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职业发展   成就出彩人生
地方分站:
当前位置:首页> 人物 > 技能之星 >

心怀感恩职教人

访清华大学基础工业训练中心张雷刚

2016-04-27 15:14:21 《求贤》 责任编辑:刘莉
分享到:
“知恩、感恩、报恩”是张雷刚的人生信条。这是他坎坷经历浓缩后的真实感受,也是他对职业教育执著探索的写照。

  从山东农村到天津中德
  “知恩、感恩、报恩”是张雷刚的人生信条。这是他坎坷经历浓缩后的真实感受,也是他对职业教育执著探索的写照。
  采访中,张雷刚的口音告诉了记者他的出生地——山东。在那个当时贫瘠的农村,父母靠着养蚕,种玉米和小麦养家糊口,初中毕业的他也回家边找工作边务农。他清晰地记得第一份工作——建筑工地上挖地槽的小工。
  他用铁锹一锹一锹地挖出一条比较深的沟来打地基。日头暴晒脊背上脱了皮,终于病倒了。打了3天工赚了24元钱,看病花了近100元。
  “我都感觉没事,可我娘心疼地哭了好久。”张雷刚回忆说,最后父母送他去一个技术培训学校学习无线电3个月。后来终于有个机会,就是先去天津一所学校学习,毕业后才能进厂工作(那时侯这个厂效益很好,许多老乡都想进去工作)。但是,前提是要考试。
  在1996年8月30日,他接到了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当时名为天津中德现代工业技术培训中心)的录取通知书。第一次出远门,第一次坐火车,第一次一个人带着钱背着行囊出发了,就这样张雷刚来到了天津南开区育梁路3号,开始了他为期5年的学习生活。
  “从一个当时比较穷困的乡村小伙到一个直辖市学校的学生,角色的转变使我就像一条小鱼从鱼缸进入了大海,吸取着中德的营养。”张雷刚坦率地回忆道。在中德学院5年的时光快乐而短暂,在这里,张雷刚不仅学到了较高的具有世界水平的德国职业教育专业技术,还学到了中德老师们严谨的工作作风。
  刚开始,张雷刚很不适应学校的学习生活,基础太差听不太懂老师讲的,比较累。他不太甘心与人差距太远,于是跟随学兄学姐办理了一张天津图书馆的阅览证去看书。
  “感谢我的启蒙老师吕景泉教授对我成长及职业规划的关心与指导,感谢李燕、姚吉二位班主任对我班级工作的指导……”每逢说起感谢的人,张雷刚的话匣子总是难以合上。
  张雷刚坦言中德学院给了他一种职业教育的文化,中德学院的老师给了他一种教与学的文化。在中德职业技术学院,张雷刚体会最深的就是一半理论一半实践的培训方式。
  “当时,我们大多数理论知识是在实验室或车间里完成的,老师、学生均穿工作服,企业怎样我们怎样,干什么工程项目都有流程,老师考核很严格,同学之间相互出题短时间内排除故障,老师把全班学生赶出教室随机抽取题目考核我们。有时老师发的元件是故意弄坏的,以此来训练我们;让我们跑到电子市场问器件价格、让我们跑到高压线下数瓷瓶、给我们讲自己的工作案例……”张雷刚说中德职业技术学院给他创造了很好的职业教育环境,让他理论联系实际,让他距离行业很近。我们的职业教育需要文化,德国职业教育应该是一种文化。
  从中德学院到清华大学
  “能来清华工作,首先要感谢中德学院有这么好的职业教育软硬件优势,感谢我的老师张则钢副教授,正因为他着急去上课,才有了我与清华老师的接触。”张雷刚说从认识清华的老师,到带着他参观完中德学院电气车间实验室,约2个小时时间,清华带队的李鸿儒教授表达了让他去清华工作的意向。
  “说实话,当时我已经给导师合作的一家公司出过两次差了,对方已明确告知等我毕业后去深圳工作,而且我和这家公司的经理已经见过面。但是架不住家里父母及亲朋的‘轮番轰炸’和清华李老师对我的厚爱,我最终决定来清华工作。”张雷刚笑道。
  当时他在清华的工作由两部分组成:学生的实践教学辅导和校办企业——科教仪器厂相关产品的技术支持。
  2001年,他毕业来清华,正好赶上暑假。他在清华大学基础工业训练中心(清华大学校内最大的实践教学基地)电子实践基地当了一名实习辅导教师。1个实践教室是由2个自然班组成的,每次约60人同时上课,都是大一、大二的本科生到此进行为期1个学分和2个学分的实习实践,班里基本上都是全国各省市的状元。
  在清华大学,他在中德学院学到的职业技能使他如鱼得水,于是他充满了激情与活力,给学生们不厌其烦地做着重复的演示,在教室内来回巡视、耐心指导。“我很自豪曾带过2000年我们山东省理科第一名——李晔。”虽然毕业于职业院校,但是现在张雷刚能和全国各地的精英坐在一个教室里,给他们传授他在中德学院学到的技能,他怎么能不自豪呢?
