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职业发展   成就出彩人生
地方分站:
当前位置:首页> 焦点栏目 > 战线播报 >

深化改革促发展 福建教育在行动

“二元制”培养模式为“校企一体化育人”探索福建经验

2018-08-09 15:37:02 福建省教育厅 责任编辑:刘莉
分享到:
从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到试行订单式人才培养,再到“高职招考”改革、“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步伐从未停止。2016年,福建省推出“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在全国率先专门面向企业在职员工招生,开启了“校企一体化育人”的破冰之旅。

  从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到试行订单式人才培养,再到“高职招考”改革、“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步伐从未停止。2016年,福建省推出“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在全国率先专门面向企业在职员工招生,开启了“校企一体化育人”的破冰之旅。


 
  ——2016年,福建省教育厅开展“二元制”首期试点工作,共有63家企业与24所高职院校合作开展43个试点项目,招收企业员工1177人。
 
  ——2017年,福建省教育厅总结推广“二元制”改革,共有131家企业与30所高职院校合作的86个专业参加二期试点,招收企业员工2546人。
 
  ——2018年,福建省教育厅全面推行“二元制”改革,试点项目达95个,试点企业218家,40所高职院校积极参与,占全省高职院校总数的8成以上。
 
  ■ 福建版“二元制”改革诞生记
 
  2014年5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要求开展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试点。
 
  2014年8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部署推进现代学徒制改革试点,允许各地探索切合实际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2015年9月,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若干意见》,统筹构建福建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推出了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厂、校企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试点。
 
  2016年2月,福建省教育厅等五部门印发《关于实施“二元制”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提出面向企业在职员工招生,探索构建以七个“二元”为主要特征的人才培养新模式。由此,福建版“二元制”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诞生了。

  2018年“二元制”改革试点项目单独招生考试
 
  ■ 传统学徒制与现代职业教育的融合
 
  近年来,产业迅速转型升级迫切需要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但是,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远不能满足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的需要;“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办学模式被窄化为企业满足自身的用工需求,学生的实习只有“工”没有“学”;职业教育面临滑坡趋势……推进“校企一体化育人”成为职业教育改革的最高呼声,现代学徒制改革试点得到了全国各地的积极响应。然而在实践过程中,由于校企联合培养、责任共担的局面尚未打开,企业参与人才培养不足等问题,制约了试点工作的推进。
 
  “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出现,无疑是一种突破。福建省教育厅副厅长陈国龙说,实施“二元制”改革,由企业提出培养需求,面向企业在职员工“单独招生”,构建校企联合培养、校企协同育人的新机制势在必行。

  企业师傅给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二元制”学员现场授课
 
  作为一种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二元制”将传统的学徒制与现代职业教育优势融合于一身,是福建针对职业教育沉积多年的校企合作痼疾、为推进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迈出的突破性一步。“二元制”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不仅关注职业院校学生的就业问题,更注重从行业企业人才需求出发,重点关注培养的人才是否掌握社会发展中应对技术和经济结构变化时能及时转型的能力。
 
  与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相比,“二元制”最重要的特点是双导师制,它改变了以往学校教育的单一模式,而是由校企合作双方共同参与教学。“二元制”模式全方位打造7个“二元”:企业与学校二元主体、学徒与学生二元身份、师傅与教师二元教学、企业与学校二元管理、企业与学校二元评价、毕业证与职业资格证二元证书、全日制与非全日制二元学制。
 
  ■ 双重身份 “鱼”和“熊掌”兼得
 
  “谁说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一边工作、一边学习,两不耽误。‘二元制’圆了我的大学梦。”恒安集团的许志益是福建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2016级电气自动化专业的学生。他坦言,重新回到高校读书,让他有了提升自我的机会,经过两年学习,他对自己的未来发展有了更清晰的规划。
 
  今年,福建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共涉及7个专业,合作企业达16家,400余名学员参加考试、录取379人。据了解,今年是学院试点“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的第三个年头。2016年试点之初,学院仅与2家企业合作,参加考试被录取的企业在职员工仅60余人。

  福建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首届“二元制”恒安电气班学生返校
 
  作为“二元制”学生的企业学员有着自我提升的迫切愿望,学习的主动性更强。同时,“二元制”项目在提升学员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方面,逐渐显现出它的优越性。泉州禾逸电子有限公司的李瑞发,是黎明职业大学国际贸易学院2016级“二元制”学员,在校企双导师的联合培养下,由其领衔的“禾逸智能”团队《基于433MHz无线自组网智能防盗报警系统》项目,凭借创新性、实践性、市场价值,从32个省级优秀项目中脱颖而出,以全国第一名的优异成绩斩获2017年中华职业教育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一等奖。

  “禾逸智能”团队参加全国比赛(图片来源于中国高校之窗)
 
  ■ 配套支持 释放政策红利
 
  对企业员工来说,半工半读,既不影响工作又能学到新知识,更有吸引力的是,福建实行了低学费甚至是免学费政策,减轻了他们的经济压力,解决了后顾之忧。
 
  2016年“二元制”试点之初,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若干意见》,明确从就业专项资金中安排经费补助试点企业,从职业教育专项经费中安排经费奖补试点学校,当年共安排2260万元支持职业院校开展“二元制”试点。“十三五”期间,福建省级财政投入15亿元重点支持10所高职院校、50所中职学校建设省示范性现代职业院校。
 
