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职业发展   成就出彩人生
地方分站: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 > 媒体职教 > 中国教育报 >

生涯导师:助推中职学校职业教育发展

2018-01-11 11:30:54 中国教育报 帅培清 舒平 责任编辑:刘莉
分享到: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推进分层教学、走班制、学分制、导师制等教学管理制度改革”。重庆市女子职业高级中学以学生实际需求为导向,链接校内外资源,开展教师职业生涯教育能力培训,依托互联网+交流平台,实施生涯导师制,取得了较好效果。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推进分层教学、走班制、学分制、导师制等教学管理制度改革”。重庆市女子职业高级中学以学生实际需求为导向,链接校内外资源,开展教师职业生涯教育能力培训,依托互联网+交流平台,实施生涯导师制,取得了较好效果。

 
  A 生涯导师的队伍建设
 
  (一)组建开放型生涯导师队伍
 
  学校与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联合成立“职业生涯教育研究中心”,开展职业生涯教育的研究工作,并负责组建和培训生涯导师。生涯导师主要来源于两个渠道:一是校内选聘优秀管理干部,包括校级领导、中层干部、专业部部长、骨干教师、班主任;二是在校企合作企业、教育研究机构及其他社会单位的职场优秀人士中物色。
 
  遴选生涯导师,一方面导师需具备自己的知识框架,如包括社会学、心理学、组织行为学等,具备有效沟通能力和一定的领导力,能够用有效的方式与学生交流;另一方面要有较为丰富的生活经验和阅历,随时能吸收来自不同行业的信息与思想,能够开展针对性的指导。同时,生涯导师还要有终身学习理念,热爱阅读,对现代技术和社会发展趋势保持敏锐性,能够用新的思维理念引领学生;要设计自己积极的生活方式,能够用积极的生活状态影响学生。
 
  (二)生涯导师角色定位
 
  学校“生涯导师”有别于校内专业课和文化课教师,主要任务是向学生提供理念、思维方式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启迪与引导,而非进行文化知识或专业技能的传授;教育的内容侧重于自我认知、职业认知、社会认知以及学业规划、就业规划、职业规划,并向学生的思想品德、心理健康、课堂学习、业余兴趣、人生理想等方面延伸;教育的方法是借助自己的经验、处事方法、态度、视野、智慧,在相互的交往、交流过程中影响学生,是一个生命影响另一个生命的过程。教育重在分享,教育方式灵活、时间灵活,场所不局限于课堂上和校内。
 
  (三)生涯导师施教特点
 
  一是面向个体,指导个性化。生涯导师制是一个老师带1—10个学生的方式,面向个体,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一对一”的个性化指导。
 
  二是动态追踪,指导全程化。生涯导师制要求全体教师关注学生的学习、工作、生活等各个教育环节,贯穿学生在校阶段以及毕业后3—5年的全过程,动态追踪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情况。
 
  三是链接资源,指导专业化。链接校内外资源,全面渗透与融通教师的职业生涯教育能力,对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提供专业化的指导,真正帮助学生获得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四)生涯导师评价与考核
 
  一是学生公开评价。学校制作“生涯导师墙”,生涯导师名单在“生涯导师墙”公布,有接受指导意愿的学生向学校提出申请,自主选择生涯导师签订“结对约定”。无人选择的生涯导师将没有学生可以指导,这是对生涯导师工作的一种柔性评价。
 
  二是积分考核。学校每周公示每位生涯导师的工作内容,并给予相应积分。
 
  三是成果推广。学校“职业生涯教育研究中心”安排专人整理生涯导师经验,收集结对师生交流的问题,每年汇编成案例集,供全校教师教育教学借鉴与参考。
 
  B 生涯导师的活动开展
 
  (一)构建“互联网+”交流平台
 
  一是建立职业生涯教育微信交流群,包括生涯导师交流群与生涯师生互动群。生涯导师交流群便于导师之间集中讨论遇到的学生问题;在师生交流群中,生涯导师可以“一对一”解答结对学生的各种疑问,实施个性化的指导,或者开展多方对话,共同解决其他学生的问题。
 
  二是建立生涯指导中心微信公众号,开设导师心语、学生成长之声、学姐寄语、答疑解惑等固定栏目,每周推送相关内容,辐射“群”外。
 
  (二)开展“线上为主、线下为辅”的教育互动
 
  一是微信定期分享活动。每周安排一个晚上一小时的分享时间,每次确定一名学生或者生涯导师在微信群分享,分享主题包括工作感悟、情绪管理、成果展示、知识管理等内容。分享时,所有的生涯导师与学生都可以参与“围观”和点评。每次分享结束,群内师生共同交流,共同总结与反思,互相激励鞭策。每学年先后开展50余次师生分享活动,全年级90%以上的学生参与聆听或者交流。学生的分享,展示了她们一步一步走向成熟与理智的心路历程,以及她们越来越明晰的职业生涯梦想,让老师们感到欣慰,让家长们感到自豪。
 
