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职业发展   成就出彩人生
地方分站: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院校动态 >

职教战“疫” |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抗“疫”大考中的教学挑战——思政教师教学能力反思

2020-03-11 18:29:49 卫娟娟 责任编辑:刘莉
分享到:
新时代催生新变革,以信息化引领思政教学改革是时代发展的必然,成为摆在每一位思政教师面前的时代课题。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我们正常教学的步伐,也让我们加速接触到 “线上教学”这个新鲜事物,这次教学实践对我们而言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它首先挑战的就是我们的教学能力。时代在变化,我们的教学能力也应做到“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以适应新的时代需要。

编者按:职教强国 关乎你我!当下正值新型冠状病毒肆虐的非常时期,国家、民族、社会和人民大众正在经受着历史考验,这个时候,职业教育要勇于担当,不负使命,为我国打胜这场疫情阻击战做出应有的贡献。在党中央坚强领导和高度重视下,伴随着近十年的高速发展,我国职业教育规模全球最大,中高等职业教育分别占我国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特别是近几年来,通过提质培优,内涵和质量有了很大提升。学校更加注重学生思政工作,德技并修、德育为先,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很好的培养了学生的技术技能和专业应用能力,培养了一批批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自疫情爆发以来,各职业院校积极响应中央号召,以崇高的政治站位和思想认识,利用专业优势和精湛的技术技能,纷纷行动起来,加入到抗击病毒的战斗中来。不管是医学相关专业院校,还是其它专业广大师生,不管是逆向而行亲赴湖北一线,还是各自在所属地区发挥能量,都是在为祖国出力,为百姓分忧。
 
  自1月27日我们策划上线——职教战“疫”专题栏目以来,得到了职教战线同仁的积极响应和大力支持,陆续收到了各地各职业院校大量的稿件信息。通过展示职教战线抗击疫情的人物、事件和案例,为抗疫声援!为职教发声!发出更多的职教好声音,传播更多的职教正能量!树立职教良好社会形象!期待更多职业院校投稿:mvenews@163.com 。
 
  新时代催生新变革,以信息化引领思政教学改革是时代发展的必然,成为摆在每一位思政教师面前的时代课题。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我们正常教学的步伐,也让我们加速接触到 “线上教学”这个新鲜事物,这次教学实践对我们而言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它首先挑战的就是我们的教学能力。时代在变化,我们的教学能力也应做到“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以适应新的时代需要。
 
  那么,思政教师的教学能力需要在哪些方面得到充实和提高呢?教育部最新颁布的《新时代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规定》中明确指出,“思政课教师的首要岗位职责是讲好思政课。”为实现这一基本目标,思政教师必须具备政治素养、理论素养、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创新能力等,今天线上教育以其高效、迅捷等特点对思政教师的政治素养、信息素养、专业素养等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一、政治素养:夙夜不敢忘初心,力当思想领航人
 
  从“道”的层面来说的,“立德树人”就是我们的初心和使命。时代在变,变的是教学方法,不变的是我们的初心。作为思政人,我们“传道授业”就是要保证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底色不会淡化,就是要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系统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厚植爱国主义情怀,确保把学生培养成为勇于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这一“道”的总则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不能因教学手段和方法的变化而变化,线上教学更应坚持“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并贯彻始终,这就对思政教师的政治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信息技术时代,思政教师必须有更高的政治敏感性和政治鉴别力。相较于传统课堂,学生在网络平台上更为活跃,一旦有错误思想或不当言论传播,其负面影响也更大。尤其在疫情背景下,谣言有时比病毒可怕。以我所带班级举例,我在组建的线上教学qq群里下达本学期网络教学方案时,个别学生把线上教学的原因归结为“有人吃蝙蝠”、“某某病毒所”等。为了控制舆情,我迅速回复,首先引导学生消除偏见,加强信息鉴别能力,不信谣不传谣,进而引导学生关注生态文明建设,思考国家命运与个人命运的关系,向战疫中的榜样人物学习,让我们的qq群“正能量满满”。
 
  在信息技术时代,思政教师必须具备更高的时政把控能力和敢于亮剑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形容教师时用典“吐辞为经、举足为法”。在线上课堂里,用“吐辞为经”来形容教师的言论是再合适不过了。毛泽东同志说过,文化思想阵地我们不去占领,敌人就会占领。网络因其覆盖面广的特点更应注意舆论导向的问题,思政教师必须时刻关注时政动态,当学生产生思想困惑时,及时给予“官方解答”。我们必须占领网络思想高地,理直气壮的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力当思想领航人,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不畏浮云遮望眼”。
 
