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职业发展   成就出彩人生
地方分站:
当前位置:首页> 教产合作 > 产教融合 >

加强教产对话、深化校企合作 扎实推进中国特色职业教育的改革创新

2014-02-24 11:26:52
分享到:
目前,国务院正在研究制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即将确立到2020念得国家教育发展方针、战略目标和历史任务。规划纲要专章阐述了职业教育,第一句话就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包括四个方面任务:一是政府切实履行发展职业教育的职责,把职业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提高质量为重点,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创新。二是调动行业企业的积极性。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法规,促进校企合作制度化。三是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四是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在刚刚闭幕的两会上,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对加强职业教育提出了新要求,要求以就业为目标,着力培养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这些都充分表明,党和国家对职业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也对职业教育服务国家战略、社会需求和产业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为今后一个时期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

各位代表,各位专家,同志们:
 
  今天,来自政府、行业、企业、职业院校的代表、教育和经济领域的专家和产业界的朋友们汇聚一堂,共同举办"中国职业教育与石油化工行业发展对接高峰论坛",密切对话沟通,共商合作大计。我早就计划参加本届论坛,并准备了发言稿。因有其他重要公务,此次不能前往,委托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葛道凯博士代为宣读。本届论坛主题鲜明有思路,组织形式有创意,内容丰富有创新,这是教育部门与行业组织以"对话·合作·共赢"为主题,共同推进技能型人才培养的一个体制创新和良好开端,也是中国职业教育界和石油化工产业界共同关注、协同策划和合作举办的重大活动,是一件喜事、大事,也是一个新生事物。在此,向本届论坛的顺利举办表示热烈祝贺!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行业、企业、专家和各界朋友表示衷心感谢!
 
  借此机会,谈三点意见:
 
  一、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出发,中央提出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新战略、新要求
 
  党中央、国务院一直十分重视职业教育和技能型、应用型人才培养工作。近年来,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刘延东国务委员等中央领导同志对职业教育多次作出重要批示,强调指出职业教育是面向人人、面向全社会的教育,其最大目标是实现择业自由和全面发展,使人们更好地赢得尊严;职业教育是大有希望的教育,是提升全民族素质的重要途径,要保持国民经济长期稳定、可持续发展,离不开职业教育;明确要求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把职业教育作为整个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战略重点,作为调整优化教育结构、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的关键环节,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抓紧抓好,并反复强调要有具体措施,确立目标,分步实施,不断完善体制、机制和改革措施,使职业教育质量、规模、结构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发挥更大作用。可以说,当前中央把职业教育摆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地位,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迎来了重大历史机遇。
 
  目前,国务院正在研究制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即将确立到2020念得国家教育发展方针、战略目标和历史任务。规划纲要专章阐述了职业教育,第一句话就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包括四个方面任务:一是政府切实履行发展职业教育的职责,把职业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提高质量为重点,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创新。二是调动行业企业的积极性。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法规,促进校企合作制度化。三是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四是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在刚刚闭幕的两会上,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对加强职业教育提出了新要求,要求以就业为目标,着力培养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这些都充分表明,党和国家对职业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也对职业教育服务国家战略、社会需求和产业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为今后一个时期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
 
  二、问题入手,重在行动,科学规划新时期中国特色职业教育的改革创新
 
  当前,落实中央部署,贯彻《规划纲要》,开创职业教育事业发展的新局面,关键是要解决制约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从教育发展的规律来看,解决教育发展问题,根本靠改革,重点在行动。只有改革,职业教育发展才有活力;只有创新,职业学校办学才有生机,改革创新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整个教育工作特别是职业教育工作的核心主线。要推进改革创新,不仅要有新理念、新思路,更要出实招、见实效,特别是要有确保实现改革创新目标的工作机制、实践载体和可行措施。去年以来,教育部在研究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创新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会同有关部门在深入调研和广泛征求人大、政协、行业、企业、专家学者和社会各方人士意见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了《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2010-2012)》。实施行动计划,是职业教育落实规划纲要的重大举措、面向时代要求推进改革创新的具体载体,也是当前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这里,我就行动计划的制定情况向大家作简要介绍:
 
  第一,行动计划形成的背景和过程
 
  行动计划是在深入分析职业教育改革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基础上,结合人大、政协和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和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不断明确和完善的,编制出这样一个行动计划,其本身就是来源于实践的改革创新成果。
 
