划的道路上越走越稳。
 
  如今,在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〇七研究所工作的刘增良已经成为单位的“专利达人”。2014年获得《一种兼具快速精密调平端面及夹紧功能的装置》专利,2019年获得《一种对具有细长弯曲孔道铸件的孔道堵塞清理方法》专利、《一种大负载水平搬运工业机器人》专利、《多用途机器人固定平台》专利;2020年获得《一种用于快换工装的气动试验台》专利和《一种抽拉式上下料装置》专利。
 
  “刻苦钻研,反复试验”是刘增良在学校参加竞赛时养成的习惯。凭借这股劲,他在工作岗位上也是游刃有余。自主开发了机床微循环冷却系统,总结出“分段逐层切削法”“节奏精密配作法”“细长小孔镗削法”等一系列独到的加工方法,有效解决了七〇七所研制的多型高精度惯性元件精密加工难题。“吃水不忘挖井人,我不会忘记母校的栽培,不会忘记企业给我提供的发展平台。”刘增良说,“在学校有老师帮,工作后有师傅带,让我的很多习惯、认知得以改变。回顾求学经历以及刚工作时的场景,是学校老师和企业师傅的教诲让我受益良多。”
 
  像刘增良这样的职业院校毕业生还有很多,通过努力他们大多成了所在单位的技术能手和业务骨干。据了解,天津倾力打造了海河教育园职业教育示范窗口。十多年来,园区职业院校学生初次毕业去向落实率稳定在98%以上,累计为社会输送技术技能人才18万人。
 
  “引、帮、带”为梦想“充电”
 
  天津昊野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总经理韩野在校期间就是个“牛人”,这得益于天津职业大学青年专业教师“引、帮、带”和学术科技类学生社团进行“朋辈引导”的闭环循环体系。


 
  韩野经常参加学院和社团组织的企业实践活动,开阔眼界、学习知识的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创新创业能力和职业综合素质。在一次参观学习中,韩野了解到我国深海装备核心配件一直受制于人,大深度产品(超过1000米)被限制进口,同时深知我国深海装备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最终确定了自己事业的方向——水下高端核心装备制造。韩野自此每天沉浸于学习电气自动化知识和各种电子设计竞赛中,废寝忘食并乐此不疲。随着学习的深入,韩野更加坚定了他追逐科技创新梦想的决心。通过参加电子设计竞赛他接触到了众多国内外专家和学者,学院老师也给予了他很大的帮助,这都为韩野的“科技梦”插上了翅膀。
 
  2013年天津昊野科技有限公司注册成立,刚刚毕业的韩野励志五年内打破水下高端核心装备垄断,创立自主品牌。经过艰苦研发,韩野的公司实现飞速发展,2016年便立项30余款产品,员工从6人增加到42人,研发人员占总人数的38%。2017年在中科院深海所完成了万米样机的打压测试,创造了在线打压记录135Mp(相当于13500m深度)。2019年完成ISO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并获得几十项专利。2020年正式立项新能源船舶动力项目,该项目获得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支持。
 
  回首九年创业路,韩野自豪地说:“要特别感谢母校领先的办学理念、先进的实验实训设备和场地、优美和谐的校园环境,这些都为我们的成长和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产教融合”已经融入了“血脉”
 
  同韩野一样,毕业后选择自主创业的天津博诺智创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周旺发是天津“产教融合”教学模式的直接受益人。在校期间就积极创业的他获得很多荣誉——“天津市优秀企业家”“天津市杰出企业家”“湖北省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带头人”等等。如今,周旺发将所学技能和人才培养相结合,在公司确立了“产教融合打造技能人才培养高地”的发展理念。推行名师引领,组建技能人才协同教学团队,打造“岗课赛证融通”的人才成长体系,培养出一批批高素质的员工。


 
  天津市教育委员会职教处处长李力说:“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的生命线,已经渗透到了天津职业教育的基因中,为本地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重要人才支撑。”
 
  近年来,天津提出“制造业立市”发展战略。对标这一战略,天津职业教育精准对接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数字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需求,“定制”急需人才,开始了职业院校专业布局的优化之路。2022年,天津职业院校围绕企业行业产业布局,共撤销拟招生专业20个,新增备案专业42个,建设一批“大飞机”“大火箭”订单班,启动了优质专业群对接优势产业群试点工作等。
 
  企业获益的同时,就业难题也迎刃而解。“学校定制化培养毕业生3000余人,如德玛吉公司一线员工中,中德毕业生占比接近50%;入职天津航天机电设备研究所等国防科工企业的比例达15%。”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副校长孙更春尝到了甜头。
 
  天津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罗延安说:“天津职业教育在发展中找准了坐标,明确了定位,将产业与人才、智力、技术等资源要素有效对接、优势互补,学校专业设置与市场产业需求‘同频共振’,从而实现了职业院校的高就业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