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职业发展   成就出彩人生
地方分站:

黄洋 刘义国: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标准实施情况调研与启示

2020-08-18 09:30:03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0年第14期 责任编辑:刘莉
分享到:
围绕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标准实施情况,以地区教研员、院校教师、教学管理人员为调研对象,就教学标准的认知、实施、反思、建议等方面进行问卷调研。

  围绕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标准实施情况,以地区教研员、院校教师、教学管理人员为调研对象,就教学标准的认知、实施、反思、建议等方面进行问卷调研。调研的结果和启示主要包括,职业教育标准不健全,需要进一步建立完善教学标准体系;部分国家职业教学标准针对性有待提高,需要统筹加强教学标准工作;标准宣贯培训不充分影响标准执行,需要加强标准宣贯与培训,提高标准转化与应用水平;标准不配套影响执行效果,需要进一步完善标准运行机制。
 
  职业教育教学标准是国家职业教育标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导和管理职业院校教学工作的主要依据,是保证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规格的基本教学文件。
 
  综合来看,职业教育教学标准体系结构可从横向与纵向两个维度展开,横向上按构成要素,形成以专业目录、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标准等为主体,职业院校专业实训教学条件建设标准(职业学校专业仪器设备装备规范)等为支撑的教学标准体系内容。根据每一构成要素,纵向上形成以国家共性要求为基础,同时满足区域特色、地方特点与学校发展等多样性、个性化需求,体现国家、地方、学校不同层级的教学标准体系。如:专业教学标准,纵向上可分为国家专业教学标准、地方专业教学指导方案、学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教育部组织制定、目前仍在使用的教学标准包括2010年中职专业目录、2015年高职专业目录、2009年中职学校公共基础课程教学大纲、中职学校大类专业基础课程教学大纲、2014年230个中职专业教学标准、2010年410个高职专业教学标准、2014年以来的51个职业院校专业实训教学条件建设标准(职业学校专业仪器设备装备规范),2015年以来的136个职业院校专业(类)顶岗实习标准等,系列标准的颁布实施,标志着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标准体系框架基本形成。同时,为适应新形势、新变化、新要求,2019年中职专业目录新增46个专业、发布347项高职专业教学标准(修订版),2020年1月以来,分三批陆续发布中等职业学校语文等10门公共基础课课程标准,持续健全完善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标准体系建设。
 
  为总结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标准实施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发现实施中的主要困难,鉴别出现的重点问题,把握一线教学真实需求,2019年以来,我们持续开展了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标准实施情况的调研工作,力求为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标准体系的健全完善提出合理化建议。
 
  一、调研设计与实施概况
 
  (一)调研对象
 
  考虑到职业教育中职、高职院校层次差异、职业教育区域发展特点以及教研员、一线教师、教学管理人员的身份差异性等因素,本次调研重点选取了山东省、江苏省、重庆市三地的市(区)级教研员、职业院校一线教师、教学管理人员等作为调研对象。其中,教研员是教学标准执行者,负责研究标准,指导本地区院校按照教学标准组织实施教学。教师是教学标准实施的践行者,具体承担研究并落实教学标准的职责。教学管理人员是教学标准实施的管理者,统筹管理学校教学标准的实施工作。通过多视角、全方位的调研,能较好地反映真实情况,对获得科学的调研结论,提出合理的对策建议至关重要。
 
  (二)调研内容与方法
 
  调研采用自编问卷,主要包括两大部分,一是调研对象基本情况,涉及所在地区、学校类型、职称职务、教龄等。二是调研问题,主要围绕教学标准的认知、实施、反思、建议等方面,设计了封闭式与开放式问题。
 
  (三)调研实施概况
 
  2019年7—9月,对山东、江苏、重庆三地的教研员、教师、教学管理人员代表进行了问卷调研。调研问卷共回收226份,有效问卷222份。其中,教研员类调研问卷回收36份,有效问卷34份;教师类调研问卷回收106份,有效问卷106份;教学管理人员(主要为教学院校长、教务处(科)长等)类调研问卷回收84份,有效问卷82份。考虑到院校情况的差异,特别对188份职业院校教师、教学管理人员的有效问卷样本作了细分,问卷调研样本构成情况见表1。


