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职业发展   成就出彩人生
地方分站:
当前位置:首页> 焦点栏目 > 大国名匠 >

【大国名匠】系列之马新平:钻机井架“整形”专家

2016-01-15 13:26:35 责任编辑:刘莉
分享到:
马新平,宝鸡石油机械公司钢结构厂结一工区铆工二班班长。2015年全国劳动模范。

  马新平,宝鸡石油机械公司钢结构厂结一工区铆工二班班长。2015年全国劳动模范。
  主要事迹:
  在宝鸡石油机械有限责任公司,唯一以员工姓名命名的班组是钢结构厂结一工区的马新平班。
  马新平是一名普通铆工,但他却是中石油装备系统唯一的“石油金属结构制作技能专家”,是宝石机械各级领导眼里不可多得的宝贵人才,也是国内外竞争对手高薪拉拢的对象,更是徒弟们打心眼里佩服的“能人”。
  马新平的过人之处,在于他身怀绝活、绝技,是宝石机械无可替代的钻机井架“整形”专家。
  仅2000年以来,马新平修复的难度较大的钻机井架就达200余台,型号从1500米钻机到12000米钻机不等。他还30多次深入国内外油田现场,及时解决了钻机井架、底座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疑难问题,得到了用户的高度评价,为宝石机械赢得了荣誉。
  马新平1978年进厂,一直在铆工生产一线岗位,从事石油钻机井架、底座的生产制作。
  井架是石油钻机的主要结构件,是承载受力的主体。五、六十米高的井架,垂直度偏差必须在20毫米以内,超过这个范围哪怕只有1毫米,都可能导致严重的事故。然而,在实际生产和运输过程中,由于焊接变形或运输途中的磕拉碰伤,往往会使井架垂直度偏差超过规定标准。这种情形下,井架变形的矫正,就成为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矫正成功与否,关系着井架是留用还是报废的命运。
  由于每一个结构件变形的部位、偏差值不同,调变时熘火的部位和火候千差万别,致使井架矫正的技术,非常难以琢磨,只能靠经验、凭眼力。几十年来,就算是马新平的高徒,也常有束手无策的时候,只有马新平,无论遇到什么情况,都能手到病除。他就是这么“神”。全长五、六十米的井架即使变形达40毫米,他也能调整到5毫米范围内。别人六七个小时都调不好的活,他用半个小时就能解决。
  只有高中学历的马新平,文化底子薄,刚进厂时,和其他同事一样,每天干的都是钻机井架、底座的生产制作。当他看到每年都有钻机在生产或转运途中发生变形,无法矫正,给公司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时,十分痛心,下定决心要解决这一难题。于是,便开始了漫长的学习和钻研。他先后攻读了《铆工基础》、《机械制造基础》等几十本专业理论书籍,做了大量的学习笔记。经过十多年的潜心钻研,他终于摸透了钢铁的脾性,练就了一手井架接触面间隙控制、钢结构件热调变的独门绝活,看似坚硬生冷的井架到了他手里都得乖乖的“听话”。
  2009年,公司发往委内瑞拉的4台7000米钻机,由于运输不慎,井架体多处变形,无法正常使用。委内瑞拉公司提出退货。马新平“临危受命”,赶到委内瑞拉,经过现场实际勘察、分析后,他迅速找到钻机井架变形原因,制定出解决措施和修复方案,并说服用户同意在现场整改,经过两天两夜的连续奋战,他利用自己的绝活—氧气熘火的土办法,依照热胀冷缩的原理,对变形的钻机井架进行了修正,使4台钻机全部达到了出厂设计要求,受到委内瑞拉公司和他们从英国聘请来的机械专家的夸赞,为公司节约了数百万元的返修费用。
  马新平的独门绝活,使他在钢结构的生产制作过程中“手中无难事”。2010年8月,天津大港油田的一台4000米钻机井架在起升时发生变形,油田用户已将井架装上了车,要送回宝鸡返修。刚在青岛完成一项重要任务准备回厂的马新平,接到公司电话立即飞赴大港油田,一举攻破难关,就地解决了油田急需,受到油田领导和井队职工的交口称赞。
  近年来,马新平结合生产实际,先后提出了上百条关于产品设计、工艺改进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并一一付诸实践,有效提升了产品质量。2006年,国内首台被国家发改委及集团公司列为重点项目的9000米钻机在公司研制。马新平仔细研究图纸、工艺,结合平时积累的丰富经验,制定了在端面增加防变形板的方案,有效解决了K式井架端面错台、缝隙超差的技术难题,这一技术改进一直沿用至今。同年,时任中华全国总工会副主席的孙春兰在公司视察时,称马新平为“钢结构调变专家”。马新平也于当年被聘为中石油集团公司技能专家。
  作为班长的马新平,在新型井架、底座的组装过程中,总是毫不保留地将自己的经验、绝招、绝技传授给青年员工。在他的精心指导和培养下,班组员工在操作技能和识图能力等方面,个个都能独当一面。
  进厂30多年来,马新平先后荣获省市“十大杰出工人”、省市“优秀共产党员”、“陕西省技术明星”、“中国机械工业突出贡献技师”、“全国技术能手”、“中央企业劳动模范”、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30多项荣誉。
搜集整理 鲁彬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