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职业发展   成就出彩人生
地方分站: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院校动态 >

职教战“疫” |援鄂归来,湘环校友抗击新冠肺炎奏凯歌

2020-04-26 16:15:22 责任编辑:艾英
分享到:
病毒无情人有情,湘环师生防控新冠肺炎奏凯歌。

编者按:职教强国 关乎你我!当下正值新型冠状病毒肆虐的非常时期,国家、民族、社会和人民大众正在经受着历史考验,这个时候,职业教育要勇于担当,不负使命,为我国打胜这场疫情阻击战做出应有的贡献。自疫情爆发以来,各职业院校积极响应中央号召,以崇高的政治站位和思想认识,利用专业优势和精湛的技术技能,纷纷行动起来,加入到抗击病毒的战斗中来。
 
  经过全国上下一心,团结奋战,疫情防控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在这春暖花开之际,建议摄影爱好者们,拿起相机或手机,将镜头里的美好定格。通过摄影作品展示职教人眼中的美好,职业院校的美景,反映抗击疫情的人物、事件和场景,为抗疫声援!为复学热身!为抗疫定格!为职教传情!分享更多的好图片,传播更多的正能量!题材不限、主题不限、内容不限、形式不限,请附原始图片,以简短文字介绍作品名称,拍摄时间、地点、主题和心得体会,标明作者姓名、单位、联系方式等信息。请在标题注明《职拍“疫”下》摄影作品字样。期待更多职业院校投稿:mvenews@163.com 。

 
  MVE网湖南讯   病毒无情人有情,湘环师生防控新冠肺炎奏凯歌。在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战斗中,湘环师生在党委书记苏立,党委副书记、校长左家哺的带领下,认真分析学校具体情况,全面统筹安排,严格执行教育部防控疫情“五个一律”,防疫工作有序推进,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作为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湖南省首批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中国林业科学院专业硕士湖南省唯一培养基地,我校积极发挥医卫类专业优势,培养了一批专业知识扎实,动手能力强,富有爱心和奉献精神的医卫类专业优秀毕业生,这些湘环校友秉承“树木树人,济世济民”的校训,积极投身到援鄂抗击新冠病毒肺炎的前线,涌现出了像高艳、高敏、赵静、刘晶晶、张瑶、阳琦珂、赵敏、邓祁祁等一个个让湘环师生引以为傲的援鄂英雄的典型,奏响了为湘环学院增光添彩的一曲曲的抗疫凯歌!

  “抗疫英雄” 主动请缨上前线


 
  今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爆发,湖北告急,急需医护人员增援!我校医卫类专业的校友们不顾个人安危,纷纷踊跃报名,积极奔赴抗疫主战场——湖北。南华大学附二医院的护士赵敏就是其中一员,她2008年毕业于我校全日制大专大护15班,她说:“听闻医院需要紧急征集人员组建队伍,随时准备支援湖北,一腔热血涌上心头,我义无反顾的报名参加了。”

  跟赵敏一样主动请缨奔赴战场的还有衡阳市中心医院的护士阳琦珂,她在采访中表示,他们医院当时接到上级通知,需要组建一支危重症医疗队伍援鄂,听说当时那边的医疗环境挺艰苦的,而自己又是科室的年轻人,所以就跟科室领导报名参加了。出发的前一天是除夕,吃团圆饭的时候她才跟家里人说要去湖北支援的事,家里人都比较反对,因为当天下午阳琦珂的爸爸也去了隔离点参与防控疫情的工作,她妈妈有点不能接受家里一下子要出去两个人,但最终在劝说下,妈妈还是欣然接受了她和爸爸的决定。

  而2018年毕业于湘环的135级护理6班的高敏也是全家动员。高敏现为衡阳市中心医院的护士,老爸和姑父都是医务人员,当时高敏接到医院群消息,需要马上成立“支援湖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救治医疗队”,她想都没想,就在群里报了名,作为一名党员、一名护士、疫情当前,高敏觉得有必要冲锋在前。而此时高敏的姑父与老爸也接到通知要下乡前往基层参加疫情防控工作。身披白袍,转身就是战士,高敏一家人用行动传释着白衣天使“舍己为人”的高贵品质。

