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职业发展   成就出彩人生
地方分站: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 > 媒体职教 > 中国青年报 >

金牌榜首与我国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相吻合

——专访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中国代表团团长张立新

2017-11-06 10:20:59 中国青年报 责任编辑:刘莉
分享到:
中国位居金牌榜和奖牌榜榜首,且参加工业机械装调项目的19岁江苏常州技师学院学生宋彪从1260余名参赛选手中脱颖而出,以最高分斩获大赛唯一的“阿尔伯特大奖”。

  10月21日,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中国代表团凯旋。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李隽辉/摄

  人社部职业能力建设司司长、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中国代表团团长张立新。孙兴伟/摄
 
  2011年,英国伦敦,中国第一次参加世界技能大赛,参加了6个项目,取得了1枚银牌和5个优胜奖。
 
  2013年,德国莱比锡,中国第二次参加世界技能大赛,参加了22个项目,取得了1枚银牌3枚铜牌和13个优胜奖。
 
  2015年,巴西圣保罗,中国第三次参加世界技能大赛,参加了29个项目,取得了5枚金牌6枚银牌4枚铜牌和11个优胜奖。
 
  今年,阿联酋阿布扎比,中国第四次参加世界技能大赛,51个项目参加了47个,共取得了15枚金牌7枚银牌8枚铜牌和12个优胜奖。
 
  中国位居金牌榜和奖牌榜榜首,且参加工业机械装调项目的19岁江苏常州技师学院学生宋彪从1260余名参赛选手中脱颖而出,以最高分斩获大赛唯一的“阿尔伯特大奖”。
 
  同时,在此次世界技能组织大会上,中国上海顺利获得了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举办权。
 
  第四次参赛,即获得如此优异成绩,令人惊讶。只获得1枚金牌的英国,其媒体惊呼:“不可思议。”一直雄冠欧洲榜首的瑞士,再次以11枚金牌遥遥领先各国居欧洲榜首,但被中国甩到第二位,瑞士《每日新闻报》由此评说:中国令西方工业相形见绌。
 
  凯旋后的中国代表团成员已经回到各自的岗位,冠军们以及获奖选手受到“英雄”般欢迎,接受媒体“明星”般追捧。
 
  “国家层面的表彰还没举行,奖金至少不会比上届少。”人社部职业能力建设司司长、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中国代表团团长张立新在接受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专访时透露,国家层面的总结大会正在抓紧筹备。
 
  金牌榜首与我国经济地位和实力相吻合
 
  “有惊喜,但并不意外。”张立新非常淡定地表示,从参赛项目总数来看,中国排名第三位,巴西第二位,俄罗斯因要举办下一届世界技能大赛,所以参加了全部项目。“以我国参赛规模和取得的成绩来看,均实现了历史性重大突破,这与我国是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的地位和实力相吻合”。
 
  谈到15块金牌,张立新如数家珍,其中有3块金牌是过去得过金牌的项目,如焊接、数控铣、汽车喷漆,“这次算是卫冕”。
 
  有5个项目曾经得过奖牌,如机电一体化、信息网络布线、时装技术、塑料模具工程、车身修理,“这些之前得过奖牌的项目都具备夺金的实力,这次拿到金牌在情理之中”。
 
  “有7块金牌给我们带来了惊喜。”张立新说,其中砌筑、瓷砖贴面、工业控制等3个项目曾经得过优胜奖。工业机械装调、花艺、烘焙、原型制作等4个项目是我国第一次参加比赛,“在比赛前,我们并没有把这些项目列入夺金计划,这次一跃夺金是意外惊喜”。
 
  当然,也有之前拿过金牌(奖牌),也是这次我们列入夺金计划的几个项目,由于种种原因最终没有拿到。“真可谓东方不亮西方亮,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张立新笑笑说,特别是时装技术和花艺等项目主观分占主导,不像一些用专门工具测量数据来衡量的项目,因此特别考验选手的随机应变能力和艺术修养。
 