  2003年起,他担任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电子工艺实习研究会秘书长,成员有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邮电大学、中国地质大学等24所高校,不定期组织一些交流和学习活动。
  2006年底,张雷刚组织北京市11所院校20多人,去深圳的富士康和珠海伟创力两个世界500强企业参观交流。老师们对他组织珠三角之行评价很高。“我想这与我在中德学院担任班干部和在学生会的锻炼是分不开的。”张雷刚笑言。
  鉴于张雷刚的特长,校办工厂让他担任电子工艺项目组负责人,这样他一方面关注电子工艺技术的发展走向,一方面把一些先进的技术融入到教学,为逐步成长为一个“双师型”教学辅导人员储备力量。
  随着国家对校办企业的改制,高校“校企剥离”政策出台,中心的全部力量集中到教学方面。2011年7月1日,张雷刚也转岗到现在的中心下属培训部工作。该中心是教育部设在清华大学的“全国职业教育师资培训重点建设基地”,近几年每年接待教育部组织的“职业院校校长培训”近千所,全国各地众多职业院校与我们有长期教师培训合作。现在他主要负责培训项目的策划、推广和实施,张雷刚表示,他很喜欢这个工作,因为这样能把清华的优质资源和职业院校相关项目联系起来。
  张雷刚
  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人,1979年生,曾就读于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3年技校,2年成人大专),获得“天津市首届技工学校技能成果展示一等奖”;2001年6月至2011年7月工作于清华大学基础工业训练中心电子工艺实习基地:首届企业优秀员工,两年被评为优秀工作者,2006年3月参与策划申请“教育部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基地”;2011年7月至今,工作于清华大学基础工业训练中心综合项目培训部,担任培训项目推广办公室主任。
  对话
  职业教育需全社会重视
  记者:您的职业理想是什么?对于职业教育的前景,您觉得怎样?
  张雷刚:我的职业理想是凭借清华大学这一巨大影响力平台,为推动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做一些工作。职业教育的前景无比美好,职业教育需要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德国是世界上职业教育发达的国家之一,德国把职业教育说成是经济腾飞的秘密武器,我们应该像德国一样,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力度。我是接受过德国职业教育培训的学生,对于他们严谨的工作态度、精湛的可靠工艺我感触很深,德国制造意味着——质量。这值得我们学习。
  记者:从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毕业后,您什么时候来过中德学院?对学校和老师的印象如何?
  张雷刚:从2001年7月毕业至今,中德学院的老校区和新校区我回去多次,一有机会我还向来清华大学培训的老师推荐去中德学院看看,一定会收获很大。中德学院老校区承载着我上学时的青春美好回忆:教室里黑板上老师?的电路图,实训车间里台虎钳、电动机、网孔板制造的“动听音乐”,操场上同学们挥汗如雨的篮球比赛,宿舍里上下铺兄弟的工作服互相穿错,还有忘记穿工作服、没戴帽子不允许进车间等等,都留下了我们的青春回忆。我的弟弟、表弟、表妹都是中德学院校友,家里人笑谈,每次家庭聚会时基本上都是你们中德学院校友聚会的时刻。中德学院改变了我们的命运。中德学院取得的每一个成绩我都为之骄傲,身为中德学院学子,我感到自豪。
  记者:您觉得哪些品格是创业创新中必不可少的?
  张雷刚:我个人认为,健康的身体是前提。再应具备一些特质——喜欢、勤思、勤奋、学习、激情、热情、坚持等等,最主要的还是要看这个人成长的环境和性格。
  记者:对于现在校的职业大学的学生,您有什么话跟他们说吗?
  张雷刚:第一,锻炼好身体,爱护好自己,也要爱戴老师,他们会给你们带来力量;第二,学好自己的专业,多渠道去进行实践。大学时代是美好的,时光太短,不应虚度年华。特别是职业技术,一定要找机会多实践。可以利用节假日去看一些有关专业的展览、参加一些行业会议,可以去一些企事业单位一线实践,不要在乎一时的?济利益,眼光长远一些。
报道支持/天津市教委 撰文/冷珊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