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职业发展   成就出彩人生
地方分站:
当前位置:首页> 焦点栏目 > 人物.访谈 >

访谈:中职教育发展喜忧参半 如何转变招生困局?

2013-09-07 16:18:49
分享到:
日前,浙江省教育厅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处处长王志泉、湖南省教育厅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处处长郭荣学以及安徽省教育厅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处处长朱彤等三位嘉宾做客新华网,就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话题接受采访,以下为本次访谈精彩内容摘要。

    ——访浙江、湖南、安徽三省教育厅官员

 

    安徽省教育厅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处处长朱彤(左一)湖南省教育厅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处处长郭荣学(左二)浙江省教育厅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处处长王志泉 接受本网采访 刘琴 摄

    安徽省教育厅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处处长朱彤做客新华网 刘琴摄

    湖南省教育厅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处处长郭荣学做客新华网 刘琴摄

    浙江省教育厅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处处长王志泉做客新华网 刘琴摄

    新华教育消息 日前,浙江省教育厅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处处长王志泉、湖南省教育厅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处处长郭荣学以及安徽省教育厅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处处长朱彤等三位嘉宾做客新华网,就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话题接受采访,以下为本次访谈精彩内容摘要。

    主持人:2013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再次强调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大力办好中等职业教育,实施好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免费工作。近年来,国家陆续出台了许多优惠政策鼓励职业教育的发展,中职教育可谓面临新的发展机遇。而与此同时,中职教育面临的困惑也不容小视。本场访谈,我们邀请到了浙江省教育厅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处处长王志泉、湖南省教育厅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处处长郭荣学以及安徽省教育厅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处处长朱彤等三位嘉宾,来与我们共同畅谈中等职业教育发展。

    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主持人:十八大报告对职业教育突出强调了“现代”二字,一方面是强调职业教育要适应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五位一体”、“四化同步”的要求;另一方面是强调职业教育是一个体系。职业教育要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能否请三位嘉宾谈谈,您们认为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要做好哪些方面工作?咱们各地又是如何做好这些实践的?谢谢。

    王志泉:十八大提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我理解现代化本身就是一个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物质层面的,也包括社会制度层面的,还包括我们思想层面的。所以我想这个现代化的进程,是职业教育发展渐进的过程也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现代职业教育应该包括几个方面的内容。

    首先要有鲜明的教育宗旨,我们职业教育的教育宗旨就是以服务为宗旨,这就包括了为国家战略人才需求的服务,为经济社会发展、产业转型升级的服务,还有为人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服务。

    二是要有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这也是我们经常在说的纵向的贯通、横向的衔接,还有多元立交的体系。

    三是开放的办学体制,这个体制应该是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同时还包括了学校的自主办学、集团化办学,包括公民办学的共同发展,同时也包括了国际合作办学。

    四是高水平的办学条件,这是一个优质的、均衡的、特色的、品牌的办学条件。

    五是有合理的教育结构,这个结构包括不同层次的教育、不同类型的教育之间的结构和比例。

    六是严密的组织方式,包括管理制度、监督评价制度等等方面。

    所以我想整个现代职业教育我理解应该是从物质层面、制度层面、到思想行为层面几个层面的一个综合的职业教育体系。

    郭荣学:刚才王处长对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理解非常好,我很赞同他的观点。我补充一点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在中高职衔接上,这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的一个很重要的课题。

    现在我们中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结构、层次不是很清晰,我觉得中高级衔接应该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专业体系的衔接。就是说中高职的专业体系要能对接,读了中职之后还有更好的发展。

    二是课程体系的衔接。课程体系上的衔接是关键,现在中高职的课程体系没有很好的对接。

    三是学制的衔接,比如现在办的五年制高职,有的就在中等职业教育学校挂的高职的牌子;还有的高职学校从中职开始办起,我觉得这不是中高职的衔接,应该分段培养,中职的在中职培养,高职的在高职学段培养,使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

    中职学生多以就业为导向 资助政策取得成效

    主持人:那咱们有多少学生是读完中职以后直接就业?又有多少读完中职以后去就读高职的呢?

    郭荣学:肯定是就业的占多数,80%、90%以上都是就业的。

    主持人:那有没有学生说就业以后回来再读高职?