  二、信息素养:为引源头活水来,甘做种田护渠人
 
  从“术”的层面来说,线上教学作为一种新事物,我们必须要把这个技术学会用通,形成教育合力,提高思政教育的实效性。“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线上教育优势再多,也取代不了传统的课堂教学,二者只有结合起来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思政教师要发挥“种田人”和“护渠人”的双重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有个生动的比喻“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用以形容各门课程的协调作用。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的关系也可引用这个比喻,思政教师既要“种好这两块责任田”,又要当好把二者衔接起来的“护渠人”。
 
  做好“种田人”,必须要讲究“术”这个方法。传统课堂“这块田”已经种的很熟了,方法也多。现在要急需补的是线上教学“这块责任田”,教师要尝试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这些新技术,这就需要教师提高信息化教学能力、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信息化手段运用能力、网络平台管理能力、教学资源整合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尽快熟悉“线上教学”这块“责任田”,努力提升自己的信息素养。
 
  做好“护渠人”,要的是教师对全盘的把控能力,既有传统教学的课堂管理能力,又要有对线上课堂的教学组织管理能力;做好“护渠人”,要的是教师的身份转换能力,既能“上得厅堂”,以师者尊严进行课堂授课,又要能“下得厨房”,放下身段,在网络上与学生交朋友。当然,做好“护渠人”还必须解决“源头活水”的问题,这一问题涉及教师的专业素养,下段再做专门论述。
 
  无论是做“种田人”还是“护渠人”,都必须发挥集体的力量,用好“马院”这个“大后方”。理论上讲,一个思政教师应该先具备传统课堂教学能力,对知识的内容、脉络有一定的把握之后,才能应对线上教学的高互动性和及时性。但是这次疫情大考并没有给我们成长的时间,很多教学经验不足的年轻教师也加入到线上教学一线,怎么克服这个难题?“老教师”老在有经验,有学识,专业功底深厚;“新教师”新在脑子活、形式多,紧跟时代潮流,二者优势互补,既能产生强大的教育合力。因此,笔者所在的马克思主义学院对症施策,通过新老教师“结对子”的方式完美的化解了这一难题,保障了线上课堂及时开课,顺利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可谓“百花齐放春满园”。
 
  三、专业素养:勤练内功促成长,争做合格引路人
 
  从“本”的层面来说,作为思政教师要想获得源源不断的“源头活水”,必须勤练内功,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这涉及到思政教师的“看家本领”。那提升思政教师的专业素养需要练哪些内功?
 
  作为思政教师要“讲好思政课”,必须不断扩充自己的知识储备,不断提升学习能力。思政课向来以“知识内容多、涉及范围广”著称,一名合格的思政教师必须“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晓人和”,真正是“我太难了!”怎么办?只有两条路:一曰勤学能补拙,二曰集体力量大。学习的路上从来没有捷径,还好我们有“指路明灯”,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夯实基础,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跟时代,用“集体备课”协调发力,要想学生产生“理论自信”,教师必先做到“理论自信”,真正做到“有信仰”而后“讲信仰”。
 
  作为思政教师要“讲好思政课”,必须时刻牢记“引路人”的身份。思政教师要做到先“修身”而后“育人”,以习总书记提出的“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对照要求自己。在现实世界里,我们是学生的榜样和主心骨,要“身正师范”,绝不能行差踏错;在网络空间里,思政教师更应起到“引路人”的作用。尤其是全民自媒体这一时代背景下,不同思想文化交锋更为激烈,作为思政教师必须快速适应这一新情况,当学生在网络负面信息前踟蹰徘徊时,必须迅速指明道路,坚定学生的理想信念,培养学生理性、科学、客观、全面的思维品质,以辩证发展的眼光看待当前社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
 
  红色是新时代的精神底色,而思政教师就是这一精神底色的“守护者”,要做到“勤擦拭、勤打扫、勤添彩”,这是新时代给予我们思政人的使命和担当。只有真正将红色基因融入思政人的血脉当中,才能实现“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才能不负党和国家对我们的厚望,才能肩负起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