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职业发展   成就出彩人生
地方分站:
当前位置:首页> 教学 > 教学改革 >

王涛:“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与发展

2020-07-08 09:16:27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8年第7期 责任编辑:刘莉
分享到:
“互联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已经成为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常态。“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性、权威性、创新性和整体性都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重构、对话机制、创新机制和人本根基四个方面探讨“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与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互联网是一个社会信息大平台,亿万网民在上面获得信息、交流信息,这会对他们的求知途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产生重要影响,特别是会对他们对国家、对社会、对工作、对人生的看法产生重要影响。”[1](P335)互联网作为一种“技术生态”,深刻地影响着青年大学生的学习和交流互动的方式,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大学生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2015年,国务院印发了《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互联网+”成为经济社会创新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量。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国务院的指导意见,教育部于2018年4月制定颁布了《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积极推进“互联网+教育”发展。在新的环境和新的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方法和策略如何适应这种新的发展和变化,应进行不断的探索与创新,从学理层面做出新的阐释。

 
  一、科学认识思想政治教育语境下 “互联网+”概念
 
  “互联网+”是把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推动技术进步、效率提升和组织变革,提升实体经济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创新要素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2]“互联网+”的本质特征是跨界融合、创新驱动、重塑结构、尊重人性、开放生态、连接一切,核心是结构转型和创新创造。
 
  1.“互联网+”首先以思想政治教育思维方式的更新为切入点,促进学生主动性的提升。“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运用互联网技术和互联网思维将其与思想政治教育相互融合、紧密契合,从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转型升级与改革创新,使思想政治教育借助互联网技术通过情感调动、感官体验、交互参与来使“思想灌输”软着陆。“以学生为中心”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选择,学生主动性的发挥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因此,“互联网+”背景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特征是创新,不仅是方法、理念的创新,也是大学生主动性发挥不断超越现实的创新,认识到这一点,将会更有利于“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入推进。
 
  2.“互联网+”是思想政治教育各个领域实现跨界融合和转型变革,形成新合力的重要动力。互联网时代,高校中存在的最主要的学生“学的范式”和学校“教的范式”必然会实现网络技术和教育的融合与转型,这种融合和转型潜移默化地体现在大学生的思想认识和价值判断中。另外,互联网与教育的相融使网络成为学习的重要路径之一,利用网络获取学习资源可以弥补传统教育的信息量,学生在学习中对互联网的依赖前所未有、无法替代。更为重要的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依托的重要平台,比如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和创新创业等实践活动,与互联网融合后才能更好地走进学生、真正吸引学生,并最大限度地发挥育人效果。因此,“互联网+”环境下的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也显得更加迫切和更具针对性,互联网和思想引领、学生服务、权益维护等活动的融合将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点,也是形成新的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合力的重要动力。
 
  3.“互联网+”是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空间与现实世界交互作用、双向建构的共生性存在。“互联网+”所构造的网络空间模拟了现实世界中的真实情景,甚至构想实现了现实世界无法满足的完美境遇,使人产生“身临其境”的真实感和“超越现实”的满足感。网络空间也不是毫无根据的主观臆想,而是“真实的虚拟”,是现实世界的空间延伸和思维延续。网络空间与现实世界的共生共存,既体现在人与网络技术的共生共存,也体现在网络空间与现实世界互相交融的新的社会形态的共生共存。“互联网+”环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现实指向性并切实受控于现实社会,其价值引领虽然在网络空间中渗透、扩张和延伸,但最终回归人的现实世界。
 
  二、“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
 
  “互联网+”环境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更加开放多元、形式更加生动直观、方法更加灵活多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与社会整体的融合度不断加深。但是,从当前的实际来看,“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处境不容乐观。
 
  1.“互联网+”的扩大开放,影响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权威性。一方面,互联网时代,开放学习将成为网络时代教育学习的主要途径之一。开放学习弱化了传统课堂教学的作用。在课堂“教书育人”环节中,育人效果受到影响,学生自主和自由的选择无形中增加,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难度。另一方面,互联网环境极大地拓展了大学生的视野和眼界,给大学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体验的机会,特别是受众表达渠道得到充分扩展,话语权去中心化的步伐不断加快,各种声音意见层出不穷,主流媒体的主导地位受到巨大冲击,思想政治教育的权威性受到挑战。
 
  2.“互联网+”的联接一切,考验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性。当互联网和教育相联接,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围绕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展开。教师在互联网上教,学生在互联网上学,信息在互联网上流动,知识在互联网上成型,线下的活动成为线上活动的补充与拓展。当信息传播借助互联网这一技术平台时,信息传播路径模糊了主客体的界限,每一个人既是信息的接受者,也是信息的发出者,网络信息的不确定性不断加重,信息传播的速度加快。
 