    郭荣学:这个很少。因为你要读高职要通过高考。

    王志泉:我们省里这块升学的比例,中职的毕业生大概将近20%是升到高一级的,包括高职、本科这些继续升学的。我们省里整体规划准备在2015年达到30%左右,但是按这个数字来看的话绝大多数还是就业。

    朱彤:我想补充几句中高职衔接的问题,大家现在逐渐认识到中高职衔接是构建职业教育体系核心的内容,只有中高职衔接好了才能使中职教育不是断头的教育,使中职学生有一个继续成长成才的通道。现在我们中职学生主要是以就业为导向,我觉得理想的状态是学生如果能就业的选择就业,愿意选择继续读书的有一个很通畅的通道。

    主持人:我们知道2012年中职教育免学费已经扩大到所有农村学生、城市涉农专业学生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目前,针对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已经建立起了“以免学费为主,国家助学金、校内奖学金为辅”的助学政策体系,针对这套政策体系,各地落实的状况如何?如何做好做到服务学生?

    朱彤:这个我来说一说,中职学生的资助政策从2007年开始实行,从去年开始把免学费的范围进一步扩大,我们中职学校的资助政策主要是三个方面:免学费、国家助学金还有校内资助,包括奖学金、勤工助学以及其他补助等。

    目前从安徽省的情况来看这项政策实行的效果还是非常好的,因为中职学生大多数来自社会底层家庭,他们的经济状况都不是很好,通过学生资助政策的实施,对教育公平也是一种保证,教育公平的保证对社会公平公正也是一种促进。

    目前来看这项政策的实施这几年也在不断改进,比如现在中央财政的资金以往要滞后一点,从去年开始都是提前拨付到位,上一年底就拨付到位。

    主持人:那这对学生而言是非常利好的。

    朱彤:对,免学费的资金是到学校的,如果这个资金能及时到学校对学校的正常运行是有好处的。现在我觉得对资助这块主要的重点是要保证资助对象的准确,和防止一些学校和个人冒领。

    还有一点就是要进一步加大资助政策的宣传。我们有一个现象就是中职学生就业率比较高,资助政策对招生也能起到很好的作用,不仅要宣传这项政策,还要宣传这项政策的效果,还要宣传我们的学生通过党和国家的资助政策取得的成效,成才的一些事迹和案例。

    中职教育喜忧参半 社会认可度成最大瓶颈

    主持人:我们作为媒体也有责任做好这方面的宣传工作,也希望有这些好政策能够帮助到更多的学生,能够像您说的促进教育公平、保证教育公平。那在国家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环境向好的背景下,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也遇到了一定的困惑,可谓喜忧参半,能否请您简要谈谈,目前我国中职教育面临着哪些利好,哪些瓶颈?

    郭荣学:这几年我们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比较快,特别是国家的资助政策实行以后能够吸引更多的贫困子弟,通过读了中职以后有一技之长,这是一个大好事。但实际上我们发展中等职业教育还是比较艰难,有这么几个问题是一些瓶颈。

    一个是推动中职发展的政策保障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特别是地方政府办中等职业教育的责任没有完全落到实处,这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因为中等职业教育还是属于高中阶段的教育,按照政府办学的责任主要还是在地方政府,现在可能有的地方对于职业教育的投入没有完全到位,这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

    二是刚才说的现代职业教育的体系问题,体系不完善。刚才朱主任也说到中职是一个断头教育,也可以说是它的进口出口都不畅通,所谓进口呢?就是没有把中职作为教育体系来看,升入中职没有技能考核。有的地方是为了保证中职等和普通高中的比例就需要划一条线,把成绩最差的放到中职。再一个就是往上出口不畅,现在对口升学的专业比例很低,升入高职的也是要通过高考,中职学校毕业的学生本来就不如普通高中考生的成绩好。所以说出口进口都不畅。

    三是现在的就业准入制度不到位,很多的技术职能岗位并没有一定的标准,农民工也可以,所以近年中职的就业率很高,但是就业质量不高,和农民工的待遇差不了多少,虽然一些技能性很强的相对好一点。如果普遍形成了职业准入制度的话那就不一样了。

    所以我觉得主要就这么三个方面比较突出的瓶颈。

    朱彤:我想接着郭处长所说的,职业教育的准入是非常重要的。你看有些专业比如卫生类专业、教育类专业都是因为严格地实行了职业准入,招生是非常火爆的,没有这个资格是不能从教、从医的,所以职业准入我们提了多少年,但是还没有完全意义上地实行起来。刚才郭处长也讲到了政府对职业教育的重视问题,我觉得地方政府这几年也不能说对职业教育不重视,但是在某些问题上认识还不完全到位,比如职业教育像中等职业教育,它的办学成本比普通高中教育要高得多。但是在考虑投入的时候没有完全考虑到这个因素。有的人说是它的几倍,我看到的数据至少是普通高中的1.7倍,有的说是7倍,这些说法都有。