  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以来,教育部先后在延吉、太原、喀什、广州和南昌等地组织召开了5次中等职业学校校长专题座谈会,在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举办了2期中等职业学校校长改革创新战略专题研究班,并多次深入学校、企业、农村和民族地区调查研究,听取职教战线、行业企业和社会有关方面的意见。先后与2000名校长、500名企业负责人、200名行业组织代表、近百名经济和产业领域的专家开展面对面交流,研读了全国两会代表委员的200多份提案、建议和议案,认真分析并梳理出职业教育工作中存在的14个突出的问题
 
  针对这些突出的问题,去年12月,教育部提出了制定《行动计划》的思路和框架。今年1月中旬,草拟了初稿,在教育部2010年度工作会议上征求了各地教育部门的意见。1月下旬,第二稿形成后,在职业教育学校校长改革创新战略专题研究班上听取了一线校长的意见,组织行业、企业、高校、研究机构、职业院校和产业界的专家进行了讨论,征求了相关部委、教育部相关司局的意见;在刚刚闭幕的2010年度全国职成教工作会上,再次听取了与会教育、行业、企业、和有关部门的代表的建议。我们希望通过这样一个"反复、比较、交换"的科学决策过程,力争使这个行动计划更加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教育发展规律、技能型人才成长规律和新时期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
 
  第二,行动计划的主要特点
 
  我们体会这个行动计划有五方面的显着特点:一是立足全局,服务产业。强调"跳出教育看教育"的思路,强调面向产业发展谋划改革创新,突出服务产业目标,力图提高中等职业教育对国家产业发展的贡献率。二是问题入手,重在行动。针对学习实践活动中梳理出来的14个问题,提出了解决措施,每项措施都有明确的目标、路线图、时间表和实施载体,力图提高技能人才培养适应行业企业用人需求的针对性。三是近期突破,服务长远。既考虑近期急需取得突破的工作,如强化政府职责,建立职业教育课程衔接体系等,又对接规划纲要对未来十年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的总体要求,特别关注提高中等职业教育的社会吸引力;四是宏观布局,推进试点。在国家总体设计、部署和推动下,充分调动各地的积极性,鼓励探索和试验,力求把各地的好经验、好做法制度化。五是强化保障,重视评估。注重创造保障条件,注重过程督导和评估,建立"任务启动-过程评估-年终报告-不断完善-实现目标"的计划实施和任务落实机制,提高改革创新的时效性。
 
  第三,行动计划提出的目标和总体思路
 
  行动计划的总体目标是:到2012年,中国特色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基本形成,保障事业发展的政策、制度和重大机制基本健全,改革创新实现整体跨越,人才培养质量显着提高,市场针对性、经济贡献率和社会吸引力不断提升,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明显增强。在总体目标之下,有四个具体目标,分别是事业发展目标、服务产业目标、改革创新目标、基础能力目标、事业发展目标,包括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培训总体规模,支撑国家区域统筹协调发展能力,教师队伍数量、素质和结构,中等职业学校办学水平等指标;服务产业目标,包括职业教育服务国家产业振兴和区域经济发展规划服务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服务发展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人才培养能力等指标;改革创新目标,包括转变职业教育发展方式,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完善评价考核管理制度,支持学生继续学习和职业生涯持续发展,创新职业教育运行机制、落实政府责任、强化部门协调、加强行业指导等指标;基础能力目标,包括职业学校办学条件,示范和特色学校建设、经费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基本制度体系框架等指标。这些目标都是需要具体落实的工作任务,都给出了量化的指标。
 
  行动计划的总体思路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按照"保证规模、调整结构、加强管理、提高质量"的基本要求,巩固发展成果,推动改革创新,强化内涵建设,解决突出问题,着力提高质量。以教产合作、校企一体和工学结合为改革方向,以提升服务国家发展和改善民生的各项能力为根本要求,全面推动职业教育随着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动",跟着产业机构调整升级"走",围绕企业人才需要"转",适应社会和市场需求"变",着立推进职业教育与产业、学校与企业、专业设置与岗位、教材内容与职业标准深度对接,不断增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建设、城乡统筹和现代农业发展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第四,行动计划的重点任务与主要内容
 
  行动计划包库了10个分计划、28个关键项目。每个分计划,旨在有针对性地解决一项突出问题;每个关键项目,旨在有针对性地突破一个关键环节。强调每一个计划和项目有具体的目标、任务和取得实际效果。计划项目的具体安排包括:
 