 
  从调研样本构成情况来看,区域分布兼顾了东西部的差异,同时考虑到山东、江苏两省地方教学标准建设的实际,利于在本次调研中能够真实反映地方教学标准的实施情况。高职学校人员占80.9%,但考虑到还有34份教研员有效问卷,教研员对所在地区的中职学校情况比较熟悉,可作为中职学校类型的有效补充,因此,样本构成能基本代表中职、高职学校类型的情况。省(部)、市级示范及以上建设项目的学校占比61.7%,表明调研对象所在学校整体办学情况较好,本次调研的学校办学水平应高于全国职业院校的平均办学水平。从调研对象的职称、教龄等来看,中级及高级职称占比为84%,教龄5年以上的人员占比为78.7%,作为本次调研主体,他们对教学与教学管理工作有着更深刻的认识与理解,有助于得到较为全面客观的调研结果并能提出较为合理的建议。
 
  二、调研结果与分析
 
  (一)对教学标准的认知
 
  1.对教学标准的了解与应用
 
  从教师、教学管理人员角度,调研学校教师所承担课程及其学时安排、内容确定的主要依据,以此反映对教学标准的认知与应用情况。


 
  调研数据显示如图1所示,教师所承担课程教学的学时安排、内容确定等主要依据学校教学标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等)的占49%,其次为国家教学标准(专业教学标准、公共基础课程教学大纲等)占比30.9%,省级教学标准(专业教学指导方案等)占比18.1%职业资格考试大纲及其他分别占1%,反映出在高职、中职学校中,课程教学主要依据学校教学标准。调研还发现,国家教学标准发挥着重要指导作用,对于江苏、山东两地,省级教学标准建设相对成熟,省级教学标准也已成为课程教学的主要依据之一。体现出国家、地方、学校不同层级教学标准对课程教学的指导功能。
 
  从教研员角度,主要调研了解国家教学标准的制定与发布情况。调研数据显示如图2所示,教研员很了解并十分关注的占比为35.3%,一般了解并比较关注占比64.7%,参加调研的教研员均对国家教学标准有所了解并能关注,反映出国家教学标准在职业教育教研领域中有着较高的关注度。


 
  2.对是否统一制定并执行国家教学标准的认识


 
  通过对教师与教研员的调研显示(图3),认为有必要统一制定与执行国家教学标准的占比为81.1%,认为没必要统一制定与执行国家教学标准的占比为14.4%,认为无所谓的占比为4.5%,可见,无论是教师,还是教研员,绝大多数人认为应统一制定与执行国家教学标准,在人才培养工作中,有统一的基本要求和参照,有利于规范教学内容与组织实施,统一评价标准,确保专业人才培养基本质量。认为没必要统一制定与执行国家教学标准的,主要意见建议为国家可制定基本原则,给地方、学校留出自主制定教学标准的空间,不宜一刀切。
 
  (二)教学标准实施情况
 
  1.所在地区、学校执行国家教学标准的情况
 
  通过对教研员的调研,约60%的教研员认为所在地区职业学校执行了国家标准,还有35.3%的教研员对所在地区职业学校执行国家教学标准情况不甚了解,说明教研工作重点可能未落实在教学标准的研究、执行与指导方面,国家教学标准在基层的落实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强。
 
  从教师对所在学校执行国家、地方教学标准情况的调研来看,认为所在学校大部分执行国家、地方教学标准的占比为34.0%,也有认为大部分执行国家教学标准,小部分执行地方教学标准的占比为30.9%(与地方教学标准是否健全有关)。国家、地方教学标准在学校实施情况不同,反映出学校执行国家、地方教学标准情况不尽统一,国家、地方、学校三级教学标准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理顺。
 
  2.学校教学标准的制定情况
 
  通过对教师的调研显示(图4),认为学校教学标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大部分参考国家或地方教学标准的占比为66%,反映出国家、地方教学标准在指导学校教学标准制定方面发挥重要的指导作用。


