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职业发展   成就出彩人生
地方分站:
当前位置:首页 > 理论实践 > 研究 >

职教好声音:关于师德的思考

2015-11-15 23:22:34 刘景忠 责任编辑:优墨
分享到:
作者简介:刘景忠,现任江苏省徐州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非领导职务五级职员,兼任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顾问,全国财经职业教育语文研究会会长。

  师德不能概念化、程式化
  说起师德,人们总是联想到很严肃、很高尚的一面,敬业爱岗、带病工作、诲人不倦、辛勤耕耘、大爱无疆等等。我们总是喜欢把一些东西概念化、程式化,而不是人性化、生活化。我们当然不能说这些不是师德,但我觉得这些不是师德的常态。不是常态的东西,我们往往会觉得虚假、夸张、有表演的成分、与我们有距离。夸张、表演、与实际生活有距离,恰恰是戏曲的特点。戏剧的一招一式,唱念做打,被艺术赋予了很多东西。师德不是戏剧,不需要道具,不需要夸张。师德就蕴含在我们生活的分分秒秒中,角角落落里。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时代背景下的师德现状
  教师的职业操守更多地是来自于教师个体的自觉行为,来自于教师职业角色的薪火相传。
  这是一个表达的时代,不是一个倾听的时代:网络时代,信息海量,使绝大部分人成了“看客”,做了信息的奴隶。我们每个人当然也在表达,但仔细想想,我们表达的有多少是自己内心的感受?百度、复制、刷微博、转发成了我们表达的主要方式。无论是工作总结,还是情感的表达,都不需要经过我们的大脑和心脏。这样的表达反过来又造成了只有转发者,没有倾听者。
  这是一个浮躁功利的时代,不是一个从容淡定的时代:浮躁最典型的表现就是不能等,只要结果不要过程。功利最典型的表现就是只要当下,不考虑过去和未来,或者说为了当下,可以抛弃历史和未来。这样的时代背景对教育的影响很大。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教育不可能是从容淡定的。
  这是一个脚步匆匆的年代,也是一个灵魂严重滞后的年代;
  这是一个人类可以和月球对话的时代,也是一个人心与人心之间越来越远的时代。
  这是一个科技高度发达,也是一个文化严重滞后的时代。
  这是一个物质越来越丰富的时代,也是一个精神越来越贫瘠的时代。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我们讲师德,千万不要把师德作为“匕首”和“投枪”然后投向教师。我们讲师德,是为了从教师平凡、单调的劳动中发现闪光点,发现教师们在细微之处的人性光辉,发现教师的坚守,发现教师的生命自觉。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时代发展中的师德展望
  从时代的发展规律看,我们应该看到希望。每一代人一方面都在努力发展社会经济科技文化,一方面也在努力革除上一代人留下的弊端,但与此同时,这一代人也给下一代人留下了新的弊端;下一代人会和我们做着同样的事情。历史发展呈波浪式前进,人类良知在螺旋式上升,对此我深信不疑。但其中离不开一个重要因素,即知识分子对社会的反省、批判与改良。这是教育不能功利化的主要原因,也是知识分子安身立命的前提。
  美国学者罗伯特.福尔姆在《我们得回到幼儿园》一书中说:“当我们发现世界无意义的时候,正是无意义的世界需要我们赋予它意义的时候。”我套用福尔姆这句话,当我们对人生感到失望的时候,正是我们要对自己的人生赋予希望的时候;当我们对工作感到倦怠的时候,正是我们要从工作中寻找幸福感的时候。
  从时代发展的角度展望师德,我有三点判断:
  第一个判断:师德,一定会回归常识。
  第二个判断:师德,一定会回归常伦。
  第三个判断:师德,一定会回归常态。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我心中的师德
  艺术界倡导德艺双馨,德艺双馨体现在艺术学校的教师身上一定要有下面这样几个特点,这几个特点也是我对艺术学校教师师德的基本看法。
  (一)真心投入,生命在场:我们在干什么?
  什么叫生命在场?我理解的生命在场就是指,一个人的知识才能和自己从事的工作真正结合到了一起,找到了自己生命的联接点,这就是生命在场。生命在场,是对自己身份的一种高度认同,对自己角色定位的准确把握。
  (二)相互寻找,对话影响——我们能做什么?
  教育究竟能做什么?教师究竟能做什么?我的看法是,一方面,我们要顺应孩子的天性,成全孩子的生命,让学生成长为他自己。教育的另一方面,是学校教育对学生加以后天的培养,包括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安全教育、道德教育等等。
  我们的教育现状存在着两个片面:一是把重心放在了后者,认为教育的作用是无限的,后天的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是带有决定性的。第二个片面是在后者的培养中,我们又把重心放在了“预防”上,尽可能地不让学生犯错误。在学校和家长的努力下,学生几乎没有犯错误的机会。从来不犯错误的学生会有丰富的人生体验吗?会有生动的、灵动的天性自由吗?会不断地否定自己、超越自己吗?学生在学校生活中没有得到应有的体验,没有得到应有的锻炼,学校教育与社会生活严重脱节,所有这些能怪学生吗?当学生毕业后,我们又抱怨学生不懂事,不能很快融入企业文化,不能适应社会发展对人的素质的需要,如此抱怨学生公平吗?
  (三)静心定心,不断修行——我们一生幸福
  一名教师如果心不静、心不定,就很难从工作中找到幸福感。我所强调的心静、心定,既不是让大家把工作撇在一边,去打坐、去追求佛性,也不是让大家无私奉献,都成为佼佼者,而是通过静心、定心,看清自己的生命状态,弄清楚我们该做什么,能做什么,从而让我们有一个安详、淡定的心态。只有这样的心态才是内在的、永久的。
  修行,让我们远离世俗,远离名利,亲近自然,亲近人性。这也是我生活的信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