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职业发展   成就出彩人生
地方分站:
当前位置:首页 > 理论实践 > 评论 >

职业教育要培养学生做能动、创新的人

2016-01-08 12:17:56 南方日报 吴晓芳 责任编辑:刘莉
分享到:
南海区装备制造企业雄邦压铸,2012年购买瑞士布勒公司四台设备,一台设备自动一百多吨,上万个部件,最大三十多吨,最小是一个电线,一个小螺母,所有部件由五个国家、不同厂家制造,此前不需要经整机装配调试,而是由供应商生产完成后直接发货到雄邦压铸工厂里。上万个部件,整个组装、调试过程,完全匹配,没出现任何问题。而瑞士布勒公司的工作人员,借助一根网线,实现对机器的运转的远程监控、诊断及维护。这可以视为工业4 0雏形的一种表现。

  南海区装备制造企业雄邦压铸,2012年购买瑞士布勒公司四台设备,一台设备自动一百多吨,上万个部件,最大三十多吨,最小是一个电线,一个小螺母,所有部件由五个国家、不同厂家制造,此前不需要经整机装配调试,而是由供应商生产完成后直接发货到雄邦压铸工厂里。上万个部件,整个组装、调试过程,完全匹配,没出现任何问题。而瑞士布勒公司的工作人员,借助一根网线,实现对机器的运转的远程监控、诊断及维护。这可以视为工业4.0雏形的一种表现。

  “这一点在中国装备制造业,真是难以想象的。”王洪飞感叹,在装备制造业,这一场对标德国的学习追赶,差距较大,难度较高。“我们希望能为佛山装备业‘以德为师’探索一些经验。”
  在工业4.0时代,管理人员一个小小的失误,可能导致成批东西报废,导致链条严重的连锁反应。制造业如何智能化发展,中间的环节仍旧需要人,德国工厂从员工职业技术培训、工厂流程管理进行了很多套保障,在未来更是通过机器及时发现失误举报,极致地去防止人为因素的出错。
  “只要有资金,先进的装备一个月就可以到位,但是,关键是产业工人的水平的培训与提升要跟得上,这是中国制造企业升级过程中普遍遭遇到的软肋。这个培养需要时间沉淀,还需要社会重新形成对技术工人价值的认同。”王洪飞认为。
  王洪飞觉察到,尽管机械装备业发展起来,但事实上,无论是职业技术学校还是企业,在一些基础的工业研究却没有扎实做深入。“一些仅接受理论学习的工程师,在处理一些具体问题时,往往由于实践经验不足,导致失误,这一块的功课需要补上。”
  机器与人的PK,在王洪飞看来,人的作用肯定是比机器要大。“机器都是人发明创造出来的,机器只是取代生产部分环节,做重复、艰苦环节的劳作,人则解放出来做更多创新的事情。我们去到宝马工厂学习,那些先进的装备需要人去设计制造、安装调试与管理维护,这些对人技能的要求更高了,不再是简单的操作。”
  普伦茨伦的职业生涯,从14岁开始,从一线操作工到成为工程师,在IBM德国子公司、德国空中客车等企业工作。现场操作经验丰富的他一进入操作现场,思维就非常活跃。他给中国职业技术工人培训提出建议,“一定要从学校阶段就开始,培养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发挥能动性与创新能力,时刻思考怎么样做才能更好,更有效率,产品质量更有保障。这样才能在工业化发展进程中,不断体现人创造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