  为爱割舍  “逆行天使”奔赴战场

  图为准备奔赴援鄂抗疫战场

  如果没有这次新冠肺炎疫情,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的护士邓祁祁,本应该在春节给家里的两个儿子策划生日聚会;赵敏,本应该在家张罗一桌好菜,为难得一次家人齐聚她家过年庆祝。但是,温暖的计划被紧急吹响的“抗疫”号角吹散。

  邓祁祁2010年毕业于湘环全日制大专大护8班,她说:“我是一名90后中共党员,疫情就是命令,我更应该以身作则,再危险也得上。”

  衡阳市中心医院的护士刘晶晶2009年毕业于湘环的大护6班,她说,一开始听到湖北的消息,免不了有几分担忧!因为对当地的情形未知,只知道战场需要我们。我们当时真的做好了“作战”的准备,出发的当天,备用好了军用包,还特地用军用壶装满了水。黄冈是湖北的第二大疫区,因为防护物资需求大,一开始担心防护物资匮乏,连防护物都自己备了些,备用了药品,只是因为不想给黄冈再添一点麻烦了!

  为了方便穿防护服,大家需要把长发剪掉。南华附二医院神经外科的护士高艳2010年毕业于湘环大护12班,她留了三年的长发,这次也剪掉了。临行前,父亲鼓励她说,打仗时,很多战士牺牲都不怕。这次去湖北,你也不要怕,做好防护,沉着应对,全家是你的坚强后盾!

  高强度的救援战斗

  进入湖北后,医疗小组的成员们进行防护培训后,就投入到战斗中。在湖北黄冈大别山医疗区域中心,高艳和同事们投入到了紧急且忙碌的救援工作中。

  为了节约防护服等医疗资源,她们每次一穿上防护服装,就是8个小时以上。为了防止中途上厕所,每个人尽量做到少吃食物,少喝水,同时穿好尿不湿,以防万一。高艳经常就是吃三个馒头,工作一整天。防护服很厚,很重,不透气,她们一穿就是8个小时以上。每次脱下后,她们身上都是一条条的勒痕。护目镜、口罩也在脸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记。高艳说,一天工作下来,感觉脚手酸痛,筋疲力尽。 每次看到这些坚强的、一心想着患者的战友,大家全身又有劲了,又满血复活,投入到战斗中。

  高艳在她的援鄂日记中曾写道,今天是我在黄冈大别山医疗区域中心上班的第一天!早上7点,吃完中医科吴主任为我们调制的中药七日饮,匆匆吃了几口馒头,就坐车走了!因为我怕吃多了,上厕所不方便!8点,我穿上手术衣,隔离服,防护服,戴上护目镜,在同事再三检查下,笨重地进入了隔离区!下午5点,下班了,脱下战服,才发现,我胖胖的脸颊竟然也被口罩勒出了痕迹!将近9个小时的战斗,我竟然忘记喝水上厕所,腿这时候才感觉到酸痛!手指头也是痛的!累到不想说话!但我还是感觉到很安心!因为我在平凡的岗位做着不平凡的事情!回到酒店,看到酒店门口为我们精心准备的物品,很暖心!得知我们为了减少防护用品的损耗,基本都是不吃不喝8小时,为我们准备了尿不湿!很感动!加油!亲爱的自己!瞧瞧,背后有多少人爱护着我们,支持着我们,加油!所有奋战在一线的同胞们!我们一定能够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刘晶晶说,真正来到战场,我们不仅不能害怕病毒,我们还与患者一起共舞,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给她们除了护理治疗外还要进行生活护理!病房里也需要给气管切开的新冠患者吸痰,气管插管的行密闭式吸痰,呼吸困难的行高流量氧疗,也有打有创呼吸机,每天都要做雾化和发中药和口服药,病区消毒工作。我们既是护士,还是卫生员(病房没有卫生员),还是陪护(负责一日三餐或者喂饭),还是隔离病区管理者,身兼数职! 在那里,我们必须在严密防护下,去进行护理操作,然而任何一项护理操作,都会增加操作的难度,但是我们遇到不同的问题会采取不同的方法来解决,碰到困难,我们只能迎难而上,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只能不断的去适应环境,才能战胜困难!正是这场疫情,考验了我十个小时不喝水,不小便,不吃饭的坚强意志;也正是这场疫情,让我第一次离死亡那么的近,直面过新冠患者生命脆弱的全过程,感慨万千!正是因为这场疫情,让我看到了祖国作为坚强的后盾,看到民族的凝聚力,深刻的体会到,作为一名中国人的骄傲!