  一是针对职业学校综合办学实力不足,亟需提升服务产业的发展能力的问题,实施职业教育支撑产业建设能力提升计划。包括3个项目载体:支持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支持国家职业教育优质特色学校建设,继续支持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目的是加快落实《规划纲要》提出的"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改善办学条件,形成一批优质资源,使更多的学生接受优质的职业教育。
 
  二是针对行业企业参与办学的体制机制不顺,学校办学生机和活力不足的问题,实施教产合作与校企一体合作办学推进计划。包括3个项目载体:建立教育与产业对话协作机制,着力推进职业教育校企一体办学,完善职业学校学生就业服务体系。目的是充分发挥行业企业作用,建立健全教育与行业合作、学校与企业一体推进改革创新的机制,密切学校与行业和企业的联系,促进教育与产业、学校与企业深度合作。
 
  三是针对职业教育区域发展不平衡、资源配置不够优化的问题,实施职业教育资源整合与东西合作推进计划。包括4个项目载体:积极推进东西部职业学校合作办学,加快西藏和新疆南疆三地州职业教育发展,扶持民族特色学校建设,深入推进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建设。目的是以调整结构、整合资源、合作办学、对口支援和特殊扶持为抓手,优化资源配置,实现科学布局,使西部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和东北老工业基地等地区共享东部优质资源,促进区域职业教育协调发展。
 
  四是针对农村、农业职业教育发展滞后问题,实施职业教育支撑现代农业及新农村建设能力提升计划。包括2个项目载体:加快推进农村、农业职业教育发展,加强新型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目的是大力发展农村和农业职业教育,培养新型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农业现代化,促进农民增收、改善民生,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服务。
 
  五是针对职业学校基本管理制度不健全、素质教育需要强化的问题,实施职业学校科学管理能力建设计划。包括2个项目载体:提升职业学校科学管理能力,加强职业学校德育工作和校园文化建设。目的是逐步建立健全支撑学校科学管理的规章制度、组织机构和执行机制,推动管理规范化,提高学校依法办学、自主创新和科学发展的能力。
 
  六是针对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室师队伍建设政策机制不健全,校长和行政领导者推动改革创新能力不强问题,实施校长能力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计划,包括4个项目载体:健全教师队伍基本基本管理制度和政策机制,实施职业学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二期),开展校长专题培训,开展职业教育行政领导者专题研讨。目的是进一步创新队伍建设机制,健全培养培训制度,提升校长管理能力、教师实践能力和教育行政部门干部的决策能力,为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和科学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七是针对职业教育专业与职业岗位不对接,课程和教材与职业标准不对接,人才培养质量不高问题,实施职业学校专业与课程体系改革创新计划。包括3个项目载体:开展职业学校专业规范化建设,开展面向区域产业的专业改革试点,推进职业学校教材创新。目的是结合产业发展实际,建立规范的专业设置管理机制和专业设置标准,探索课程改革,创新教材建设,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管理制度,实现学校人才培养与产业,特别是区域产业的紧密对接。
 
  八是针对职业教育信息化水平不高问题,实施职业教育信息化能力提升计划。包括2个项目载体:建设网络学习平台,建设全国职业教育数字化信息资源公共服务体系。目的是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提高教育、教学、管理、决策和科研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以信息化带动职业教育现代化。
 
  九是针对职业教育宏观管理制度不健全问题,实施职业教育宏观政策与制度建设计划。包括3个项目载体:落实《职业教育法》,制定和实施配套政策;建立健全政策制度执行机制;构建职业学校学生成长发展的立交桥。目的是基本形成以《教育法》和《劳动法》为依据,以《职业教育法》为基础,以经费投入、队伍建设和办学条件等制度为基础保障,各项规章制度、管理办法和执行机制配套齐全、结构合理、相互衔接的职业教育管理制度体系框架,全面提升宏观管理和科学决策水平。
 
  十是针对成人继续教育发展机制欠缺,整体工作水平不高的问题,实施成人继续教育体系建设推进计划。包括2个项目载体:组织实施社区教育推进工程,加强成人继续教育服务能力建设。目的是开展多样化的成人继续教育,大幅度提高成人继续教育的服务能力,推动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建设。
 
  第五,行动计划的落实
 
  行动计划的落实,需要职教战线同志们积极行动,需要部门、行业、企业乃至全社会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为确保行动计划各项任务和各个项目落到实处,我们将会同有关部门和各地着力建立如下四方面的行动计划执行保障机制:
 
