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职业发展   成就出彩人生
地方分站: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 > 三教改革 >

“双高计划”建设背景下“三教”改革的意义和内涵

2022-01-22 20:33:49 (节选自《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年第33期) 秦华伟,陈光 责任编辑:刘莉
分享到:
“三教”改革的成效就决定了人才培养质量,也就决定了“双高计划”建设的成败与否,抓住“三教”改革就抓住了“双高计划”建设的“牛鼻子”。

  “三教”改革的成效就决定了人才培养质量,也就决定了“双高计划”建设的成败与否,抓住“三教”改革就抓住了“双高计划”建设的“牛鼻子”。
 
  (一)“三教”改革的根本在于“教师”
 
  当前,我国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大都受制于职教师资队伍的建设水平,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重学历轻技能、重引进轻培养等问题。归根结底,就是缺乏一支高质量的“双师型”教师队伍。首先,“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入口问题。职业院校教师队伍不同程度存在数量不足问题。“双师型”教师占比仅40%。第二,职教师资队伍的素质提升问题。“双高计划”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的精神为根本,针对“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制定种种措施,不仅明确了“双师型”的概念特征,还出台了入口新政,构建了引培两重的新机制,更为新时代职教师资队伍的建设规划了“路线图”。
 
  (二)“三教”改革的载体在于“教材”
 
  当前,职业院校的教材建设普遍存在内容过时、更新缓慢、与企业生产实际脱节、教材选用不规范等问题,特别是缺乏与“互联网+”时代相适应的线上线下一体化教材。针对这些问题,“双高计划”对于教材建设明确提出了解决方案和措施。
 
  第一,教材的内容建设问题。通过与企业深度合作,共同编制反映企业生产实际,且融入新技术、新工艺、新流程、新规范的兼顾理论与实践的课程教学内容,落实定期修订教材制度,健全专业教学资源库等,解决教材内容陈旧、更新速度慢、不能满足高职教育紧密联系生产实践等问题,适应服务地方产业发展的特征要求。
 
  第二,教材的实操性问题。职业教育作为类型教育,对于实践教学的要求远高于普通教育。当前,高职院校的教材普遍仍以传授理论知识为主,过于注重基础理论,造成高职教材不是简化版的本科教材,就是增强版的中职教材。[4] “双高计划”中提出“倡导使用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并配套开发信息化资源”。就是要增强教材的实操性,突出职业特色,强调个性化、差异化,强化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第三,教材的信息化问题。互联网时代,教材的信息化不仅是教学改革的要求,更是信息技术发展的时代要求。“双高计划”中提出遴选认定一大批职业教育在线精品课程,建立动态化、立体化的教材和教学资源体系等措施,助推信息化教学改革,适应新时代职业教育的发展需要。
 
  (三)“三教”改革的核心在于“教法”
 
  现代化的技术手段从根本上变革了传统教学方法和手段,为教育活动的开展开辟了更加广阔的空间,提供了更加丰富的资源,更提出了新的更高挑战。“双高计划”明确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改革理念,进一步强调了学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主阵地”作用,全面推动以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为核心的教法改革。
 
  第一,教法的信息化问题。“双高计划”明确提出要求,在教法改革中,要充分利用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改造课堂教学过程,广泛开发慕课、微课、虚拟课堂等对外开放共享的智慧学习平台,加快解决教学手段落后,教学方法陈旧等问题,建设能够满足多样化、个性化需求的信息化教学环境。
 
  第二,教法的创新问题。当前,职业院校教学方式方法无法适应专业教学需求,不同程度存在“满堂灌”“闭门造车”情况,难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不能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课堂吸引力不强。“双高计划”以推进“课堂革命”为突破口,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全面推行面向企业真实生产环境的项目制、情景式教学模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更多>>培训动态
更多>>微博秀
扫描二维码,关注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