  “在闭幕式颁奖大会上,主持人一遍遍念着‘China’,年轻小伙子挥舞着手中的国旗,异常激动。”张立新回忆起颁奖现场记忆犹新,特别是在制造与工程技术类项目上,中国连续拿到7块金牌,那一刻,一连串的“China”声响彻整个闭幕式现场。
 
  当组委会宣布参加工业机械装调项目的我国选手宋彪以最高分获得“阿尔伯特大奖”的时候,中国代表团激动万分。
 
  阿尔伯特大奖是颁奖中的压轴奖项,引人瞩目。“这个奖项的获得,让我们惊喜,这与我们总数第一的地位相吻合,如果没有得到,就会略有遗憾。”张立新说。
 
  大赛是一个国家实力和形象的体现
 
  冠军凯旋,欢喜之余,也招致了一定的质疑,比如:冠军的含金量,举国体制举办赛事,冠军多来自技工学校,等等。
 
  对此,张立新认为,国家重视和举国体制不是一回事。
 
  “别的国家也同样重视比赛的针对性训练”,张立新告诉记者,在针对性训练上,从时长上看,中国并不是最长的。2017年春节过后才举行完全国选拔赛,并开始有针对性的训练。而韩国基本上是4年一个周期,从现在就开始备战2021年大赛,俄罗斯代表队为了此次比赛,也是提前组团到阿布扎比进行集训。
 
  德国、美国作为世界技能强国,此次榜单上金牌数为零,原因何在?对此,张立新的解释是,世界技能大赛是由各成员机构组织参赛,有的国家由政府部门组织,有的由半官方半民间机构组织,还有的纯粹由民间机构组织。
 
  “各国技能组织能否把本国的职业技能训练组织好,能否把本国最好的选手选拔出来,每个国家的情况不一样,因此,不好对德国和美国获得的成绩作出评价。”张立新说。
 
  “但是,世界技能大赛被誉为‘技能奥林匹克’,在参赛的过程中,我们深切体会到,凡是参赛的国家和地区,对荣誉感都看得很重。”张立新说,比如瑞士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从啦啦队到后勤保障,以及开幕式和闭幕式的队伍都特别强大,一定意义上说,这是一个国家实力和形象的体现。
 
  “中国作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不能在世界技能大赛上无声无息。”张立新说,至于取得的成绩,一方面与国家的重视有关,同时,与近年来技工教育和职业培训的飞速发展有关。
 
  张立新举例说,今年6月,在组织2017年中国国际技能大赛期间,我们曾组织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技能组织代表到苏州技师学院考察,他们看了之后,认为中国技工院校的软硬件达到了一流水平。
 
  可以说,目前我国的很多技工院校拥有了较好的设备设施,掌握了先进的人才培养标准,并与企业的生产实践紧密对接,能够把企业最先进的生产技术转化到教学当中去,因此,在很多项目上达到了世界顶尖的技能水平。
 
  我国离“技能强国”还有一定距离
 
  “从比赛的结果看,我国无疑已经踏入世界技能竞技第一阵营。”张立新说,“但不能简单说,我国就是技能强国了。”
 
  目前,我国技能人才的总量不高,在就业人口中,技能人才只占21%,这其中高技能人才占6%,从质量上看,顶尖的工业制造项目人才稀缺,尤其是生产一线严重缺乏高技能工人。
 
  “目前,我国每年生产上千万辆汽车,但生产线上是否每个螺丝都拧得很到位了?汽车喷漆技术都能达到世赛冠军杨金龙、蒋应成这样的水平吗?仅一两个杨金龙、蒋应成解决不了问题。”张立新说。
 
  今年的世界技能大赛,尽管我国在砌筑、瓷砖贴面两个项目拿到了金牌,但开设这两个专业的技工院校比较少,目前从事这个行业的80%是农民工。
 
  在巴西圣保罗举行的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最终是一位青年农民工代表我国参与砌筑项目。“我们可以在砌筑项目拿到冠军,但整个行业的水平其实并不高。”张立新说。
 
