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职业发展   成就出彩人生
地方分站:
当前位置:首页 > 理论实践 > 研究 >

楼宇烈 :建立师德是当代教育的一个根本问题

2017-09-07 14:08:07 责任编辑:刘莉
分享到:
孔子说,社会上的人,可以分为五种状态:第一种是庸人,就是普通的人,平凡的人;第二种是士,读书人,明白一定道理的人,懂得最基本的道理;第三种人是君子;第四类人是贤人;第五类人是圣人,分为这五中状态,也叫五仪。


  楼宇烈先生在第七届书院论坛上发言
 
  不知不觉,论坛已是第七年。这次论坛的主题“师德”与尊师重道。
 
  汉代著名学者扬雄在其书里面写道:“务学不如务求师”。我们努力求学,不如努力求一个老师。
 
  “师者,模范也”,老师是一个榜样。北京师范大学有一个校训“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学问上要能够做人们的老师,行为上要成为人们学习的榜样。建造一个书院的关键在于一个老师能不能成为人们学习的榜样,一个书院如此,一个家庭也是如此,父母是子女的老师,子女的修养也要看老师。师德的问题也就是身教的问题,老师以自己的行为来教育学生。
 
  建立师德是教育界的一个根本的问题,也是我们书院的一个根本问题,作为一个老师,已经不是个人的问题,它对于一个社会担当了一个引领的重任,让后人有一个学习的榜样。
 
  师者,应为贤人。
 
  孔子说,社会上的人,可以分为五种状态:第一种是庸人,就是普通的人,平凡的人;第二种是士,读书人,明白一定道理的人,懂得最基本的道理;第三种人是君子;第四类人是贤人;第五类人是圣人,分为这五中状态,也叫五仪。
 
  作为一个老师不要求做一个圣人,但至少要做一个贤人,孔子对于贤人提出四条明确的具体的标准:
 
  第一,行为。“行中规绳而不伤本。”做事中规中矩,行为有准绳,但又不伤本,本就是人的天性,贤人的行为是自然地,不会伤害人的天性,但又是中规中矩的,值得咱们学习。
 
  第二,言。“言中法于天下而不伤于身。”言论可以让天下人效法的,也不伤害他的天性,不是做作的,作为老师应当做到这两条,“行中规绳而不伤本,言中法于天下而不伤于身”。
 
  第三,“富有天下而无怨财。”“怨财”是偷过来的,抢过来的,这句话就是说拥有天下是通过正当渠道得来的。
 
  最后一条,“布施天下而不病贫。”自己的财产分给天下,也不觉得自己贫穷。后面两条是社会的贤达应该做到的。如果把财富不看成财宝,看成诗书才华,同样,老师也应当做到这样,学问是踏实得来的,不是剽窃的,也可以称为“富有天下而无怨财”,同样,我把学问奉献给社会也不觉得自己丢失什么东西,我个人认为作为老师应当做到这些标准。
 
  贤,应该是为人师表的一个体现。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唐代的韩愈,其作品《师说》中谈到作为老师应该担当的责任,传道,授业,解惑,作为一个老师就应当做到这三个方面的职责。
 
  第一是传道。所谓传道,传为人之道,不仅传播知识,最主要的是要传播为人的道理。“为己之学”是中国文化的传统,荀子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为己之学就是一种为人之道。为己之学”就是不断地完善自己。
 
  荀子讲,“为己之学”是入过耳,住过心,行于世之。从耳朵里面听进去了,就存到心里了,之后落实到行动上面,这才是“为己之学”。如果不用心体会,不在实践中践行它,那将不能为人师表。对于做一个老师,最根本是传授为人之道,明白人和万物的区别。
 
  中国的文化是对于人的自我认识的一种文化。万物都是天地所生,万物平等,但是人和万物又是有区别的。《尚书》中讲到“惟天地为万物之父母,惟人为万物之灵”,所以人和万物的区别在于人有灵性,所谓的灵性是什么意思呢?水是一种气没有生命,草木有气有声而无知,禽兽有气有声有知没有义,只有人有气有声有知又有义,人是万物中最重要的。人也必须要认识到,自身是万物中最重要的,是万物中最灵的,如果抛弃这两条,不能称之为人。
 
  人是有主动性的,其他的物都是被天地所规定好的,只能这样不能那样,人是万物之灵,可以超越天地给与的规定,发挥主动性,灵动性,去改变天地的规定,人认识不到这一点,不去遵守天地的规则,任由自己的灵性发挥,就会走偏。
 
  中国文化既要让人认识到“贵”和“灵”,又要管理好自己的灵性。如果不能管理好灵性和能动性,结果就会丧失主体性和独立性。中国文化是以保持人的主体性和独立性为根本,如果保持不住,最终人就会成为物的奴隶,造物主的奴隶,人必须要管住自身的能动性。
 
  所以,“天有其时生万物,地有其才养万物,人有其志管理万物”。
 
  第二方面是授业。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多的是让人们懂得如何去发现、学习、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运用知识的能力,传授的是为学之方。
 
  学者黄侃先生提到什么是学问:学问者,明事理多也,非记事多。意思是学问不在于你记住多少知识,而在于明白了多少道理。明白道理才可以很好的运用它。我们的社会也不是停留在章句之学,而是明理之学,更重要的是,笃行之学。
 
  《中庸》里面提出有序的学习次第:学、问、思、辨、行。博学之,审问知,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从学习到行,这之间要有问、思、辨的过程,所以这个过程不是依据一些章句就可以解决的,需要动脑筋,认真地探索,最终运用到自己的行为中去。
 
  所以授业,不光是传授知识,要从学引导其去问,去思,去辨,更重要的是引导其去行。
 
  过去就是启发式教育,开启人们的主动性,不是灌输式的教育,让其在学的过程中,掌握学的方法,不能够死读书,读死书。
 
  《庄子》里有一则寓言:一个做车轮子的工匠,问齐桓公读的什么书,齐桓公回答说圣贤之书,工匠又说这样读书也只是读“圣贤之记”,重要的是要从里面去探索为什么这样做,怎么这样做。这只是看死书,在看“记”,不是在看“本”。
 
  读死书,死读书,最终都是死的,只有读活书,才可以读书活。所谓“活书”,就是生活和社会这本书,它是不断变动的。所以授业,是让大家明白事理,懂得怎样掌握运用知识的能力。
 
  第三是解惑。人人都有疑惑,《荀子》的解蔽篇,蔽,蔽障。偏僻的,片面的,看到一面看不到另一面,这是人们经常会发生的问题,因为人经常会有局限性和片面性。解惑就是解答由偏蔽引起的疑惑,看到事物一面也要看到另一面。
 
  作为老师来讲,德要体现在各个方面,不仅仅是伦理道德方面也要包括教学上的原则。我们要作为老师,要时刻反省自己,不断提升自己,没有一个终止的点,学习也是,学到老活到老,老师要教到老,学到老。师德的问题是书院建设的根本,书院的院长叫做山长,过去都有长,家有家长的德行,书院有山长的德行,国家有君长的德行,只有把自己的德行提升了,才可以起到模范的作用,因此我觉得扬雄的那句话非常好,“务求学不如务求师,师者,模范也”有一个好的老师,那么学生将会受益。
 
  尊师的前提为,师有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