  2003年毕业于湘环的衡阳市中医医院的护士张瑶说,刚开始来的时候有很多担心,怕自己适应不了工作强度,要是物资不够怎么办,要是被感染了怎么办,有很多的问题,人也特别焦虑,着急,后来慢慢的适应了工作以后,就把这些焦虑,担心,着急转变成了自己的动力,虽然当时情况并不是太好,胜利离我们仍然还有一段距离,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心里的信念很强大,总觉得我们一定会等到阳光灿烂的那一天的。

  “进入隔离病房之前,我们对未知的病毒还是感到恐惧,担心防护物资是否充足,怎样做才能不被感染。”为了节约时间和物资,赵敏都是工作8-9个小时下班才会喝水和上厕所,被问及苦不苦,赵敏笑着说,“心无旁骛的工作能让一切不便和恐惧抛诸脑后。”

  日以继夜地工作,和患者近距离的接触,他们的孤单、寂寞、无助,让援鄂队员们看到了生命的脆弱,也深刻感受到了医护人员就是他们最后的希望。赵敏说:“他们会抓着我们的手说,‘谢谢你们能冒着生命危险来到这里’,一句一句的感谢,一个一个的鞠躬,让一切辛苦烟消云散。”

  众志成城抗“病毒”


 
  这次援鄂抗疫,张瑶、赵静、高艳、高敏等援鄂队员一共在黄冈工作了58天。

  张瑶回忆起这58天的点点滴滴,最让她感动的是黄冈的人民。记得当时医疗队赶到黄冈已是晚上将近十点了,雨下的很凶,酒店的工作人员淋着大雨站在路边迎接我们,主动帮我们提行李,准备晚餐,房间的条件很好,非常温馨,生活用品一应俱全,初来乍到,酒店怕我们不适应这里的饮食,变着法的给大家准备家乡的米粉,变着花样给我们做辣椒炒肉,剁椒蒸鱼,无论多晚下班,肚子饿了,只要一个电话,前台五分钟之内会把饭菜送到,有时候不想吃饭,酒店就会准备面条,小米粥,酒店大堂永远都有准备好的水果和牛奶,黄冈的人民用另外一种方法让大家在紧张的工作之余可以安安心心休息和放松。

  “难忘的是队员之间的相互扶持,虽然来自不同医院不同科室,大家的心紧紧团结在一起;难忘的是患者康复后的笑容,他们给我们写信、画画、点赞,凝聚着打赢这场“攻坚战”的信心”,邓祁祁说。


  在采访中,赵敏说,有很多老年患者,语言沟通问题成了最大的障碍,“很多老年患者听不懂我们说的,我们也听不懂他们说的。”于是,每当这时,周围病床上的患者就临时充当了“翻译”的角色,这种特殊的沟通方式,无形中更加拉近了医患关系。

  高艳说,此次援鄂,让她最难忘的就是我们所有的人都是非常的有正能量的,所有的人,包括黄冈当地的人民对我们都特别的好,还有感觉全国各地的人,全部都是心连心的,这是一次非常难忘的众志成城抗疫的经历。

  病房里的“温情”故事


 
  “我是一名为人妻,为人母的护士,所以我能深深地体会到那些感染新冠患者的心理,一方面他们担心自己的病情,担心家人,另一方面,他们还有家属的一些期待,家属在等着他们回家,正是因为如此的感同身受,所以我自己应该在抗疫的战场上力所能及的去帮助每一位患者,让他们早日康复后与家人团聚,这样才能真正履行我作为援鄂医疗团队一名护士的社会职责!”刘晶晶说。

  在一次值班巡视病房的时候,高敏偶然看到一个年轻患者低头痛哭,走过去询问,得知他的父亲在楼下危重症病房,现在神智不清,每天都是靠呼吸机维持,自己又不能照看,说到这里他哽咽了,高敏也不禁湿了眼眶,由于特殊的疾病,天花板的一墙之隔,却阻隔了他们深深的父子情。最后高敏辗转打听,经过协商,最终安排了他们父子俩相见。

