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职业发展   成就出彩人生
地方分站:
当前位置:首页> 国际交流 > 国际资讯 >

德国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

2016-08-19 14:13:37 中德职业教育合作办学 责任编辑:刘莉
分享到:
德国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就是以德国社会的职业分工为前提,以德国颁布的培训职业为依据,把德国社会的职业分类转化为以学科为基础的教育分类,以便实施职业技术教育,培养能够适应德国经济和社会不断发展变化的职业技术人才的一种教育分类活动。

  德国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就是以德国社会的职业分工为前提,以德国颁布的培训职业为依据,把德国社会的职业分类转化为以学科为基础的教育分类,以便实施职业技术教育,培养能够适应德国经济和社会不断发展变化的职业技术人才的一种教育分类活动。

  专业设置是职业教育全局性的基础工作,是一项带根本性的建设工程。它直接关系着职业教育办学机构的发展方向,职业技术人才的培养规格。教学人员的配备,教学设备的配置和实习教学场所的建立等一系列的重要问题。本文试从专业设置的原则,类型、巩固和调整诸方面对德国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予以探讨,供我国职业教育工作者参考。
  专业设置的原则
  以培训职业为依据的原则:所谓以培训职业为依据的原则指的是德国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必须以国家认可的培训职业为根据,确保培养德国社会各部门所需要的合格职业技术人才。这一原则的提出是由德国社会职业的数量繁多与德国职业教育专业的数量有限之间的矛盾所决定的。据德国有关方面的统计,德国全国共有职业近20,000种,而德国各种职业教育办学机构能够开设的专业却极为有限。职业教育认为社会各部门应以培养合格的职业技术人才为己任,数量有限的职业教育专业如何为职业数量繁多的社会各行各业输送合格的职业技术人才,则成为职业教育界必须妥善解决的问题。
  德国职业教育的有关专家从分析社会职业的内在联系入手,按行业门类对社会职业进行评价;继而,对评价过程中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然后在评价、数据处理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建立相应的技术领域,并为每一技术领域规定了确切的定义;最后,把所分析研究的社会职业进行分类归并到相对应的技术领域,从而确立了相对应的培训职业。依据联邦《职业教育法》第25条第1款的规定。培训职业确立之后,还必须德国联邦经济部长或其他主管业务部长和联邦教育与科学部长的认可。同时规定对每门国家认可的培训职业,必须颁布相应的职业培训规章。这一职业培训规章必须对认可培训职业的名称、培训年限、培训职业要求、职业教学目的、课程设置和考试要求等作出统一的规定,依据国家认可的培训职业而设置的职业教育专业,必须按照国家颁布的该培训职业的统一职业培训规章来对受培青年实施职业技术培训,从而为培养德国社会各行各业所需要的合格的职业技术人才提出了必要保证。
  针对性与适应性相统一的原则:所谓专业设置的针对性,指的是职业教育办学机构必须根据经济的发展和生产部门的需要有针对地设置专业,专业的口径和范围必须紧密结合职业工种的实际要求,使受培青年就业后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胜任对口专业的工作。专业设置的针对性是德国社会各用人单位的实际要求。德国社会各用人单位,尤其是私人企业希望职教毕业生一被招聘、担任熟练工人后能在最短的时间内上岗,并胜任所承担的对口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的每一位劳动者,无论是新工人还是老工人,都能为企业创造最大的剩余价值,从而使企业能够以尽可能少的投入去获取最好的经济效益,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设置针对性的专业可满足这一实际需要。
  德国的许多企业之所以乐于举办职业教育,其重要原因之一在于企业可以针对本企业的实际需要,开设针对性的专业,培养适合本企业实际需要的职业技术人才。但是,专业设置针对性的缺点在于职教毕业生的职业应变能力较差,而专业设置的适应性可以弥补专业设置针对性的不足。所谓专业设置的适应性,指的是职业教育办学机构设置的专业必须适应德国经济结构和技术发展变化的要求,专业的口径和范围必须使职教毕业生在就业专业不对口时能适应改换工种的要求。专业设置的适应性是德国经济结构和生产技术不断发展的客观需要。战后德国的技术呈现蓬勃发展的局面,就业人员的资本装备速度不断提高,工业公司每年用于生产过程自动化方面的开支约达40亿马克,占全部设备投资的8%,占全部工业投资的4%。70年代以后,德国各处工业部门每年企业平均发生1.5次至3次技术变化,而拥有500至500名以上职工的企业,每年发生的技术变化更加频繁。