 
  对教师的调研反映(图5),学校教学标准制定过程中,认为行业企业专家参与较多的占比为54.3%,25.5%的人认为很少,4.2%的人认为无,仅有9.6%的认为很多。可见,在一些地区和学校,行业企业专家参与学校教学标准制定的程度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3.职业学校专业设置情况
 
  关于职业学校专业设置,调研显示(图6),教师认为严格按照国家专业目录设置专业的占比为47.9%,如果市场有需求,学校在征得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后可以设置目录外专业的占比为36.1%,同时,认为如果市场有需求,学校可以在国家专业目录外设置专业的占比为16%,可见,职业学校设置专业管理工作较为规范,与国家专业目录制订与适时新增、专业设置管理办法的实施有较大关系。


 
  4.对职业学校专业设置、专业教学标准实施的评估督导情况
 
  通过对教师与教研员的调研显示(图7),认为对职业学校专业设置、专业教学标准实施的评估督导较多的占比为44.1%,很多的占比9%。而很少(28.9%)、无(9%)和不清楚(9%)的占比之和46.9%,说明对职业学校专业设置、专业教学标准实施的过程性与终结性评估督导还应进一步加强。


 
  (三)对影响标准执行的归因分析
 
  对教师与教研员的调研显示(图8),20.6% 认为落实标准缺乏配套政策措施;19.1%认为标准宣贯与培训不够,有关人员不了解;16.8%认为教师应用与转化标准的能力不强等成为影响国家教学标准执行的主要原因。领导不重视、教学标准内容的粗细、要求过高等问题也是影响国家教学标准执行的原因,其中,对标准内容是细好还是粗好,不同的教师和教研员因在转化应用标准的能力上有差异。对标准的认识也不尽相同,有的认为过细限制了教师自主性,不利于标准执行,有的认为过粗对教师缺乏指导性,影响标准执行。


 
  三、调研结论与启示
 
  (一)职业教育标准不健全,需要进一步建立完善教学标准体系
 
  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标准作为职业教育标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规范和指导职业院校教育教学工作,促进职业院校内涵发展,是职业教育质量的重要保障。本次调研结果显示,81.1%的教师支持统一制定并执行国家教学标准,同时,也认为我国职业教育教学标准体系尚不健全,有必要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标准体系。
 
  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是课程教学的基本规范与质量要求,是教学标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很长一段时期,中职学校语文等公共基础课程只有教学大纲没有课程标准。截至目前,国家层面只有刚刚颁布的公共基础课程标准,专业课程标准只有江苏等少数省份地区在国家专业教学标准的基础上,根据地方发展需要,开发建设了763门专业核心课程标准、32个技能教学标准、96门学业水平考试考纲以及其他专门标准。未来需要进一步加强专业核心课程标准建设,完善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标准体系。同时,还应鼓励地方出台具有地方特色的标准,探索建设具有区域特色、地方特点的职业教育教学标准体系,推动国家、地方、学校三级教学标准体系的建立健全,切实保障标准有用、管用、好用,提升职业教育质量。
 
  (二)教学标准功能发挥不充分,需要统筹加强教学标准工作
 
  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标准包括专业目录、专业教学标准、中职公共基础课程标准(教学大纲)、顶岗实习标准以及职业院校专业实训教学条件建设标准(职业学校专业仪器设备装备规范)等。从本次调研结果看,教师、教学管理人员及教研员对顶岗实习标准、职业院校专业实训教学条件建设标准(职业学校专业仪器设备装备规范)等了解和关注不够,而专业教学标准和顶岗实习标准的内容和要求也存在不一致的地方,需要进一步加强统筹教学标准工作。
 