  高敏说,她们的护理工作需与患者密切接触,比如为气管切开的病人吸痰、采集咽拭子标本、雾化吸入等高风险操作,得到了患者一一点赞。就在一位女患者即将要出院之际,还给她们送了一幅她自己亲手画的画,虽然她们身穿防护服,但患者还是记住了她们一部分人的名字,隔离病房隔离的是病毒,没有隔离爱。

  来自遥远家乡的“牵挂”

  南华附二护士赵静是我校高护4班2010年毕业生,她说,在刚接到援鄂通知的时候,爸妈虽然非常担心,但还是比较支持这次抗疫,在黄冈50多天,每两天都会跟爸妈视频聊天半小时左右,跟他们报平安,告诉他们不要太担心,我在这边很好。阳琦珂说,爸妈每天都会打电话,下班以后她看到了就会打回去,家里人一般两三天还会在家庭群里面发群视频。

  而张瑶由于自己有哮喘,在援鄂期间,家人一直很担心她的身体,特别是家中年迈的奶奶,听说她前往湖北支援,天天在家里以泪洗面,生怕被感染,孝顺懂事的张瑶就每天和奶奶通过电话、视频的方式报平安,和她说起工作中的点点滴滴,并告诉奶奶,在这里防护很到位,物资很充足,大家互相帮助,团结有爱,病毒不会那么容易入侵的,慢慢的,奶奶终于可以放下所有担心的,喜笑颜开了。

  疫情期间,邓祁祁与老公杨运尧,衡东大浦供电所台区经理,分别坚守各自岗位,并肩作战贡献力量,夫妻俩通过发信息、写日记相互鼓励。

  图为高艳一家三口
 
  2月4日,高艳在抗击疫情的最前线过了一个最特别的生日。当天的生日,高艳的爱人也打来了电话,他说:“只要你平平安安的回来,我承包三年的家务。”高艳说,她最挂念的还是家中5岁的儿子。因为每到晚上睡觉时,孩子总是小声地哭泣,到处找妈妈。高艳希望疫情早点结束。她想在疫情结束后,带着孩子和爱人第一时间去长江边走走,去黄冈看看,去武汉看看,她想看看这座城市疫情后最美的样子。

  高艳的老公也是医生,孩子一直在老家由外婆带着,过年也没回去给父母拜年!高艳的老公曾在日记中说,今天是情人节,也是老婆你支援黄冈的第21天,大年初一一大早接到单位的电话就急冲冲走了,中午你打个电话跟我说,你要去支援武汉,听到这个消息我当时没出声,过了一会我说,嗯,不要怕,你在重症干了这么多年,现在真正考验你的时候到了,注意安全,保持联系。从你支援武汉的那天起,每天我都会给你打几十通电话,问问你的工作和生活,听听你在黄冈发生的一些小故事,你说,虽然你不在我身边,但是有这么多人关心你,这21天,你每天都会跟我分享你在黄冈的点点滴滴,你说你瘦了,我开玩笑的说,正好减肥,你知道吗?儿子现在可乖啦,吃饭每次都是第一名,也会自己脱衣服睡觉了,我会照顾好儿子,三年的家务算什么,我要照顾你一辈子!

  胜利的“号角”——英雄的凯旋

  图为阳琦珂援鄂所在病区的首批病人出院

 来黄冈的第53天,高艳所在的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南一东五病区清零,正式宣布“关门大吉”!胜利的这一天终于要来了。高艳说,尤记得大年初一双脚踏上武汉土地的那一晚,往事历历在目!整个高铁站,除了我们137名医疗人员和接待我们的工作人员,再无一名旅客!空气中弥漫着消毒水的味道,对未知的恐惧与彷徨,记忆犹新!在近半个月的奋战后,好消息来临了,第一批患者康复出院了!好开心!渐渐的,康复的患者越来越多,空床位越来越多,许许多多的患者在出院的时候,会为我们鞠躬,会竖起大拇指,会为我们加油打气,会说我们辛苦了!感动的瞬间,太多了!这时候,又会偷偷地抹眼泪!今天,胜利的号角已经吹响,我们的工作也将接近尾声,这个城市,倾注了我们所有人的汗水与爱,她马上就要恢复往日的生机了!更多的是不舍,有生之年,能用自己的专业,自己的微薄力量,谱写一段平凡岗位的不平凡经历!我感到骄傲,感到自豪!我们不辱使命,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58个日日夜夜,58天细心守护,3月22日邓祁祁、赵静踏上了归家的路,这也是她们最难忘的一天,约10万黄冈市民十三公里送别,大家挥着国旗,举着横幅,其中有很多熟悉的面孔,见到这一幕的医护人员都热泪盈眶,“我们圆满完成了任务,我们胜利了!”

