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职业发展   成就出彩人生
地方分站: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院校动态 >

中大校徽设计者七米巨作致敬白衣战士,全家一起以画战“疫”

2020-02-16 14:35:48 广州日报 责任编辑:艾盈
分享到:
姚友毅是中山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同时也是中大校徽的设计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庆典广东省彩车、上海世博会广东馆的主要设计者……在这个特殊的春节,姚友毅不仅自己马不停蹄地创作《众志成城》三联大画来为逆行者加油助阵,同时,他的太太和一双儿女也齐齐拿起画笔,用纯真的画面,来表达对白衣战士的祝福,来展现对家园的守护。

编者按:职教强国 关乎你我!当下正值新型冠状病毒肆虐的非常时期,国家、民族、社会和人民大众正在经受着历史考验,这个时候,职业教育要勇于担当,不负使命,为我国打胜这场疫情阻击战做出应有的贡献。在党中央坚强领导和高度重视下,伴随着近十年的高速发展,我国职业教育规模全球最大,中高等职业教育分别占我国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特别是近几年来,通过提质培优,内涵和质量有了很大提升。学校更加注重学生思政工作,德技并修、德育为先,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很好的培养了学生的技术技能和专业应用能力,培养了一批批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自疫情爆发以来,各职业院校积极响应中央号召,以崇高的政治站位和思想认识,利用专业优势和精湛的技术技能,纷纷行动起来,加入到抗击病毒的战斗中来。不管是医学相关专业院校,还是其它专业广大师生,不管是逆向而行亲赴湖北一线,还是各自在所属地区发挥能量,都是在为祖国出力,为百姓分忧。
 
  自1月27日我们策划上线——职教战“疫”专题栏目以来,得到了职教战线同仁的积极响应和大力支持,陆续收到了各地各职业院校大量的稿件信息。通过展示职教战线抗击疫情的人物、事件和案例,为抗疫声援!为职教发声!发出更多的职教好声音,传播更多的职教正能量!树立职教良好社会形象!期待更多职业院校投稿:mvenews@163.com 。

 

  姚友毅是中山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同时也是中大校徽的设计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庆典广东省彩车、上海世博会广东馆的主要设计者……在这个特殊的春节,姚友毅不仅自己马不停蹄地创作《众志成城》三联大画来为逆行者加油助阵,同时,他的太太和一双儿女也齐齐拿起画笔,用纯真的画面,来表达对白衣战士的祝福,来展现对家园的守护。
 
  所以,艺术成为姚友毅一家人助力抗疫的好伙伴,艺术也让“宅”家变得更温暖,让家庭教育变得更美好。
 
《请战》姚友毅
 
七米巨作致敬白衣战士
 
  1990年从广州美术学院教育系毕业后就到中山大学任教的姚友毅,在中大工作已经30年了,在25岁时还设计了中山大学的校徽,对学校有着极为深厚的感情。
 
  大年三十晚上,回到家乡汕头的姚友毅,从电视上看到中大医学院医疗队响应号召,写下请战书,逆行前往武汉抗疫第一线。姚友毅觉得这些身边的同事们实在太伟大了,他的脑海里马上出现了一座丰碑的形象。
 
 
  初二从汕头回到广州后,姚友毅立刻投入了创作,要把这大写的“人”用画笔展现出来。”当时觉得如果画面不够大,无法体现心目中这些医护人员的高大形象,所以,决定要画一张大画。”
 
  他把六张全开的素描纸贴起来,将最打动自己的请战书作为背景,以11名医护人员构筑成的“钢铁长城”为主角,以一面鲜红的党旗为前景,画出了《请战》的构图。“很多共产党员都主动请缨奔赴一线,体现了先锋模范作用,所以我觉得必须表现出来。”11名医护人员,也正好代表了中山大学8所附属医院和3所专科医院。由于他们都穿着防护服,只露出了一双眼睛,因此,姚友毅主要通过人物炽热的眼神去展现大家的团结一心。整个画面,其他部分都用水墨来表现,只突出党旗的红艳,还有每一位医护人员脸部、口罩、手套的颜色。
 
 
  创作的过程中,姚友毅觉得单纯的出征场面还无法反映医护人员的英雄气概,应该将整个过程都展现出来。因此他决定采用三联画的形式——《请战》是其中的第一幅;第二件表现白衣战士们抢救病人的场面,命名为《奋战》;第三幅为康复的病人与医护人员依依惜别的场景,命名为《胜战》,共同构成《众志成城》。“第三幅开始是准备画医护人员疲惫地脱下‘战袍’后,拉开窗帘看见外面的春色,后来觉得没法跟前两幅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又重新进行了构思的。”精益求精的姚友毅如是道。
 
