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职业发展   成就出彩人生
地方分站:
当前位置:首页 > 理论实践 > 研究 >

“夕阳”中的“朝阳”产业:养老人才培养需各方合力

2016-12-26 14:34:31 北京参考 责任编辑:刘莉
分享到:
伴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养老服务和管理人才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发展需求,人才缺口已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最主要问题。在此背景下,北京市教委、民政和人力社保等单位相关负责人也发现,养老服务与管理人才培养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需要政府、学校、企业和社会的密切协作,共寻解决办法。

  老龄化
 
  伴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养老服务和管理人才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发展需求,人才缺口已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最主要问题。在此背景下,北京市教委、民政和人力社保等单位相关负责人也发现,养老服务与管理人才培养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需要政府、学校、企业和社会的密切协作,共寻解决办法。


 
  人才打造向职业化和专业化发展
 
  在日前由北京人力资源服务职教集团、北京市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主办,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承办的“京津冀老年教育与养老服务人才培养”论坛上,北京市人力社保局、市民政局、教委等部门,以及京津冀职业院校的负责人,共同探讨老年服务与管理人才培养过程中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补充,整合社会教育培训资源等问题。
 
  在中国社会福利与养老服务协会会长冯晓丽看来,养老服务领域现有基础性人才从数量和质量上难以适应快速增长的多样化服务需求,存在养老护理员数量不足,专业技术水平偏低;养老服务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尚未建立;养老服务管理人员总体数量不足且专业化管理的能力不足等问题。
 
  实际上,近年来各部门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明确人才培养方向。
 
  教育部、民政部和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的《首批全国职业院校养老服务类示范专业点名单》中提出,各地教育、民政、卫生计生部门要在政策、资金和项目安排等方面对示范专业点建设予以倾斜支持,并做好跟踪指导、经验总结和宣传推广工作。各相关职业院校要进一步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养老服务业发展需要,完善并落实好专业建设规划,深化产教结合、校企合作,深化专业课程改革,加强师资队伍和实训基地建设,在更大范围内发挥示范辐射作用,带动全国职业院校养老服务类专业建设水平的提高。
 
  《老年教育发展规划(2016-2020)》中明确将“促进老年教育可持续发展”作为重要任务,加强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培训。鼓励综合类高校、师范类院校、职业院校开设老年教育相关专业,其他高校也要加强老年教育相关专业建设。支持有条件的高校开设老年教育方向的研究生教育。
 
  冯晓丽提出,培养模式创新,拓宽了人才培养途径。“职业教育深化改革,扩大了人才培养渠道。发挥社会组织作用,积极开展专业人才培训,探索国际合作模式,提升人才培养专业化水平。”
 
  北京市民政局副局长李红兵则表示,北京将出台关于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有针对性地打造三个类型的人才队伍。第一,机构养老院管理者,而随着近年来社区服务驿站的建设,驿站连锁化和品牌化的运营中,同样需要有管理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第二,符合老年人需求的专业化人才,比如康复医疗、营养膳食、心理疏导等,同时他们还需要“一身多能”。第三,社会需求量最大且身居一线的护理人员,他们也需要从机构服务慢慢扩大到家庭服务中。在护理员职业体系打造的过程中,需要打造完善的职称和成长体系,最终希望养老护理队伍能够向职业化和专业化道路发展。
 
  李红兵还指出,即使这样也不能满足未来养老服务人才的需求,因此还需要从单一的技术和专业层面回归到人文层面,为家庭提供有力支持,以期各方共同努力形成完整的体系。
 
  学历教育与社会培训并举
 
  北京市教委相关负责人也表示,养老服务与管理人才培养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需要政府、学校、企业和社会的密切协作。从职业教育的角度来看,学校、培训学院需加强自身建设,与企业、市场结合,探讨校企合作和产教结合模式,并从课程、教材、师资等方面开展深层交流合作。
 
  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从2009年开始开设“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目前已有四届毕业生投入到一线的养老服务行业中工作。院长李继延告诉记者:“在养老大潮到来时,各种力量和资源都已进入这一行业,但人才培养却相对滞后,需要职业院校来承担一部分人才培养的责任。养老服务专业和现有的护理专业有所区别,相关从业人员需要具备专业的老年健康照护、营养膳食指导、生活照料、情感慰藉等职业能力,学习内容覆盖面较广。”
 
  “为了增强学生的职业稳定度,学校在学生入学之初就会对其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和指导,与社会机构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李继延坦言,“目前来看,养老服务人才培养的局限在于人们的思想观念,很多年轻人不愿意进入这一领域就业。另外,学历教育在招满的情况下培养的学生数量也很有限,因此我们需要加大应用型人才的社会培训力度,以满足现实需求。经过两期建设,到2017年底我们预计完成3000-5000人/年的培训能力。”
 
  同样,作为被授牌为“北京养老服务人才培训学院”的北京市劲松职业高中,从2015年就开始正式招收“老年人服务与管理”专业。
 
  校长郭延峰认为,职业资格体系的建立,公众对这个行业的认知,以及待遇等问题直接影响着这个专业的招生状况。而学校也通过减免学费等方式来吸引学生前来就读此专业。
 
  “这个专业将始终与社会和市场需求相连接,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等模式让学生获得直接经验,同时使其能够承担起社区和机构养老服务的工作。为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增强学习能力,学校也将为学生建立中高职衔接的培养模式。”郭延峰告诉记者,“以教育者的视角,我们也在思考学历教育和短期培训在养老人才培养上究竟有着怎样的区别。经过3年培养后学生应该具备助理社会工作师、健康指导师等专业能力,成为复合型人才,而经过5到10年工作后的学生也应该有能力成长为管理人员。”
 
  “接下来,学校将通过3年左右的时间,将双龙校区打造成为养老教育和培训基地,开展学历教育和社会培训。这个基地将成为产学研一体,智能化、标准化、适老化、情景化的基地。其中,最值得一提的在于学校将通过校企深度合作的方式将照护中心搬进校园,为周边社区居民直接提供日间照护服务,更为学生营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真正学会与老人沟通。”郭延峰认为,培训解决的是今天的养老人才问题,学历教育则解决的是今后人才可持续性的问题。
(本文推荐人 于东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