  张瑶说,伴随着最后一个病人出院,病区最后一扇大门的关闭,宣告了胜利的到来,特别是在离开黄冈通往武汉高铁的这一路上,热心的市民前来相送,“虽然我们仅仅只隔着一面玻璃的距离,但是挥手的那一刻,好像我们就是很久没有见面的朋友。”张瑶回忆道,“真的不后悔参与到这次战役之中,感觉黄冈就是我的第二故乡,我又多了好多亲人朋友,这种体验是我人生中最珍贵的回忆,我想我一辈子都不会忘记的,回去以后,我会更加认真对待自己的工作,继续效以自己的绵薄之力。”

  踏上衡阳的故土,赵静她们需集中隔离14天,才可以跟家人朋友见面。阳琦珂说,回来隔离的十四天,让她调整得很好,这段经历让她觉得能够生活在我们国家真的非常幸运和幸福,在危急时刻,国家会义无反顾的担当下来,我们的民族精神将所有人凝聚在一起,无数的小家汇聚成了一个大家庭。高艳表示,距离援鄂归湘已经过了些时日了,在酒店休整隔离期间她会调整好心态,以最好的精神状态回归岗位,站好每一岗!

  有关母校的成长回忆

  提到母校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阳琦珂至今仍然记忆犹新。她说,在母校的时候,记得有次需要好几个班的班干部共同完成一件事,十多个人意见完全相左,阳琦珂是想尽量做到让每个人都满意,结果却不近人意,每个人都想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最后事情也搞砸了。后来,阳琦珂的辅导员邹莎老师给予了她很大的帮助,邹老师鼓励阳琦珂要敢于实践自己的想法,就算做错了也要勇敢承担后果。阳琦珂说,邹老师等学校老师的陪伴和锻炼让她在学生时代懂得了独立、坚强和自信,这让她在今后的工作中受益匪浅,非常感谢学校和邹老师的栽培。

  回眸母校时光,掐指一算,张瑶已经毕业17年了,她说也不知道各位老师的身体如何,在这里,她说,不得不提起她的班主任,王迄之老师,有种妈妈的即视感,上课的时候对她们要求很严格,要背的内容绝对不可以错三个字,要不然就要重新背诵,做实验操作的时候人人过关,手把手的纠正,所以,私下大家都有些抱怨,那时候不懂事,总觉得王老师太多名堂了,后来又发生了好多事,同学生病,情绪有波动,生活上有困难,王老师都一一帮她们解决,她们都亲热的叫她王妈妈,她想说,王妈妈,我真的想您了,您的身体现在还好吗,过得还好吗?张瑶说,还有另一位就是不得不提到的王利群老师,当时是负责她们的医院心理学课程,利群老师的课非常生动,理论联系实际,她们都听的津津有味,四十分钟的时间一下子就过去了,私下里,王利群老师还是她们的大朋友,大家有任何不开心,需要排解的,都喜欢和利群老师聊天,聊完之后会有醍醐灌顶的感觉,是她们的知心叔叔,利群老师,这些年您辛苦了,她们大家都很想您。

  高艳回忆道,母校让她印象最最深的是她妇产科老师黄丽蓉,在校期间十分关心她的学习,生活中还会喊她去老师家里面吃饭,辅导她学习,在她的人生中起了一个很重要的作用,让她感觉很温暖。

  说到母校,高敏说,现在取得的一切成绩,这一切的一切都离不开母校的悉心栽培,在校五年,是您用那海纳百川的胸怀,母亲一样的慈爱,哺育了我们,教导了我们,让我们有了过硬的本领,饮水思源,您对我们的恩情,是我们一生也无法报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