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职业发展   成就出彩人生
地方分站: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 > 案例成果 >

“五聚焦五融合五提升”深化高职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2022-10-18 22:56:15 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英语教研室 徐琼副教授 黄一旸讲师
分享到:
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教材是课程实施的主要载体,教学模式是课程的实现形式,课程评价是课程诊断方式和完善的重要依据,技术是学习革命的关键突破。

  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教材是课程实施的主要载体,教学模式是课程的实现形式,课程评价是课程诊断方式和完善的重要依据,技术是学习革命的关键突破。加快课程建设、融媒体教材开发、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是推进“三教”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近年来,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公共英语教学团队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全面深化“三教”改革,合力打造“五聚焦五融合五提升”的高职英语课程思政改革模式,着力课程内容重构、教学模式创新、育人平台夯实、教学评价优化、信息技术赋能,形成“课堂有魅力,创新有合力、教学有效力、育人有厚度” 的良好局面,突破传统教学的局限,技术赋能高职英语学习,提升教学质量和全面提高人才培养综合能力。

 
  聚焦课程内容重构,融价值引领和知识传授,提升育人厚度和亮度
 
  课程内容是课程建设首要解决的问题。团队立足学生主体和发展,依托《大学英语》省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项目、省教改项目以及校级在线开放课程等,以新课标为指南,坚持“学习中心、学用一体和全人教育”教育理念,围绕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维融通的教学目标,开发云教材,重构课程内容,突出课程思政和中国特色,确保育人有厚度、有温度和亮度。
 
  在总体编排上,坚持显隐融汇,突出课程思政,提升育人引导力。首先,团队以“大学生成长成才”为主线,设置了“走进大学、心怀感恩、享受运动、与爱共舞、自信追梦、职场奋斗、智创未来、放眼世界”八大单元主题,通过单元主题化、主题模块化、模块结构化,实现英语知识传授和语言应用能力培养。对应单元主题,融入关于人生观、传统美德、人生态度、道德修养、理想信念、职业道德、中国精神和跨文化交际的隐性教育,将价值塑造有机融入教学中。其次,各单元以主题为统领,教学内容显隐融合。各模块编排了课前、课中、课后、课外学习环节和不同形式的活动。
 
  在内容选取和编写上,坚持融贯中西,突出中国特色,提升育人感染力。团队围绕单元主题,兼顾中西文化的经典性和现代性,知识性和思政性,守正创新,融入现代元素,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彰显中国特色,坚定中国自信。一方面,精选情感偏向客观的英语文本,增加中西文化对比,引导学生了解文化异同,提高思辨能力,培养国际视野。另一方面,通过学习经典国粹、传统节日和孝文化、了解传统手工艺和学习行业榜样、介绍中国各界优质人物、解密中国“黑科技”等,融入大量中国元素,在传播中国文化的同时展开感恩教育,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工匠精神、奉献和奋斗精神、科技创新精神,提升学生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精神,坚定文化自信。
 
  聚焦教学模式创新,融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提升育人深度和效度
 
  教法改革核心是教学模式改革。团队立足学生主体,充分发挥SPOC辅助功能和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构建了“二线三融四位”SPOC混合教学模式。即以“POA为支架、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围绕“英语知识传授+综合能力培养+情感价值塑造”融通的教学目标,通过线上预学、线上线下联合研学、线上拓展练学、鼓励课外活动与实践,将教学各环节串联起来展开立体教学和四位一体(学生、生生、教师、软件)教学评价。任务驱动下,团队协作带动个人在实践中实现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提升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职业道德和文化素养的培养。SPOC混合教学模式即延展了课堂教学,提高了育人效果,又有助于学生自主探究学习。
 
  团队积极搭建SPOC,围绕单元主题和教学模块设计项目任务,按照“课前驱动--课中促成--课后拓展--课外实践--立体评价”教学流程分解任务。每个主题单元搭建单元导学、语言知识、文化素养、职来职往、新闻热点、知识拓展专区,提供知识链接、微课、PPT、录课、练习、测试等,并实时动态更新SPOC。
 
  课前,思维导入和线上预学,抓住树立主流意识形态和核心价值观阵地,引导学生做好知识激活、文化储备、自主预热和自我评估,提高学习主动性。课中,通过预学答疑点评、分解产出任务、创设语言情境、促成任务深化、在线课堂随测、小组专题研讨、成果展示内化、学习效果评价展开有效教学。课后,引导学生在完成进阶分层任务中,强化知识和学习反思,延伸课堂教学。课外,将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纳入考核,激励学生参与结合时事热点和人文现象的各种英语比赛、思政作品创作、兼职、志愿者活动等,促进品德内化于心和外化于行。
 
  聚焦育人平台夯实,融教学实践和比赛活动,提升育人高度和力度
 
  立足学生需求,团队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和课外实践主阵地作用,运用信息化技术手段,为学生搭建平台,以学带赛、以赛促学,引导学生学以致用、以用促学,提高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和人文素养,提升育人高度和力度。
 
  在实践教学中,团队为学生搭建学习平台、交流平台、竞赛平台和活动平台,线上线下立体化推进教学,通过实践教学项目化和素质教育案例化,引导学生合作学习、自主探究学习和交互式学习。
 
  课外,依托黑板报、手抄报、校园广播、校园文化艺术节、各级各类英语活动和竞赛加大宣传力度,弘扬人文精神、职业精神和奉献精神,培养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使得实践育人有温度。
 
  聚焦教学评价优化,融评价主体和评估策略,提升育人精度和信度
 
  教学评价是课程诊断方式和完善的重要依据。团队对课程评价体系进行了优化和完善,构建了多维立体的综合评价体系。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强调评价结果过程化、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估策略多样化、评价方向思政化,重视过程积累、评价效度、方向引导和互动激励。增强了教学评价的客观性、有效性和综合性,为教师提供更精准的评价数据,进行有效地教学调整、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实施个性化指导和因材施教。
 
  过程性评价包括40%的平时成绩和20%的期中成绩,期中成绩由50%的笔试和50%的小组主题视频组成。平时包括线上学习、课堂学习、课外活动、社会实践。由学生自评、生生互评(组内+组间)、教师评价、软件评价组成多元评价。即考核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学习态度、协作意识、线上活动、任务完成度,又给予优秀作品、课堂竞赛、思政主题汇报与作品创作、参与比赛等奖励积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聚焦信息技术赋能,融媒智能和教育教学,提升育人广度和维度
 
  教育信息化是今后高等教育教育教学新常态。团队立足学生特点和需求,依托信息技术和智慧教学平台,除了着力创新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还突出新媒智慧,多维推介,创新融合智能呈现教材内容。通过富媒体编排设计和交互设计,为学生提供可听、可视、可练、可互动、可拓展、进度可跟踪的全新英语学习体验,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同时也提升了育人广度、维度和效度。
 
  团队融入富媒体形式,模块化、结构化地呈现教学内容。通过配置图片廊、自制微课、音视频、百科气泡、扩展阅读、链接、思维导图等富媒体资源,创设沉浸式学习环境。结合中国元素、案例、学习生活设置学习语境和任务,设置趣味化、游戏化、情景化交互评测和练习。学生输入语音、文字、视频、知识点随时扩展到互联网学习,在一个场景里完成学、练、测、思,满足学生情景化、动态化、形象化学习需求,促进学生泛在、自主、交互式学习,提高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并进行学习行为跟踪,实现有效管理。

更多>>培训动态
更多>>微博秀
扫描二维码,关注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