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职业发展   成就出彩人生
地方分站:
当前位置:首页> 焦点栏目 > 战线播报 >

重庆:提高技能人才待遇 推进现代职业教育发展

2015-05-22 17:18:08 中国宁波网 责任编辑:艾格
分享到:
市教委主任周旭在介绍了重庆教育改革发展概况后,就媒体重点关注的现代职教发展等内容做了全面深入的介绍。该市教委政策法规处、高教处、基础教育处、职成教处、新闻中心等处室负责人参加了专访。

  市教委主任周旭在介绍了重庆教育改革发展概况后,就媒体重点关注的现代职教发展等内容做了全面深入的介绍。该市教委政策法规处、高教处、基础教育处、职成教处、新闻中心等处室负责人参加了专访。
  近5年来,重庆市职业教育发展迅猛,职业教育院校已向社会输送毕业生110万人,城乡劳动力接受职业培训比例超过63.5%,助推全市每年新增城镇就业70万人左右。
  数字的背后又有着什么样的故事?周旭表示,重庆市现代职教发展喜人,与以下八个方面的工作密不可分。
  建立统筹管理机制。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职业教育的统筹管理,2012年,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市委书记张德江亲自推动建立了职业教育联席会议制度。2014年,全国职教会议召开以后,市委书记孙政才就贯彻落实会议精神作出专门批示,强调进一步支持和用好这一制度。目前,联席会议由教育部门牵头,共14个市级部门组成,定期研究和协调解决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中的重大问题。
  完善配套政策法规。根据《职业教育法》,制定了一系列发展职业教育的配套法规和政策。2007年,市人大制定颁布《重庆市职业教育条例》。2012年,市委、市政府印发《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渝委发﹝2012﹞11号),市政府印发《重庆市职业技术教育改革发展规划(2012-2020年)》,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市教委、市财政局、市人社局、市编办等部门先后研究制定15个配套文件,推出涉及加强职业技能培训、生均经费拨款标准、中职学校编制标准及管理办法、技能人才待遇保障、建设人才培养立交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师资队伍建设、加强规范管理等方面的政策。2015年3月,市政府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实施意见》(渝府发﹝2015﹞17号),落实全国职教会议各项部署;市委、市政府还研究通过了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改革试点方案。
  推进产教融合。借鉴澳大利亚行业引领职教经验,将城市发展、工业园区、产学研训、城乡统筹和职业教育结合起来,建立了汽车、电子、建筑、化工等8个职业教育行业协调委员会,组建了教学改革创新工作指导委员会,下设14个专业指导委员会。定期举办职业教育专业对接产业的研讨活动。近5年,举办了12次市级层面、300多次院校层面的产教对话活动。瞄准市场需求调整专业结构,形成与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匹配紧密、结构合理、覆盖广泛的专业体系。目前,中职已建成97个重点专业、40个示范专业和15个特色专业,高职建设了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60个,市级示范专业22个,初步建立了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基本实现了重点专业对重点产业的覆盖。
  深化校企合作。积极探索“城校互动、资源共享”、“园校互动、校企融合”、“产教互动、集团发展”、“城乡互动、联合办学”的“四个互动”,以及学校和工厂融合、教室和车间融合、校长和厂长融合、教师和师傅融合、学生和学徒融合、理论与实践融合、作品与产品融合、招生与招工融合、育人与增效融合的“九个融合”办学模式,在全国产生积极影响,其中,“园校互动”办学模式被列为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重点项目。建设职教园区16个,中职学校牵头的区域性职教集团2个、行业性职教集团9个,技工学校牵头的区域性技工联盟和行业技工教育联盟3个。中职学校与企业开设订单式培养的“长安班”“旭硕班”“纬创班”等冠名班200余个,近3年培养学生15.4万人。绝大多数职业院校与我市支柱产业的重点企业建立了深度的校企合作关系。
  促进多元化办学。2008年6月,市政府制定下发《关于促进民办教育发展的意见》(渝府发〔2008〕65号),将民办教育列为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的优先领域,推出涉及投融资、教育公平、用地等10个方面的扶持政策,明确规定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同等享受政府财政扶持政策,并在征地上同等对待、收费上同等标准、招生指标上给予保障、毕业生就业方面同等待遇。民办中职生均公用经费补助标准为500元,民办高职为1400—2000元。目前,全市民办中职学校56所,占比26%。民办高职院校16所,占比42%,政府引导、公民办共同发展职业教育的多元办学体制已基本形成。
  提高技能人才待遇。大力构建政府导向、企业主体、社会补充的技能人才激励制度。对国家级技能大师、市级技能专家、企业首席技师工作室,市级分别补助15万元、10万元和5万元;对技师、中级技师、高级技师每月分别补助津贴180元、280元、480元。对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二、三等奖选手分别奖励3000元、2000元、1000元;对获得中华技能大奖、全国技术能手的分别奖励5万元和2万元;对参加中国·重庆职业技能大赛获得一、二、三等奖的选手分别给予10000元、5000元、3000元的奖励。落实各类各层次技能人才与相应专技人员享受同等待遇有关政策。
  开展职业教育评估。开展了三峡库区职业教育与技能培训绩效评估、国家级农村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示范县创建评估、中等职业学校设置及办学资质复查评估等专项评估,对14所高职院校开展人才培养工作评估,10所中职学校参与教育部中等职业教学工作合格评估首批试点,开展中职数学学科和汽车专业职业能力监测,促进了职业教育办学质量提升。
  主动服务“三农”发展。全市中高职学校开设涉农专业42个,涉农专业在校生规模超过2.5万人。农村学生和农民接受中职教育的需要,实行注册入学,凡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青少年和社会人员均可免试入学。采取送教下乡、模块化教学等方式,服务农业劳动者提高生产技术的需要。支持县级职教中心等中职学校围绕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发挥学历教育、技术推广、扶贫开发、移民培训、劳动力转移等功能。加强库区移民、渝东北和渝东南地区农民、高山移民中短期技能培训,促进城乡劳动者充分就业。近5年平均每年开展库区移民培训、农村新增劳动力培训、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等各类培训近300万人次,城乡劳动力接受职业培训的比例超过63.5%。近10年,累计助推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800多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