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职业发展   成就出彩人生
地方分站:
当前位置:首页> 焦点栏目 > 大国名匠 >

【大国名匠】系列之俞军:把产品零件当孩子来爱护

2019-01-25 12:45:52 责任编辑:艾盈
分享到:
俞军,男,1972年3月出生,上海电气设备有限公司上海汽轮机厂钳工,高级技师,任汽轮机车间主任。2000年获“全国技术能手”称号;2001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04年获“中华技能大奖”;2005年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俞军,男,1972年3月出生,上海电气设备有限公司上海汽轮机厂钳工,高级技师,任汽轮机车间主任。2000年获“全国技术能手”称号;2001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04年获“中华技能大奖”;2005年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主要事迹:
 
  把师傅当做父亲一般
 
  1991年,他从上海汽轮机厂技工学校毕业后,进入上海汽轮机厂汽轮机车间总装组工作。涉世未深的毛头小伙子,首次走上心中向往的总装台,面对着一个一个台位上,耸立着的硕大机组汽缸,他为自己可以成为一个总装工人,感到无比自豪,“要知道那可是给千家万户带来光明的事业啊!”
 
  然而一开始,他发觉要把成千上万个形状各异、大小不一的零部件排列组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使每一个零部件都发挥出应有的功能和作用,是一个有很高技术要求的工作岗位。现在回想起来,他感恩最多的,是把自己领进门的师傅。
 
  “那时候,都要吃3年萝卜干饭,师傅带3年后才能真正独立操作。”我从师傅那里学到了很多,对师傅我一直充满感激,我把师傅当作自己的父亲一般。
 
  正是这充满感恩的心,俞军工作起来十分拼命,毫不计较。工作不久,正遇上厂里从西欧引进30万机组国产化批量制造,他硬是整整3个月一天都没有休息。
 
  除了工作之外,他还非常注重全方位的学习,仅仅用了四五年的时间,就连续通过了初级工、中级工和高级工的岗位考核,还先后参加了首届上海市青年奥林匹克技能竞赛,首届沈阳国际技能大赛等一系列重大的技能操作比赛,均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一年后他被提升为工人技师,很快又被破格提升为高级技师,成为公司历史上最年轻的高级工人技师。
 
  工厂和外国合资后,俞军有了更多的和外国专家接触的机会。外国专家严谨的工作态度,让他感触颇多,他印象最深的是:把产品零件当孩子一样来爱护。“比如,做燃机,国内做好以后,用打光刀打一遍即可,而西门子的专家,还要用砂皮抛光一遍,再修一遍,用手捋一遍,极为细致。”
 
  技术工人的代表人物李斌的价值观,一直为俞军所推崇并为之实践。“有人问我,你最崇拜的人是谁,我毫不犹豫地说是李斌。这些年来,是李斌的‘人生的价值要靠自己去拼搏,去实现’的精神在感召着我,是李斌爱岗敬业、刻苦钻研、勇于创新、无私奉献的先进事迹时刻鞭策着我,使我逐步成长为青年技师、生产能手,并先后获得了‘全国技术能手’、‘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上海市十大杰出工人代表’等诸多荣誉。”
 
  俞军说,从身边的人身上学习,从先进人物身上学习,并最终转化为自身的能量,方能不断成长。
 
  以挑战极限的精神大胆改进工艺
 
  唯有用心,用心,再用心,才能发现加工中一丝一毫的小问题。这句话对俞军来说,十分适用。
 
  装配钳工,作为一个把关的最后工种,主要负责汽轮机在厂内的装配、精检工作,需要严谨的态度和高超的技能。而装配的质量,则将直接影响到客户装机的顺利与否。 近几年来,国内外市场对汽轮机的需求量较大,要求制造企业在较短时间内,提供国内外技术水平一流的汽轮机产品,装配任务愈加繁重。
 
  俞军就是在这样一种高强度的环境下,带领组员以挑战极限的精神,深入挖掘内部潜力,扩大大容量机组的装配能力。
 
  曾经,在石横电厂的一次安装机组喷嘴、蒸汽设备工作中,由于俞军具有强烈的质量意识,及时发现了螺钉有裂缝的质量隐患,并及时采取调换措施,确保机组能如期投运。
 
  如抽汽30万千瓦机组是公司采用美国公司先进技术生产的国内第一台抽汽大机组,精度要求高,工艺复杂。其高中压部分是由俞军负责总装盘车的,在总装过程中,他大胆地进行了工艺改进,提出了改分段焊接为整体焊接、整体安装的工艺方法,在技术人员的支持下,此项技术革新项目获得了极大的成功,有效地提高了产品的外型美观度及内部清洁度,令国外的同行专家拍手叫绝。
 
  2003年,受突如其来的SARS风暴,以及夏季持续高温停电、限电的影响,车间生产一度异常吃紧。俞军带领总装组的全体组员日夜拼搏,在下半年生产紧张的时刻,灵活机动地开出二班制,做到轮番作战,多台机组平行装配,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加快了装配进度,最终全年完成了各类机组34台,成套28台的装配任务,同时也创下了历史奇迹,为公司提前实现800万千瓦的盘车目标。
 
  他常说:“国家大部分地区的电力资源严重不足,用户等着机组早日发电,我们浪费一天时间,就等于给企业和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把技术攻关化为职业习惯
 
  随着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逐步提高,俞军运用到生产实践中就显得得心应手,每当遇到生产中的技术难题,他总是不拘泥于现有的解决办法和途径,考虑有没有更好的,以达到更佳的效果。
 
  在承担上海“九五”期间电力建设的头号工程--吴泾八期一号600MW机组精品工程中,为了严格控制汽缸的装配间隙,经过反复实验,并在公司总工程师的支持下,俞军成功地采用了贴胶布的方法,修正汽缸通流部分的窜动数值,这一成果经有关专家鉴定,大大优于传统的压铅测量法,使精装过程杜绝于围带相碰,提高了热效率,同时降低热耗43大卡/千瓦时,多发9963万度电,仅此一项攻关项目,就创社会效益19.35亿元。如今该机组在电厂运行稳定,为减轻上海近两年的用电高峰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上海汽轮机厂对俞军的评价是:技术水平非常高超,其掌握的技能水平在本企业至今尚无人能够超越。企业要充分发挥他的榜样和引领作用,以他为带头人,为企业和社会培养技术骨干,让更多的技术工人向他学习,传承他的职业道德和技术本领。
 
  好办法要变成大家的才是真的好
 
  目前,上海汽轮机厂已设立了以俞军名字命名的技能大师工作室,面积40平方米,设于车间内,工作室人数11人。工作室有着明确的目标:
 
  一是传授技艺。首先是俞军高超技艺的传授,让其在有限时间内带出一批高徒,以适应企业生产急需。然后,与本工作室之外的名师学习交流,进一步提高工作室的能力。
 
  二是组织攻关。面对当今市场竞争如此激烈,汽轮机技术日新月异,技术工人仅凭原先掌握的技术、经验远不能适应市场的需要,必须组织起来,集思广益。在技能大师的带领下,联合攻关,是一个较好解决实际问题的办法。
 
  三是开展咨询。实际工作中,工作室可以传授经验帮助解决随时遇到的难题。
 
  四是合理化建议。工作室提出切合实际的金点子,帮助企业建立和完善各种生产工艺以及有关规章制度。
 
  “好办法变成大家的办法才是真的好。”俞军对工作室的作用充满期待。
 
  搜集整理 鲁彬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