    二是我们提出来职普比大体相当,但是我们现在投入的这块包括人力资源和财力支持能不能支持我们的大力发展职普比大体相当呢?还是有待进一步研究。

    王志泉:职业教育发展最大的瓶颈实际上还是社会、老百姓对职业教育的认可程度,认可程度不是很高,所以这个职业教育的吸引力不是很大。当然根本的原因是两位处长说到的有环境的问题,有政府投入的问题。实际上老百姓很实在,首先他看到了你的蓝领,我们的技术工人的工作环境、就业保障,整体上和其他的比如白领什么的差距还是比较大的,老百姓看得很现实。

    还有一块刚才两位处长也讲到了,因为政府保障、政府投入不到位,所以整个职业教育的资源和其他教育相比还是处于一种弱势的地位。跟普通高中和其他普通教育相比,中等职业教育的整体办学资源还是欠缺的,由于办学资源欠缺影响了整个职业教育的质量。

    转变中职招生困局 办好学校是关键

    主持人:那我接着王处的问题继续推进,其实有很多家长都是有这种偏见的,他觉得“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他们认为中职意味着“蓝领”,读普通高中上大学才能进入"白领"阶层。在中职教育"进"、"退"两难的情况下,如何转变招生难的困境呢?并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

    郭荣学:中等职业教育招生确实还是很难,有一次我们搞调研的时候有一个中等职业教育学校的校长说过一句话,高等学校招生可以说是躺着招生,而我们职业教育呢?是跑着招生。他说到特别是我们中等职业学校招生有几多难,他说我们趟过了千山万水,走过了千家万户,说过了千言万语,要做很多的工作。

    这是什么原因呢?我认为这是很多原因构成的,刚才两位处长也都说到了一些,首先是我们的教育观念问题,现在是独生子女多,我国自古以来就有“学而优则仕”的思想,认为读了大学之后应该当公务员、作官,不愿意做蓝领,特别是中等职业学校毕业就是一个最低层次的技术工人。

    另外就是中等职业学校的发展,80年代、90年代的时候,就是一批农村比较薄弱的普通高中改办的,哪个学校办不下去了当时就改成中职了,他在当地老百姓心目中的信誉度就很低,就认为那个学校是很差的办不起来才办中职,所以办学吸引力不强,但是有的办好了,确实办出成绩了,还是受老百姓认可的。

    第三个就是刚才讲到的就业准入制度,有很多的就业岗位没有资质就可以直接进入,所以很多老百姓很现实,他认为如果初中毕业个子长起来了,特别是贫困地区的孩子就直接出去打工了,不需要再读三年中职了。

    现在要解决这些问题,当然还是要从根本上来解决,老百姓很现实的,光做宣传说好还不行,必须把学校办好。刚才我说到的这三个瓶颈要解决好,把学校办好,而且现在职业教育体系能衔接起来,读完中职以后优秀的学生还有新的希望,而且这些岗位收入很好的话,慢慢地这种观念就会改变,招生的困境也会改变。

    从我们省里来看,近年以来中职招生的局面已经在改变,刚才朱处长说到的比较俏的专业,护理类、旅游类的、酒店管理类的都是比较好的,有的提前两年就预订了,有的入学就预订了,这个行业俏起来了招生的局面也就改变了。

    主持人:每年都有职业教育大赛,这一期间每年都会举办一些招评会,招评会现场会对学生薪酬设定底薪,比如一等奖学生薪酬在什么范围内之类的,那职业大赛的举办对职业教育学生的就业有没有什么推进?或者由于有这种职业大赛的推进能不能促进招生呢?