  在学费方面,福建各试点高职院校普遍采取“三个一点”,即学生、企业、学校三方各承担一点。以福建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二元制”学员与其他全日制在校生一样,每年学费6000元;学校每年以生均5000元的标准返还企业,用于支付学员奖学金、企业教师课时费及班级运行管理费。而在福建林业职业学院与华闽南配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开展的“二元制”人才培养班,学员每年学费仅1680元,低于全日制在校生收费标准;企业让学生带薪学习,每月给予150元的生活补贴和免费工作餐。
 
  除了省级财政支持外,一些地市还因地制宜出台优惠政策。例如,泉州市财政局对“二元制”学生给予企业实践经费奖补,每生每学年4000元。这一重要举措不仅为企业减轻了负担,也激发了员工的学习积极性。2016年,泉州市共招收“二元制”学生717名,其中黎明职业大学、泉州工艺美术职业学院等5所高职院校共9个专业入选首批“二元制”试点,是全省入选该项目院校数和专业数最多的设区市。
 
  ■ 员工 企业 学校共赢格局初显端倪
 
  长期以来,人们对职业教育存在较大偏见,不少家长不愿意让孩子就读职业院校。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化工系主任赖国新告诉我们,化工专业的招生此前就相对困难,2016年学院开始试水“二元制”,与三棵树涂料股份有限公司合作的应用化工技术(涂料生产方向)专业,顺利录取了26名学生。“这让高职院校在招生方式上取得了突破,拓宽了人才培养渠道。”“二元制”改革切口小,但泛起的涟漪却很大。
 
  2016年,泉州轻工学院首批“二元制”试点专业2个,共招收安踏集团、恒安集团员工110人;2017年,第二批试点专业3个,共招收盼盼食品等4家公司员工113人;2018年,又新增5个“二元制”专业。泉州轻工学院执行董事王树生博士介绍,学院地处晋江,区域经济活跃、产业集群发达,企业有人才需求,企业员工也需要提高自身知识储备,这些都为学院的发展提供了肥沃土壤和充足养分。

  泉州轻工学院的“二元制”课堂

  福建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的“二元制”课堂
 
  学院以“二元制”为抓手,大力推进产教融合,校企资源共享互补。优秀技师成了学校教师,学校教师成了企业技师,全面落实教师下企业顶岗实践实习制度、访问工程师制度、教师与企业“1+1”联系制度。“专业教师每学年至少有2个月时间在企业挂职实践,再根据实践反思不断优化教学设计,使课堂教学与生产实际无缝对接。”王树生说,“校企合作是物理的‘1+1’,而‘二元制’让学校和企业真正发生化学反应,实现‘1+1>2’的效果。”

  “二元制”实践教学
 
  从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到校企合作方式变革,再到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教学模式的改变……“校企一体化育人”机制逐步形成,使学校能及时了解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技术结构变化对人才的新需求,了解企业新知识、新技术、新设备的应用,从而使学校的专业建设和教育教学改革更有针对性,使人才培养更贴近企业、社会,使学生的技能更贴近职业岗位实际。
 
  安踏集团副总裁张昌也表示,“二元制”改革试点为企业员工带来了福音,这一培养模式在学用结合上更为紧密、学制上更有弹性,通过企业技术能手与学校专业教师的系统教育,使这些兼具学徒与学生身份的员工,在技能、素养上都能获得全面提升。
 
  “‘二元制’培养模式提升了员工文化水平和专业能力,不仅促进了员工队伍的稳定,提升了基层班组的管理效率,还为公司人力资源开发提供了一种全新模式。”联盛纸业(龙海)有限公司总经理赵恺说,“二元制”把学员职业发展、企业经营规划、学校改革发展结合起来,形成了员工、企业、学校三赢的格局。

  福建省电力行业职业教育指导委员会成立大会
 
  2016年试行、2017年推广,日渐成熟起来的“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得到了越来越多行业企业的认可支持。今年2月,福建省电力咨询协会与福建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联合成立福建省电力行业职业教育指导委员会。指导委员会将整合优势资源,积极搭建服务电力人才培养的平台,以推行“二元制”为“先手棋”,凝聚更多企业重视和参与人才培养,助力全省电力行业健康发展。
 
  ■ “二元制”改革 如何走得更远
 
  新机制的诞生,优势总伴随着困难和矛盾。2017年,福建省教育厅在泉州召开“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现场推进会,总结交流试点工作经验,研讨解决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如何推动“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持续发展、促进职业教育发展走上“快车道”,成为下一阶段的热议主题。

  福建省“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现场推进会
 
  福建省教育厅职成处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从多方面督促学校和企业完善“二元制”体制机制。一是厘清各方责任。企业与学校双方要建立运行有效的办学管理机制,在学生学习管理、安全管理等方面进一步明确责任,保障学生、学校、企业的利益。二是保障培养质量。校企双方需尽快建立完善质量保障和监控机制,做到招生、建档、学籍管理、教学、考试、实习实践等办学全过程的规范可控。三是完善考核评价。校企双方共同参与全过程考核评价,对学生进行课堂表现、平时作业、实践环节和期末考试等方面的综合评价,积极引导学生参加职业资格技能鉴定。四是规范教学管理。将“二元制”教学纳入高职院校日常教学管理,坚持和完善巡课听课制度,严格教学纪律和课堂组织管理,加强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和管理人员培训。
 
  职业教育为经济升级铺路,为脱贫攻坚助力,为人的成长筑基,发展职业教育是全社会的责任。如何实现“二元制”的预期目标,要解决的问题很多。当务之急,要加快构建政府、工会、行业、企业和学校多方利益相对平衡的合作机制,尽快出台有关激励和保障企业主动参与人才培养的法规政策,建立各职能部门联动机制,在学校经费补助、企业税收减免、学生学费减免等方面予以整体配套支持,以激发学校、企业、学生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打造技术技能强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应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