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职业发展   成就出彩人生
地方分站: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院校动态 >

职教战“疫” |王同军:抗击疫情 积极心理之提升专注能力 寻求最佳体验

2020-02-12 08:34:22 知行慧心 责任编辑:刘莉
分享到: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从2019年12月8日首例确诊病例至今,人们经历了震惊、抱怨、恐慌、担忧、焦虑等等负面情绪,尽管这些负面情绪不无意义,是非正常状态的正常应激反应,我们应该抱持接纳的态度!但是,随着时间的延长,人们还是越来越希望这一切早点结束,重新回归正常的生活轨道。

编者按:职教强国 关乎你我!当下正值新型冠状病毒肆虐的非常时期,国家、民族、社会和人民大众正在经受着历史考验,这个时候,职业教育要勇于担当,不负使命,为我国打胜这场疫情阻击战做出应有的贡献。在党中央坚强领导和高度重视下,伴随着近十年的高速发展,我国职业教育规模全球最大,中高等职业教育分别占我国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特别是近几年来,通过提质培优,内涵和质量有了很大提升。学校更加注重学生思政工作,德技并修、德育为先,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很好的培养了学生的技术技能和专业应用能力,培养了一批批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自疫情爆发以来,各职业院校积极响应中央号召,以崇高的政治站位和思想认识,利用专业优势和精湛的技术技能,纷纷行动起来,加入到抗击病毒的战斗中来。不管是医学相关专业院校,还是其它专业广大师生,不管是逆向而行亲赴湖北一线,还是各自在所属地区发挥能量,都是在为祖国出力,为百姓分忧。
 
  自1月27日我们策划上线——职教战“疫”专题栏目以来,得到了职教战线同仁的积极响应和大力支持,陆续收到了各地各职业院校大量的稿件信息。通过展示职教战线抗击疫情的人物、事件和案例,为抗疫声援!为职教发声!发出更多的职教好声音,传播更多的职教正能量!树立职教良好社会形象!期待更多职业院校投稿:mvenews@163.com 。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从2019年12月8日首例确诊病例至今,人们经历了震惊、抱怨、恐慌、担忧、焦虑等等负面情绪,尽管这些负面情绪不无意义,是非正常状态的正常应激反应,我们应该抱持接纳的态度!但是,随着时间的延长,人们还是越来越希望这一切早点结束,重新回归正常的生活轨道。
 
  为此,本公众号尝试从积极心理学角度,推送系列科普文章,为一线防护人员、患者及家属、疑似感染者和普通民众的心理防护,提供基于实证研究的积极应对策略!
 
  面对疫情,积极心理学与大家同在!
 
  提升专注能力 寻求最佳体验
 
  我们都知道大脑的潜力是无限的,但是很少有人真正意识到,大脑的注意力是有限的,所谓一心不能二用!至少,同一时间只能关注一件重要的事儿,譬如,边开车边听音乐有时是可以的,因为你听音乐是若有若无,是轻松的背景声,不需要耗费精力,主要精力在开车。但是,如果你沉浸到音乐里,或者听着音乐又去想别的事情,以致忘记了开车,那是一定会出事儿的! 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心不在焉,虽不至于像开车那样带来什么即时的危险,却能带来空虚和厌烦,而专心致志则会让我们物我两忘、心生欢喜。那么,如何才能提升专注能力,找到最佳体验呢?
 
  第一,保持专念
 
  根据积极心理学的研究,良好的专注能力表现为专念、心流和灵性超越的精神感悟。所谓专念,也称正念,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现象,就是以当下事物的状态作为思考的起点,不执著于已有的观念,不受外在的干扰,时刻保持灵活的自我调节和对人对事的开放态度。疫情当前,有的人之所以焦虑、恐慌,一方面是正常应激反应,同时也是因为过分关注疫情信息,忽视了对信息的来源、数量和性质的过滤和选择,导致大脑信息过载,产生的“精神能趋疲”现象。要避免这种现象,除了接纳自己的应激反应,重要的是学会专念:一是从主流媒体获取信息;二是关注信息的时间相对固定,保持一定的规律;三是专注于自己当下的状态,保持生活规律,科学防护,安然自处,有病治病,无病做事,独立思考,不人云亦云;四是进行静坐冥想或者呼吸练习。
 
  第二,体验心流
 
  关于心流,相信大家都曾有这样的经历,在做你自己喜爱的事情时,如看电影、读小说、练书法、打篮球、弹钢琴、玩游戏等等,都曾有过忘我的、时间仿佛停止的感觉,那就是心流体验。用心流概念的提出者米哈伊.契米森特米哈伊博士的话来说,“心流(flow)说明的是这样一种状态,人们投入到一种活动中去而完全不受其他干扰的影响,这种体验是如此地让人高兴,使人可以不计较任何代价与付出,人们完全出于对事情本身的兴趣而做它。” 处在这种状态中,个体感觉到认知高效、动机激发以及无比的快乐和幸福。因此,心流可以让我们摆脱焦虑与厌倦、告别恐惧、缓解压力,提高学习效率,提升工作绩效和生活品质。要获得心流体验,或者达到心流的状态,首先要对自己做的事儿,有明确的目标,如,利用居家隔离期间,每周读一本小说或者每天写一篇短文等;其次,任务难度要适当,既不要过高,也不要过低,只有符合自己的能力现状,才会产生掌控感,有信心,激发起强烈的内在动机;第三,还要建立及时的积极反馈机制,目标完成要给自己适当的激励;第四,要保持专注,就像上文说的专念,心无旁骛。
 
  第三,灵性超越
 
  在物欲的时代谈精神,似乎有点不合时宜。但是“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灵性超越的精神感悟是一种多数人体验到的积极心理状态,也是所有文化都具备的精神力量,是出离小我走向大我,天人合一的大境界、大情怀。就像冯友兰先生所说的天地境界,处在这个境界的人由于超越了自我,因而能够不计名利与利害,心无旁骛、专心致志,可以享受到生命的最佳状态。无论是非典还是当下的疫情,其发端皆因对于物欲的无止境的贪婪,是自然的惩罚。因此,即使为了自身的心身健康,也要保持对生命和自然的敬畏,对社会多一点超越自我的慈爱与悲悯。研究表明,寻求神圣与崇高可以引发目标和意义,这是灵性超越的精神感悟对我们生活的真正益处。
 
  面对疫情,当你恐慌、焦虑,请专念于自己的呼吸,于一呼一吸间,感受到生命的存在;当你感到烦躁、厌倦,请让自己投入到一项喜欢的活动中,专注当下,远离杂念;当你感到生活失去了方向,把注意力转向那些崇高的目标,就像那些敢于逆行的勇士,体验奉献的意义。如此,我们将获得最佳的生命体验。
 
  参考文献:《积极心理学—探索人类优势的科学与实践》《心理流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