    朱彤:大赛对我们中职学生技能这块是一个反映,实际上是反映中职再教育教学里对学生技能的重视,所以大赛本身不是吸引学生就业的。

    郭荣学:有一定的宣传作用。

    王志泉:一个是导向,还有一个是宣传展示。

    郭荣学:参加大赛的学生只是一小部分。

    朱彤:中职招生的情况感觉在东中西部还是不一样的。

    主持人:对,感觉浙江是不愁招生的。

    王志泉:我补充一点,招生难的问题在浙江来讲可能不是很突出,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说是招生和就业两旺的情况。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呢?我们分析是我们省里主要是这几年推进了几项工作。

    一是主要发挥政府的统筹管理作用,高中段的招生实际上整个招生计划都是政府在管,政府要发挥他的统筹管理职能,我们省里从2001年开始提出每个县市区高中段招生必须是1:1,普职1:1的比例,而且作为刚性要求,我们省里把它作为创教育强县的刚性指标,达不到就一票否决,这样的措施就体现了政府的宏观的统筹主导作用。

    二是我们省这几年一直不断加强职业学校的基础能力建设,政府投入每年在增加,初步统计了一下,从2006年开始到现在,我们累积投入中职190亿,去年一年我们省里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就超过42亿。通过这样的投入,我们职业学校的办学能力、基础条件有了比较大的改观,学生的生均设备、师资配备水平都有大幅度的提高。

    三是推进教学体制的构建,包括中高职的衔接,让愿意升学的孩子可以参加考试继续升学,愿意就业的可以参加就业,这也是使家长更加信任。

    四是推进专业和布局结构的调整,统筹所有职业学校的专业布局,根据地方产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进行调整。同时加强专业内涵建设,通过内涵建设提升和打造职业教育的特色和品牌。

    五是加强了德育和教学改革,通过活动育人、管理育人、文化育人,让社会上所谓的“差生”到了职业学校以后变成一个让家长放心的学生,可以通过职业学校学的文化和技术培养他们的一技之长,同时也通过教育改革,面向每一位学生,让每一个人都能成长成才。

    正因为这样的一系列措施,我们省里连续几年的普职1:1已经成为了一个习惯。更可喜的一些现象就是一些好的职业学校能够实现"有体面"的招生,刚才郭处长讲到了几个千辛万苦、千山万水等,我们有很多职业学校能够实现两三天就招满了,甚至校长要把手机关了几天避一避,甚至有一部分能上重点高中普高线的学生送过来要求读职业学校,不上普通高中。关键是学校自身要有了品牌和质量。

    主持人:看来学校做得好也能吸引家长和孩子就读。

    郭荣学:一些就业好的学校还是能吸引学生就读。

    主持人:所以也希望职业教育能更均衡地发展。

    朱彤:我们都说老百姓的观念还不行,实际上我们觉得这几年老百姓的观念也在悄悄地进行转变,我们现在看到有些家长的小孩中考考到一般的普通高中,不是重点的示范高中,他后来想想还不如叫小孩去职业学校。关键是职业学校将来中高职衔接一直到本科的衔接的通道一定要畅,这样将来有机会有希望的还能读本科,这样我们的吸引力自然就会加强。

    提高教师素质要建立考核制度 鼓励招聘兼职教师

    主持人:一个是做成不能断头的教育,要畅通,另外职业教育就是以就业为导向的,很多家长觉得孩子读出来以后能就业了也就放心了。我们一直在谈中职教育让毕业生有一技之长,就像刚才王处讲到的要把学校办好教学质量中人是特别重要的因素,那在中职教育中怎么能够提高教师的素质?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还不一样,普通教育老师就是老师,主要是教授知识的,咱们职业教育老师还要教授技能,咱们中职在这块是怎么做的呢?

    郭荣学:中职教育的老师确实和普通学校的老师不一样,我们通常所说的“双师型”教师,这些教师怎么产生?我们省里面最近几年也做了一些尝试,规定了这些中职学校在教师编制标准里面要列一个比例,要允许它有多少教师有专业技术特长的,有多少兼职的。

    我们制定了一个中职教师的编制标准,规定了15%-30%的这么一个“双师型”教师的比例。

    主持人:这个各省是不一样是吧?

    朱彤:我们是60%。

    郭荣学:另外就是职业教师的培养,因为是中职的教师,我们就在高职院校建立了一批中职教师的培养基地,就是到高职院校培养中职教师,这些老师直接到那里培养,可以进行技能方面的培训。

    还有一种形式就是职业教育必须要举行成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成立职业教育集团,在校际合作的过程中可以把老师派到企业培训,把企业师傅的派到学校当老师,进行这样的锻炼。

    主持人:德国有这样的双轨制教育,学生一方面在职业学校里进行教育,同时在企业里进行临岗实习,咱们是这样的合作吗?