  3.“互联网+”的重塑结构,冲击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有机整体,是各个发展阶段和过程之间的彼此依赖、相互作用、互为补充的统一有机体,是长期形成的文明稳定性基础上的认同教育。互联网环境下的信息碎片化和结构重塑,从某种程度上打破了原有的社会交往、政治结构、经济发展、生活习惯和议事规则,冲击了社会文明长期形成的稳定性和习惯性,人们的认同感、归属感在不断变化和重构,文化传承性不断减弱,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和整体性受到了冲击。
 
  三、“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和方法创新与发展
 
  在“互联网+”这一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和方法创新的实质是为了适应当前新环境、新形势,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而做出的必要探索。
 
  1.从“静态单向”转向“动态多元”,实现互联网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重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系统是指一切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开展及效果产生各种影响的内外部因素之间关系及其结构的总和。这种生态系统从微观上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就是一个系统,包括理论教育、宣传教育和日常教育几个子系统构成,这些子系统内部又存在着复杂的生态关系;从宏观角度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处于国际国内社会环境的大生态中,受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和家庭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互联网环境下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就是要遵循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实现跨界融合,打通虚拟与现实的壁垒,构建互联网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各系统互相协调、彼此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新的生态系统,从以往静态单向的思想政治教育系统转向互动参与、及时更新、绿色共享、动态多元的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特别是要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的国家期待和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发展需求,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构建网上和网下各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力量互相融合的生态共同体,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
 
  2.从“权威灌输”转向“交互认同”,实现互联网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话机制。马克思在对话关系中,双方属于一种相互依赖、相互需要、相互解释的实践过程。思想政治教育对话就其内在本质是思想互动、双向理解生成上的自我价值呈现、意义共享上行为互动的深度建构。古往今来,对话教育是在追求意义最大化的一种有益尝试,但我们都知道真正意义上的对话需要合理的思维方式、基本相同的价值基础和相似相通的语言范式。思想政治教育对话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增加信任,妥善处理可能发生的认识矛盾,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因此,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难点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理论、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实践和在“互联网+”环境下生活的大学生之间的交流对话。这就需要把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放在“互联网+”这个大背景下去思考,不断提高互联网环境下教师和学生对话交流的能力和水平,通过对话交流机制将以前的“权威灌输”转向“交互认同”是互联网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转向。
 
  3.从“升级换代”转向“协同创新”,实现互联网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机制。“互联网+”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新的形势、新的任务,必须与时俱进,在目标、内容、方法与手段等方面不断创新,以真正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是指围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有效整合社会、高校、家庭等多方面的教育资源与教育力量,通过多主体、多因素相互协作、优势互补、协调配合,形成教育合力,以实现集约化的协同教育效果。围绕大学生的特点实现局部和个别的创新可以推动某一领域的工作,但“互联网+”环境下更突出协同创新的作用,如果缺少彼此的配合和协作,不仅局部的创新举步维艰,而且也制约着整体育人效果的发挥。信息技术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完成了初步的升级换代,“互联网+”环境下协同创新的目的是把握未来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新趋势,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格局,解决网络时代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难题和未来可能遭遇的挑战,形成新的创新动力和创新机制。
 
  4.从“理论认同”转向“体验认同”,确立互联网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本根基。互联网的出现并没有消解人的主体性,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凸显了人的主体性和主导地位。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认同是通过理论内化和实践外化循序渐进地提升来完成的,“互联网+”环境下的认同路径把理论内化与实践外化同步为体验认同,并且通过“互联网+”的多维格局和跨界融合,这种体验认同需要不断的升级和互动。因此,首先,“互联网+”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要从大学生的内在需要出发,立足于大学生的现实行为,将大学生放在思想政治教育的体验场域中;其次,“互联网+”背景下的思想政治教育通过思想引领的方式唤醒个体的生命激情和道德理想,在关注自身生命状态的基础上实现超越。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学生主体地位确立的延续性和稳定性,始终以人为目的和归宿维护思想政治教育整体性的确立和传承。
 
  “互联网+”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从某种程度上重新开创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繁荣局面,在一种更广阔、更深远的意义上,率先对我们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范式进行一种全面的审思。但这仅仅是开始,与人类对信息技术所抱有的日益增长的确信相比,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方法的创新还在路上,需要我们以更大的勇气和更执着的信念不断探索。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N].经济日报,2015-07-05(5).
 
  作者:王涛 陕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