  不可否认,我国“学而优则仕”的观念根深蒂固。以前,技术工人有一定地位和水平,八级工相当于副厂长的待遇;改革开放后,由于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层次问题,大量的劳动力处于产业的中低端,职业技能的水平就在产品的生产和过程中显得没有那么重要。20世纪80年代后,原有的学徒体系也受到影响,工人的社会和经济地位降低,还有体制及身份的障碍,工人的职业发展不畅,职业荣誉感不强。
 
  “这些原因使得家长几乎没有人心甘情愿地把孩子送到技工院校。”张立新分析说,所以,技工院校的学生大多考不上大学,且来自农村和城市贫困家庭的居多。
 
  但这种情况正在慢慢改变,世界技能大赛的冠军们因为参加比赛改变了人生,获得了非凡的成就,获得了各种奖励,也让社会对于技能人才的看法为之一变。“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的张志坤和张志斌是两个亲兄弟,先后在两届世界技能大赛上拿到了冠军,你说,还有什么比这个让他们的父母更感觉骄傲的?”张立新说。
 
  争金夺银不是最终目的
 
  这次带队去阿联酋阿布扎比参加比赛,张立新感触特别强烈,他说,这个国家,无论是老百姓,还是中小学生对于技能特别感兴趣,特别关注和投入,眼睛里都是真心喜欢。看移动机器人项目,很多孩子一待就是半天,站在那里一动不动。还有时装技术、美容、美发、烹饪等项目的赛场前也是人山人海,被围个水泄不通。
 
  “这个石油国家已经意识到改变的重要性,他们虽然只得了3个优胜奖,但主办世界技能大赛的初衷,就是在国家层面考虑如何通过技能推动整个国家的经济转型。”张立新说。
 
  而一对比,我们国内的各种技能大赛,也有很多孩子被学校“抓”来参观,但都是在那里看手机,不是发自内心的感兴趣,也无法投入情感。我们的孩子没有把拥有技能当成自己的人生追求,没把工匠精神当成人生追求的理想,学不学技能好像无所谓。
 
  “所以,我国从加入世界技能组织,到参加世界技能大赛,到最后争金夺银,再到举办世界技能大赛。一步步向前迈进,一步一个脚印。”在张立新眼中,这些都是阶段性目标,最终的目的是通过此项工作实现技能人才大发展、推动职业技能事业大发展,达到改变观念、形成良好氛围的目的。
 
  “参与世界技能大赛也要学习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把世界技能大赛的标准转化为教学培训成果,更好地培养技能人才,与企业生产实现‘零距离’对接。”张立新说,世界技能大赛的标准是从企业生产实践中得来的,是众多高水平技术专家总结完善形成的一个技术标准,“这些标准可以指导教学和生产”。
 
  据统计,中国参与此次世界技能大赛所获得的42枚奖牌,29枚来自技工院校,13枚来自企业和职业院校,这次取得的15枚金牌当中有11枚来自技工院校。
 
  “这一方面反映了技工教育的成绩,同时可以看出,技工院校并没有独家垄断世界技能大赛奖牌。”张立新说,世界技能大赛从集训基地的确立到专家的人选到整个选手的选拔,都是面向全国公开选拔。
 
  “我一直坚持淡化选手的来源和身份,以后更加需要强调的是集训基地在训练中发挥的作用。”张立新说,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有90多个国家集训基地,这些都经过专家充分论证,严格根据相关标准确定的。今后,集训基地还要动态调整,有些基地投入设施和参与程度不够,我们还会增减。
 
  “世界技能大赛虽然由人社部门主导,但不属于人社部门管理的学校也可以参与,应该用实力说话,谁拿冠军谁代表国家。”张立新说。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梁国胜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7年11月06日 10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