    郭荣学:我们校企合作有是多种形式,一个是学生到企业实习,二是企业师傅到学校兼接课,还有一个是我们的老师到企业进行职业技能的培训。

    主持人:那这个学生一般顶岗实习是什么时候?

    郭荣学:第三年。同时我们还要专门建立中等职业教师的考核制度,职能和其他普通学校的老师一样,我们这几年也专门确立了个中等职业教育培训考核制度,规定中等职业教育老师原则上五年轮训一次,不轮训不能上岗,这种五年轮训一次都采取标准化、程序化的管理,可以大批量地提高了中等职业教育老师的素质。

    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一些省里的教师队伍建设的重点项目,比如说通过职业教育重点项目建设培养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我们省里面这几年一共遴选培养了300多名将近400名省级专业带头人。通过这一系列的措施来推动中等职业教育教师队伍整体质量的提高。

    主持人:感谢郭处,其他两位呢?

    朱彤:教师队伍这块我刚才说了一个20%的比例,就是说我们职业学校的教师必须有一些能工巧匠,但是你现有的老师不行你就要从企业引进,但是我们受现在编制管理的一些政策规定,你的人员进来以后就是固定的,你不要也辞不了、退不走。我们现在有一个规定是一个学校的编制允许有20%是流动的编制,你可以不固定地请老师。

    主持人:这是专门针对职校的优惠政策?

    朱彤:对,20%的招聘财政还是给你这个钱但是你可以去社会上招。

    主持人:那就可以不一样的时间招不一样的老师。

    朱彤:对,专业是针对市场来调整,市场调整我们专业也要有调整,你不能老用一样的人。

    王志泉:我们这边师资队伍建设首先是大规模的全员培训,这个培训包括国家级培训、省级培训还有市县校本培训,在这些培训里面有不同的类型。比如培养一些"浙派"的名校长、名教师,这些主要是顶尖的带头人的培训。培训的另外一个特点就是很多培训是和企业结合在一起,不是原来意义上的普通教师的培训,坐在教室里老师上课下面听,我们的老师、学员要到企业去,培训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提高动手能力这方面的培训。

    另外,我们这几年推进"职业学校教师素质提升工程"里面也专门划出一定数量的编制,把兼职教师的名额下到每个学校,省财政直接补助,鼓励学校到校外聘能工巧匠和专业技术人员到我们职业学校兼课。

    提高就业质量要改变就业环境 培养高技术技能人才

    主持人:非常感谢,最后想问一个大家比较关注的,就是职业学校学生始终保持比较高的就业率,社会上宣传力度也比较大。那大家很关心高的就业率是否就意味着高质量的就业呢?

    朱彤:还很难说是全部是高质量的就业,一个是我们中职学生的就业率非常高这肯定是一个事实,但是有的也不完全是非常对口的就业。

    第二,我们有一些中职学生目前就业的岗位有一些保障方面还是不完全到位的。

    中国人特别看重的未来,我们为什么这么多年都愿意把钱存到银行?就是要保障未来,如果看不到未来的保障的话,这个学生在这个岗位上往往就干不长。

    郭荣学:我体会总体来说中等职业学校的毕业生就业率很高,但是质量并不是很高,就是说还是比较俏一点的专业可能就业质量好一些,而有的则可能并不是对口就业,有的工种、有的岗位可能和农民工的待遇差距也不是很大。所以总的情况还是就业率高,就业质量并不高。

    王志泉:高质量就业应该是我们努力的方向,一方面我们自身要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让他确实掌握了高级的技术技能;另一方面还有一个就业环境的改变,也就是前面一直谈到的蓝领技术工人的就业环境、就业保障、待遇这方面的改善,整个社会氛围的形成。这也是提高我们就业质量很重要的方面。

    主持人:非常感谢几位处长给我们带来今天下午的这个访谈,我们也看到了中职教育现在发展所面临的一些问题,我们也希望通过我们的这种宣传能够改善职业教育面临的这种问题和困惑,能够让更多的孩子接受更好的职业教育。最后想请三位处长给我们的职业教育有一个小小的寄语。

    朱彤:我相信我们的职业教育的明天会更好。

    主持人:谢谢。

    郭荣学:我们希望今年通过全国职业教育工作大会给职业教育带来新的局面。

    王志泉:我们今天想到的希望今后会很快地实现,职业教育的前途更加光明。

    主持人:谢谢关注本场访谈,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