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职业发展   成就出彩人生
地方分站:
当前位置:首页> 科研 > 论文在线 >

李忠华:劳动教育——筑牢高职人才培养的底色

2019-01-27 19:56:56 责任编辑:刘莉
分享到:
在2018年9月10日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时代命题。高职教育作为培养生产、管理、建设、服务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专门教育类型,劳动教育是高职人才培养的应有之义。

  在2018年9月10日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时代命题。高职教育作为培养生产、管理、建设、服务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专门教育类型,劳动教育是高职人才培养的应有之义。

 
  一、树立劳动的意识,筑牢高职人才培养的底色
 
  从一入校开始,就应树立学生的劳动意识,这不但秉承了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的价值取向,也给了学生安身立命的职业本领所在。
 
  一要在专业教育中渗透劳动教育思想。通过专业教育,除了让学生明白今后从事本专业所需要的知识、能力与素养以外,还要让学生清楚今后所从事的岗位、工作的场所与环境、所需要使用的劳动工具、工作的对象是什么。这样就会降低一些学生的心理预期,让他们从一入校就树立一种理念,即高等教育是一定要与劳动结合起来的,劳动既是回报国家与社会的需要,也是自己今后安身立命的需要。
 
  二是通过系列活动养成劳动的习惯。马克思的观点,劳动是区分人与动物的最本质的活动,通过劳动,动物才会进化为人。在校期间,通过各种活动让学生了解劳动的艰辛与价值,了解劳动是一切财富和美好生活的源泉。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一直有一个非常好的传统,从2005年就开始“算帐课”主题班会,要求全体新生均填写一张《学生学习资本投资效益分析表》,里面有学费、生活费、通讯费、服装费等名目繁多的开支。让学生根据算出来的3年大学的总消费,计算出需要多少年才能回报家庭和社会。然后将算账得出的结果和心得写信(或打电话)告诉自己的父母。“算帐课”教育活动开展以来,学生的感恩意识、节俭意识、责任意识明显增强,与父母的沟通明显增多。“算帐”算出了学生对亲人和国家社会的感恩、算出了劳动的可贵。
 
  三是榜样教育树立劳动的意识。通过邀请事业有成的学长学姐回校进行榜样教育活动,用他们的成长历程与艰辛,给学弟学妹提供可供学习借鉴的成功案例,让他们明白任何成功都是来之不易,“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还有就是选拔培养“助理班主任”,从大二的学生中,选择能吃苦、品学兼优的学生,担任大一学生的“助理班主任”,协助辅导员和班主任对新生开展军训、日常教学管理等。再就是从日常小事做起,比如开展叠被子比赛、安排学生清扫各类教室与实训室、开展“三自”活动,使学生自我教育、教育管理、自我服务,提升大学生的动手能力。
 
  二、培养职业的技能,夯实职业学生的立身之本
 
  高职教育的特色在于理论教学以“必需、够用”为度,与本科相比,更为重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是高职教育办出特色、得到企业和社会认可的最主要的因素。
 
  一要将劳动教育进入人才培养方案。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将劳动教育进入人才培养方案。在3年的学习生涯中,第一、三、五学期安排有劳动课,每次劳动课时间为一周,学分为4.5分。在劳动周期间,不安排文化学习任务。而且学生的劳育成绩直接与优秀大学生评定、国家奖助学金等挂钩。
 
  二是构建完整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在相关的专业与专业群的课程体系中,除了理论课程体系以外,构建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同等重要。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在构建专业群理论课程体系的同时,整体构建专业群的实践教学体系,在轨道交通运输专业群,对接轨道交通运输产业发展的前沿技术,以校企合作为基础,构建了基础实训、专项技能实训、模拟仿真实训、专业综合实训四层次实践教学体系,实现实践基地功能系列化、管理企业化、设备生产化、环境真实化、人员职业化。
 
  三是以赛促学检验职业技能的培养效果。湖南省的“两查三赛”制度,构建了省级区域的职业技能培养的成效检验与质量保证体系。“两查”即学生专业技能抽查和毕业生设计抽查,“三赛”即职业院校技能竞赛、“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黄炎培职业教育奖创业规划大赛。湖南于2010年建立职业院校学生专业技能抽查制度,省教育厅每年采取随机抽样的办法,按不低于10%的比例抽取考试专业和学生。2014年,建立了毕业设计抽查制度,省教育厅每年在学生完成毕业设计后,按一定比例在各校随机抽查部分专业的部分学生的毕业设计。根据抽查制度,湖南省先后制定(修订)高职专业技能抽查标准59个。“两查”制度自实施以来,既有效地监控了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又有效促进学校加强专业建设,提升人才培养水平。
 
  三、提升劳动的素养,打牢高职学生的价值取向
 
  职业教育必须与产业接轨,提升学生的劳动素养,构建准职业人的价值取向,实现零距离就业。
 
  一是构建6S教育体系。高职院校应始终把“工匠精神”作为校园文化的核心来建设,通过实施“三个融合”,使校园文化逐步对接、渗透与融入行业文化。一是融入企业文化,引入现代企业“6S”(整理、整顿、清扫、清洁、安全、素养)管理理念,在教学、实训、生活场所全面推行6S管理,培养学生准职业人的行为习惯。二是融入行业文化,让学生在校期间能够较好地感知、认同行业文化,顺利实现由在校生向行业员工的过渡,成长为受行业欢迎的人才。三是融入传统优秀文化,让学生深入了解“工匠精神”对文化传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热爱并专注自己的工作,传承传统文化中匠人“择一事,精一技,终一生”的匠人之心。
 
  二是顶岗实习的完全职业化。作为培养学生职业素养与职业技能最为重要的环节,长达半年的顶岗实习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要想达到效果,顶岗实习的完全职业化非常重要。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科学设计专项实践教学系统,构建“铁路文化体验”“铁路春运暑运社会实践”和“订单生产性实习”三阶段递进式实践教学体系,在真实的铁路环境、铁路岗位工作任务中按照“学中做、做中学”的教学模式锻炼学生,自2010年开始,学校已连续9年累计派出8000余名学生志愿者,服务全国铁路的春运、暑运工作,在2018年的春运中,学校有600多人一如往年坚守在春运铁路战线,展现了优良的精神风貌和专业素养。
 
  三是真实项目的教学与毕业设计考核。在教学中,要实行真实项目的教学与设计,将企业的真实项目与案例引入到课堂教学中,让师生“真刀真枪”地教和学。毕业设计,要以企业的真实项目和案例为主,通过真实项目与案例的设计与科研,提升学生的实践技能水平,缩短学生走上工作岗位的适应期。
 
(作者李忠华系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高职教育研究所副所长,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