  一是明确任务分工,确保责任到位、任务落实。教育部会同有关部门负责总体设计、整体布局、宏观指导和过程评估,在政策、措施和经费等方面对计划的实施予以支持。十大计划中,除少数计划主要由教育部组织实施,大部分计划主要由省级教育部门组织实施。
 
  二是建立计划项目联系点,推进各地各行业开展计划试点。在整体推进、普遍实施的同时,坚持分类指导,针对关键项目和重点任务,在有条件的省份先行开展试点、取得经验,为其他地区做出示范。为此,根据各地申报的情况,对各地的工作任务作了安排。
 
  三是设立行动计划配套的科研课题,为计划、项目实施提供科学决策、信息服务和理论支撑。近期,我们组织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等部门,针对十个分计划、28个项目,专门设计了近40个相应的科研课题,这些课题与行动计划各项具体任务一一对应,围绕任务开展科研,提供咨询和信息支持。
 
  四是制定和实施行动计划专项督导方案,对于行动计划的实施进度和质量进行全方位监测评估。教育部将根据行动计划实施的进展情况,分地区、分计划、分项目,开展行动计划专项督导,三年内对各地实施情况检查一遍;在此过程中,建立计划实施情况公示、通报和交流机制,及时总结经验,开展成果展示,适时进行表彰。
 
  三、加强对话沟通,创新合作载体,共同构建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新机制
 
  第一,凝聚共识,共同行动
 
  教育部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的制定得到了各级政府、有关部门、社会各界,特别是行业组织和企业的大力支持,可以说,这个行动计划的出台是大家团结协作、共同智慧和广泛共识的结晶。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是因为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国家发展、社会进步、产业建设和企业经营所需要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开发人力资源是教育、学校和行业、企业合作共赢的利益共同点,也是教育与产业、学校与企业紧密结合、有效合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这个行动计划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精神。下一步,这个行动计划的实施同样要靠大家加强合作、共同推进、
 
  第二,办好论坛,密切对接
 
  本届论坛就是教育与行业加强合作、共同推进行动计划实施和职业教育发展的实际行动。这是教育部门与行业组织加强沟通,增进了解,经常对话,共同推进技能型人才培养的一个体制创新和良好开端。在论坛筹备期间,教育部会同中国石油和化工行业协会与有关政府部门、企业代表、职业院校、研究机构和经济产业界专家联合组成论坛组织结构,共同设计策划活动,还动员各地教育部门、有关行业协会和职业院校与会。在论坛举办期间,代表们还将参观职业学校办学,考察企业经营,组织专家座谈,共同深入探讨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今后,教育部将有计划、有步骤、分行业地会同各有关行业协会举办类似的系列论坛活动,进一步推动职业教育与各相关行业紧密对接,协调教育部门与各行业组织广泛对话,支持院校与企业合作,为教育发展和产业建设提供工作平台。
 
  第三,立足长远,健全机制
 
  今后一个时期,教育部将会同有关部门、行业和企业进一步加强工作机制建设。一是以职业教育工作部门联席会议制度为理顺体制关系的载体,建立各级政府职责明确、各部门密切配合、社会各方共同参与的职业教育新体制;二是以经常性对话协商机制为载体,建立教育部门与行业企业教产合作新机制;三是以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咨询委员会和教学改革创新指导委员会为载体,建立保障职业教育科学决策新机制;四是以加强重大课题科研为载体,建立企业家、教育工作者、各领域专家共同参与和推进改革创新的新体制;五是以学校与企业一体化建设为载体,建立和完善校企合作新体制。
 
  希望通过上述五个新载体和新机制建设,为产教结合、校企合作的深入开展营造良好的体制机制环境。
 
  各位代表,通过共同制订行动计划和协同举办这次论坛,我们更加有理由相信,今后一个时期,职业教育界和石化产业界携起手来,凝聚共识,加强对话沟通,一定能够广泛汇聚全社会优质资源,充分发挥政府、行业、企业、学校等多方面的优势,建成推进教产结合、校企一体的新模式,共同开创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新机制;也一定能够在技能型人才培养领域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良好局面,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支撑石化产业建设和企业经营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为提升我国技能型人才队伍整体素质、国家产业发展水平和企业经营能力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最后,预祝本届论坛圆满成功!祝愿中国职业教育与石化产业的结合、学校与企业的合作更有成效!
 
  谢谢大家!
  教育部副部长 鲁昕
 
  (2010年3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