  而每一幅作品为2.35米X2.2米的规格,三件拼起来超过7米,其创作难度也是超乎想象的。“家里正好还有几张丈六的宣纸,一张也只有1.93米长,还要再拼接20多厘米。宣纸虽然看起来薄,但其实挺重的,每次画拉动都不容易。而且每一个人物,每一个局部,都要渲染七八遍,光是党旗就渲染了两天时间。”姚友毅表示,他动笔之前,没想到一张《请战》就用了十多天才基本完成。现在,第二张《奋战》正在创作中,第三张开始着手画草图。
 
通过画画深化孩子对生命的认知
 
  姚友毅的创作时间,还主要集中在晚上,有时甚至一画下去刹不住车,就熬了个通宵,白天他把更多的精力放在陪伴两个孩子身上。姚友毅的大女儿姚欣桐11岁,是广州市广外附设外语学校四年级学生;儿子姚欣阳7岁,是中山大学附属小学一年级学生,都颇有艺术天分。
 
《守护家园》 姚欣桐
 
  这次疫情,在姚友毅看来,也是进行亲子交流教育的机会。他会给两个孩子讲冠状病毒的科普故事。由于病毒色彩鲜艳,形状又比较抽象,这引发了女儿姚欣桐的创作兴趣。欣桐画了一幅《守护家园》,画面上,一个巨型口罩,将色彩斑斓、形态各异的病毒紧紧围困住。同时,口罩周围有爱心、花草树木和的高大楼房——在口罩外,依然是一个很美好的世界。
 
  姚欣桐从小就对画画有兴趣,因此,从5岁开始姚友毅就比较有意识地培养她的艺术创作,8岁时就举办过画展。这一次,姚欣桐用丙烯画的《守护家园》,尺寸达到1.2米x2米,也是颇见功力的。“她画过2米x2米的,所以这个对她来说没什么难度。更重要的是孩子有自己的理解,有自己的审美,要注重她的个性发挥,可以对她进行引导,但不要强迫。”
 
《勇士》姚欣阳
 
《彩虹医生》姚欣阳
 
  像姚欣阳的《彩虹医生》,就是在姚友毅的引导下将“旧作”改造而成的。元旦前姚欣阳画了一个人,头上戴着一顶彩虹帽子。借助这次机会,姚友毅引导他对画面进行了深化和升华,这样孩子对于疫情的认知也会加强。“画面上,将笑脸给为口罩,彩虹帽子上加上红十字,身上加防护服,就成为《彩虹医生》,表达了对医生经历风雨看见彩虹的祝福。”画画,既是大人与孩子之间的一种艺术交流,同时也是一种人生的教育,生命的启迪。
 
 
  所以,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对美、对生命的认知会变得更加敏感。像姚欣阳话不多,但可谓是有艺术情怀的“小暖男”。“去年六一儿童节,正好下雨,他在阳台上泡好茶插上竹叶,邀请我一起品茗听雨,并说不用买礼物给他了,这就是最好的礼物。这一次,他妈妈复工的前一夜,他也表示担心,要求跟妈妈一起睡,甚至和妈妈讨论起生死问题。”
 
  姚友毅说,对孩子的教育一定要耐得住性子,一定要静待花开。“通过画画让孩子们懂得如何做人,才是艺术最重要的力量。”
 
《春暖花开》陈祉璇
 
  而这个过程,收获的不止是孩子,也是大人。姚友毅的太太陈祉璇正是在孩子和先生的影响下拿起画笔画画的。这次,她画了一幅《春暖花开》,为武汉加油,同样是受了女儿一件作品的启发。陈祉璇也认为,学画画最重要的是学会发现社会的美,学会爱身边的人,感受自己内心世界的每一刻,用温暖的情感去画画,用思想和灵魂去交流。作为家长要善于通过事件去感染孩子,让他们更加深刻地了解自己、社会、人生,像通过这次防疫创作促使孩子做到心中有爱,心中有国。
 
  【姚友毅简介】
 
  中山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
 
  广东省高校美术与设计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
 
  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
 
  教育部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先进个人
 
  获“广州青年良师益友”称号
 
  中山大学校徽设计者
 
  设计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广东省彩车“领潮争先”,获“先进工作者”“突出贡献专家证书”及“奋进奖章”
 
  设计2010上海世博会“广东馆”
 
  设计2010广州亚运会“志愿彩赛会版”
 
  获韩国“国际生态设计创意大赛成就奖”
 
  作品入选2015第56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平行展,多件作品获国内外大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