  二是结对师生不定期“面对面”交流。学生在校期间,生涯导师对每一位结对学生进行“一对一”约谈,内容包括:你的职业规划,就职困惑,学校的就业渠道、就业信息等等;学生顶岗实习期间,生涯导师不定期赴工作单位看望结对弟子,了解学生的工作情况,进行面对面指导。
 
  C “生涯导师制”的实践效果
 
  (一)实现三项创新
 
  1.创新职业生涯教育新模式。“生涯导师制”在中职学校尚属尝试。学校的职业生涯教育在原有“班建制”“专业制”之外,探索实施“生涯导师制”,构建了中职学校职业生涯教育新模式。在生涯导师制模式下,生涯辅导采取师生“一对一”方式,实现真正的个性化教育,更加符合职业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提高了职业生涯教育的有效性。近几年,学生先后获得文明风采大赛国家级别奖15个、市级奖540个。
 
  2.创新职业生涯教育新形式。互联网技术运用于教育,催生教育变革,已经成为21世纪教育发展的鲜明特色。学校实施“生涯导师制”,正是基于网络交流平台多样化的交流功能,灵活运用微信、QQ、微博和博客等多种网络交流工具,实现师生思想碰撞和智慧分享。借助互联网技术建立师生网上适时交流平台,突破了时间、空间限制,顺应互联网时代人与人交流的新趋势,实现教育手段和教育方式创新。学校建立的生涯指导中心微信公众号粉丝已经达到8000多人,师生微信互动十万余人次,生涯导师为学生答疑解惑上千个。
 
  3.创新师资队伍建设途径。教师是实施生涯教育的主体。通过建立生涯导师队伍,在学校原有师资之外,吸纳社会资源,形成一支来自社会多个行业、具备不同知识结构、贴近中职专业实际的生涯导师队伍。他们不同的知识结构和职业背景,能最大限度地与社会和行业实际实现对接,弥补学校现有德育教师知识结构单一、数量有限、职场实践经验欠缺的突出问题,找到加强学校职业生涯教育队伍建设的新路子。
 
  (二)达到三个效果
 
  1.学生实现全面发展。学校生涯导师没有停留于做“职业规划师”,更不局限于做“就业指导师”,而是努力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实际操作中,既注重导“术”,帮助学生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进步;更注重导“道”,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人生的价值和生命的意义,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德立人,全面发展,达到服务学生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的效果。实施“生涯导师制”以来,培养学生上万名,在全国、全市文明风采大赛、职业技能大赛、艺术竞赛中获奖上千项。学生双证率98%、达到全部就业,用人单位满意度98%,真正实现了全面发展。
 
  2.教师素质实现飞跃。职业生涯教育“生涯导师制”模式下,师生平等,亦师亦友。这种师生关系定位,促使教育工作者深入了解当前90后和00后的话语体系与思想实际,更新教育理念,为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特别是与学生随机的、主题多样的交流模式,迫使教育者重视从日常生活中生成教育资源,不断创新教育艺术,教师专业成长有了新动力。实施“生涯导师制”以来,基于对职业生涯教育深入的理论研究和深刻的实践体验,学校生涯导师团队主编职业生涯教育理论专著1本,撰写并发表职业生涯教育论文30篇,出版了职业生涯教育教材1本。
 
  3.办学理念实现升华。“生涯导师制”契合教育发展的时代脉搏,贴近素质教育的本质,为学校实践“升级版”办学理念提供了更大的舞台与契机。学校职业生涯教育实施“生涯导师制”,生涯导师与学生“一对一”的教育形式和平等交流的沟通方式,满足了当代学生个性化、定制化的教育需求。实施“生涯导师制”过程中,学校坚持更新办学理念,探索了人才培养的新方式、新渠道。近几年,学校开发了适合中职学校的全程职业生涯教育新工具,如中职学生《职业化成长护照》、职业生涯规划模板等;建立“职业生涯教育研究中心”,与市内外15所中职学校结成伙伴学校,开展职业生涯教育合作探究式推广活动;向市内外200余所职业学校推广该成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力。
 
  尊重教育规律,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一名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是每一位职业教育教师的职责,让我们努力以教育本位的视角来审视我们的教育,回归常识、回归本分、回归初心、回归梦想。
 
  (重庆市女子职业高级中学 帅培清 舒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