  战后德国经济结构的不断变化和技术水平的极大提高,对劳动者的业务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职教毕业生具有较宽的知识面,较全面的专业技能和较强的职业应变能力。设置适应性的专业可满足这一客观需要。但是,专业设置适应性的缺点在于培养出来的人才就业针对性差,对某特定职业的知识和技能不足,就业后往往需要经过较长的实践才能胜任本职工作,而专业设置的针对性可以弥补专业设置适应性的不足。因此,德国为了培养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所需要的合格职业技术人才,在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时坚持针对性与适应性相统一的原则。
  相对稳定的原则:所谓相对稳定的原则,指的是设置专业时既要保证所设专业能在较长的时间内持续办下去,不随意变动;又要根据实际的需要,及时更换老专业,增设新专业。这一原则的提出是由德国注重职业教育机构的办学效益所决定的。职业教育的办学效益主要取决于投入和产出两大因素。设置稳定的专业可以保证职业教育办学机构原有专业教育的稳定,有利于原有教学设备的充分使用,可避免专业变换所造成的人力、物理的巨大浪费,从而可以减少办学的投入;而根据实际需要及时更新专业,则可培养专业对路的职业技术人才,从而有助于吸引更多的适龄青年入学,提高人才培养的数量。
  为了保证专业设置的相对稳定,提高职业教育的办学效益,培养社会实际需要的职业技术人才,德国采取了多项措施:
  (1)统一培训职业名称,编制培训职业手册。据德国教育与科学部的统计,1972年德国培训职业手册共有国家认可和作为国家认可的培训职业589种。德国职业教育的办学机构正是根据国家认可和作为国家认可的培训职业来设置专业。培训职业名称的统一和培训职业手册的编制,就使德国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建立在由科学依据的基础之上,从而可避免专业设置中盲目上马、匆促下马这种大起大落的现象。
  (2)严格培训职业的认可与撤销。德国《职业教育法》第25条第1款明确规定,培训职业的认可与撤销必须经由联邦经济部长或其他业务部长会同联邦教育与科学部长审批。培训职业认可与撤销的燕歌行,为德国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的相对稳定提供了保证。
  (3)颁布认可培训职业表。德国联邦教育与科学部长每年都要根据上一年培训职业的认可与撤销情况颁布一个认可培训职业表。该表的颁布,为德国职业教育办学机构及时更新专业提供了依据。
  专业设置的类型
  德国职业教育办学机构设置的专业大致可分为单一专业和综合专业两大类。
  单一专业又可细分为重点型、方向型和一贯型三种,其中重点型的特点是在单一专业中设有若干个专业重点,受培青年在规定的培训期限内,必须根据培训场所的特点在若干个专业重点中选择一个专业重点以接受培训;方向型的特点是在单一专业中设有数目不等的专业方向,在培训的某段时间内,受培青年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接受某专业方向的侧重培训;一贯型的特点是单一专业无进一步的分岔或侧重,该专业的所有受培青年在规定的培训期限内接受统一的职业培训。
  综合专业可以细分为一贯型和层级型两种,其中一贯型综合专业是由数个传统的单一专业根据其内在的联系,提取各自的内核合并而成,其特点是专业无进一步的分岔或侧重,但专业面较宽,培训内容更为丰富,受培青年的职业应变能力可以得到增强;
  层级型综合专业的特点是分阶段设置专业,兹以德国金工技术职业的专业设置为例予以说明,在为期3年的职业培训期间,第一学年设置金工技术专业,向受培青年传授该专业共同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第二学年技工技术专业分为工业技工、工模具技工、切削机工、结构技工、设备技工和汽车技工六个专业,受培青年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学习成绩,身心发展状况和劳务市场需求在六个专业中选择一个,接受所学专业的一般专业技术教学;第三学年工业技工专业分为生产技术、工厂技术、机械系统技术、仪表与精密器械技术四个工种;工模具技工专业分为冲压与成型技术、制模技术和器械技术三个工种;切削技工专业分为车削技术、自动车削技术、铣削技术和磨削技术四个工种;结构技工专业分为金属结构与船舶结构技术;设施技术和薄板制造技术三个工种;设备技工专业分为容器技术和供给技术二个工种,各专业的受培青年可以根据个人的情况及社会需求在本专业内进一步选择,接受所选工种的专业技术教学。
  德国职业教育这种分阶段设置专业的方法,实现了专业设置的针对性与适应性的有机统一。它使职业教育毕业生不但具有单一职业的专业知识和生产技能,就业后可以迅速胜任对口专业的工作;而且他们知识面宽,职业技能全面,具有较强的职业应变能力,这既表现在独立解决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上,还表现在职业转换方面。他们只需经过短期培训就可胜任他业,不必重新经过数年的职业教育,并且择业面很宽。他们所掌握的宽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还可以成为他们今后进修提高的基础。由于受培青年在学习期间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学习成绩、身心发展状况和劳务市场的需求变化来选择专业,因此它不但有利于受培青年的个性发展,而且可以顺应受培青年的学习兴趣,从教育对象的学习态度方面为职业教育的高质量提供保证;同时它增加了劳务市场对职业教育的调节作用,有利于毕业生谋取职业。
 
