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职业发展   成就出彩人生
地方分站:
当前位置:首页> 焦点栏目 > 示范·创新 >

打通普高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壁垒

2014-12-01 19:52:28 光明日报 责任编辑:艾格
分享到:
云和中学与云和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毗邻,中间仅隔着一堵围墙。由于教育目标定位不同,这堵围墙隔开的是两种不同的教育方式。响应课程改革的要求,云和中学与云和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开展合作,实现了跨校走班,将木玩、轴承等具有云和本土特色的选修课程放在云和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上课,给学生更专业的教学。于是,从本学期开始,两校的围墙开了一扇门,学生可以自由地穿梭学习,这也成为云和县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相邻25年来的首次“融通教育”。

  又到了云和中学高二学生刘小忠选修的收纳盒制作课,不同于以往的是,他不用再绕一个大圈子到本校后面的云和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去上实践课,而只需要穿过两校之间的一扇门即可到达课堂,用时不过三分钟。
  云和中学与云和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毗邻,中间仅隔着一堵围墙。由于教育目标定位不同,这堵围墙隔开的是两种不同的教育方式。响应课程改革的要求,云和中学与云和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开展合作,实现了跨校走班,将木玩、轴承等具有云和本土特色的选修课程放在云和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上课,给学生更专业的教学。于是,从本学期开始,两校的围墙开了一扇门,学生可以自由地穿梭学习,这也成为云和县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相邻25年来的首次“融通教育”。
  缘起“适性发展和而不同”催生合作意向
  为何要开展跨校走班?这还得从云和中学的育人理念说起。一直以来,云和中学担负着教学普及与提高两大任务,多元、异质的生源特点,要求在发展中必须兼顾到每一类学生群体的发展。因此,学校提出了“适性发展,和而不同”的核心办学理念,希望形成“适性教育,差异发展”的办学特色。
  适性发展,即适合特点、适应特质的发展。“学生的需求和个性是不同的,教师的教育教学要能适合、适应学生的特点、特质的需求,各因其材,小以成小,大以成大,要因人制宜,让学生各有所得,各成其才。”云和中学校长刘定华解释,其内涵包括适人之性、适校之性和适群之性三个方面。和而不同,即相同的目标前提下,在重视学生个性差异的基础上,追求多样性发展表象下的内在的统一,实现生生之间、师生之间、家校之间的和谐协调、互补互动、共利双赢。子曰:和而不同,同则不继。就是在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性和发展趣向的多样性的理念下,构建丰富多彩的课程群。通过多层级课程来助推学生实现“成人成我”的发展目标。
  育人理念之外的另一个现实是,作为一所以大学升学为目标的重点高中,云和中学缺乏课改要求的选修类技能课程的教师;另一方面,与职业高中一墙之隔的地缘优势又是诸多学校不具备的地缘优势。何不利用地缘优势实现互通发展呢?于是,普职融通成了顺理成章的事。
  融通搭建平台为学生提供多元化选择
  自从达成共识,两校合作很快被提上日程。今年上半年,云和中学与云和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教务处联系,商议了想要开设、符合开设条件的选修课程。最终从10多门预选课程中确定了9门开设课程,课程大多为职业技能和实用技术,如木制玩具设计、广告设计、汽车文化、汽车维护与保养等。
  事实上,课程的选择正是考虑了云中学生多元、异质的生源特点,这就要求在发展中必须兼顾到每一类学生群体的发展。“我们学校的学生学习基础层次比较分明,如果我们一直要求有些基础薄弱的学生多考几分的话,那么很多学生可能会厌学。”刘定华坦率地说,“通过这种多样化课程体系的构建的话,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挖掘他们的潜能,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学生的多层次性,成为多元化课程改革的有利切入点,也让学生的兴趣发展和职业规划有了更实际的平台,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适性发展,这正是“普职融通”合作办学的核心理念。在刘定华看来,这并不是一道简简单单的门,这是云和中学办学理念的思想大门,一方面能让云中学子走进职高选择一些优势的职业类的课程,去感知丰富的体验,另一方面职高的教师也可以走进云中课堂,给学生传业授道。
  如今,虽然普职融通开展时间还不长,但效果已经显现。尽管已经是高三的学生,但洪林芬还是选修了木制玩具制作课作为选修课程,她并不觉得这和提升学习成绩有任何冲突。“相反,我觉得这个课很有意思啊,还能去职业高中那边的基地去动手操作,相当于换换脑子,还能提高学习效率呢。”洪林芬笑着说。高二(6)班的陈正航选修的是中西餐课程。在他看来,这个课程非常实用,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技能。他得意地说:“我现在已经能在家给爸妈做简单的西餐了呢。”
  这正是普职融通的意义所在。刘定华表示,他们就是希望通过一系列的课程建设,为其终身学习和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帮助学生成为未来社会合格的公民和个性化人才,实现“成人成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