  统筹推进职业教育教学标准建设,不断提升标准的科学性、时效性、针对性与适宜性,才能有效发挥标准的规范和引导功能。一是应持续修订完善已有的专业目录、专业教学标准等,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生产技术更新等外部环境的变化,提高标准的时效性、针对性,发挥好教学指导功能。二是要充分发挥不同方面的专家在教学标准研制中的主体作用,提高行业企业专家参与程度,特别是典型性、代表性企业权威专家的参与。吸收职业教育课程、教学领域研究人员、一线教师等广泛参与,提高标准的科学性与适宜性。三是要加强教学标准的基础研究,对标准的结构框架、内容要素及内在联系以及标准开发技术标准的“元研究”等加强研究,有效发挥科研支撑作用。
 
  (三)宣贯培训不到位影响标准执行,需要加强标准宣贯与培训,提高标准转化与应用水平
 
  本次调研中反映“标准宣贯与培训不够,有关人员不了解”是影响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标准执行的主要原因之一。中职学校数学、英语课程标准研制组所做的网络调研结果显示,数学课专任教师中的24%、英语课专任教师中的23%没有参加过数学、英语课程教学大纲有关的培训。在“课程教学工作中感到最困难的事情”的调研中,数学课专任教师中的43%,英语课专任教师中的49%认为“缺少相关的进修培训”。可见,有关标准的宣贯与培训以及有关课程教学的专项进修培训不能覆盖至广大一线专任教师,教师对标准不了解,不能将标准有效转化并运用到自身的教学工作中,严重弱化了标准的预期效能。
 
  未来需要加强标准宣贯与培训,提高一线教师掌握标准、运用标准的能力,真正将标准理念、内容、方式等转化并应用到教学实践中,让标准走进课堂,融入教学,推进基于标准的课堂教学。一是应加强营造教学标准实施的环境氛围,通过宣传、培训等方式,提高各级各类人员对教学标准的重视,对教学标准的认同。二是应加强对教研员、教师等人员的培训,根据教学标准的不同类别与属性,面向不同群体,提高标准转化与应用水平。如:面向一线专任教师,加强课程标准的培训;面向专业带头人,加强专业教学标准的培训等。三是开展基于教学标准的展示、研讨、交流等活动,通过国家、地方、行(教)指委、学校等多主体组织开展不同层面的“学标、贯标、用标”活动,不断提高标准的转化与应用水平。
 
  (四)标准不配套影响执行效果,需要进一步完善标准运行机制
 
  本次调研结果显示,“落实标准缺乏配套政策措施”是影响国家教学标准执行的最主要原因。以公共基础课程标准的执行为例,由于缺乏必要的监督管理,中职学校艺术课程标准研制组所做的课程实施情况调研显示,中职学校全部专业开齐本课程的比例只有35.92%,公共艺术课程设置与实施情况不容乐观。另外,在有关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管理的开放问题回答中,调研结果显示,虽然对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管理较为规范,但往往停留在申报材料审批工作中,缺乏过程管理与成效考核,致使区域专业布局与结构不够科学合理,重复开设专业,同质化现象严重。
 
  完善教学标准的政策支持、评估监督、经费投入、激励保障等机制,才能切实保障标准执行到位,实现标准预期成效。一是应加强教学标准实施配套政策的研究与制定,针对标准实施中的问题,注重发挥政策的管制、引导、调控等功能。二是应加强对教学标准实施工作的评估监督,引导学校重视标准,执行标准,保证人才培养质量。通过对标准实施情况的评估,发现和总结问题,以标准为抓手,推进职业教育内涵发展和质量提升工作。三是应加强经费投入、人力支持等条件保障,对于承担教学标准研制工作的人员在评优评先、职称评定、职务(岗位)晋升等方面予以一定倾斜,例如,设立教学标准体系研究与建设的专项经费,在标准研究课题立项、标准研制工作经费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等。设立标准宣贯与培训专项经费,加强对一线专任教师、教学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有效发挥标准指导教学实践作用。四是应逐步建立起国家、地方、学校三级教学标准体系,以国家教学标准为共有基础,兼顾地区差异、学校特色的多样性需求,实现国家、地方、学校教学标准的有机衔接与共同配合,解决好教学标准统一性和多样性,规范性和创新性的矛盾问题,切实保障教学标准执行到位,形成育人合力。
 
     黄洋,刘义国.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标准实施情况调研与启示 [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0(14):8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