  专业设置的巩固
 
  德国职业教育的办学机构采取多种方法来巩固所设置的专业:一是通过改善所设专业的办学条件,如加强现有专业教师的进修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专业教学能力;多方筹措和合理使用办学经费,逐年添置专业教学仪器和设备;强化专业教学工作管理,努力提高专业教学的管理水平等;二是通过办好主干专业。德国各处职业技术学校,无论是职业学校、职业专科学校、还是专科血尿、职业完全张旭额,都办有自己的主干专业,仅以技术完全中学为例,就有电工技术重点完全中学、建筑技术完全中学、机械制造完全中学和技术科学完全中学等多种类型。主干专业的确立,有利于集中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使专业办学条件得到不断完善,使专业办学水平得到不断提高;三是通过采取灵活多样的办学形式,长短结合的学制、德国的职业技术学校,无论是职业专科学校,还是职业补习学校,其学制和办学形式均具有多样性的特点。办学形式和学制越是灵活多样,越能满足不同适龄青年的学习培训之需,越能吸引更多的适龄青年入学,从而可以大大拓宽生源。而所设专业是否对适龄青年有吸引力,入学人数的多寡,直接影响着该专业的生存和进一步发展。
  专业设置的调整
  德国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的调整主要通过两条途径:一条是通过调整培训职业。战后德国一直在不断地调整培训职业,据德国有关方面的统计,1971年至1908年的10年间,在《职业教育法》颁布之前为国家认可的559种培训职业中,有250中培训职业经过调整而被取消。同期,新认可的培训职业有124种;另一条是通过调整专业口径。战后德国职业教育专业口径调整的总趋势是职业教育的专业口径大大拓宽,例如德国联邦职业教育研究所、企业主协会和工会的职业教育专家曾对工业金属加工专业进行过分析研究和调整,把原有的42个金属加工专业分类归并为6个培训专业,并依据新职业的特点编制了相应的职业培训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