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职业发展   成就出彩人生
地方分站: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 > 三教改革 >

“三教”改革背景下职业素养教育融入高职思政课的对策

2022-01-22 20:36:59 (节选自《教育观察》2019年第36期) 王兆婷 责任编辑:刘莉
分享到:
实施“三教”改革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培养德技并修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一、“三教”改革背景下高职思政课的重要使命
 
  实施“三教”改革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培养德技并修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一)为职业素养教育提供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是大学生正确认识职业,确立科学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重要世界观和方法论。
 
  (二)为职业素养教育传递科学的价值导向
 
  职业素养教育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思想政治理论课所蕴含的典型人物、榜样楷模和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尤其是中国传统的工匠精神等内容,都为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提供了科学的价值导向,有利于学生个体职业价值追求,有利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
 
  (三)为职业素养教育提供强大的实践动力
 
  通过组织学生到农村、企业参观调查,推动他们结合理论教学内容开展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把课堂知识转化为精神追求,为职业素养教育中的文明养成提供实践动力。
 
  二、思政课中加强职业素养教育的对策
 
  (一)思政教师与专业教师的团队融合
 
  组织思政教师团队与系部对接,深入了解所对接系部的专业、课程和职业能力,建立思政教师与专业教师定期交流沟通机制,选聘专业课骨干教师、日常思想政治教育骨干、行业精英和道德模范等担任兼职教师或实践导师,组织专业教师参与思政课集体备课、思政教师到所联系系部当班主任和到企业挂职等方式,组建联盟教学团队。
 
  (二)思政课相关内容与职业素养的融合
 
  思政课相关内容与职业素养的融合有三个层次:一是共性的专业素养的融合,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最新教学大纲为主体,修订课程标准,在教学设计中重点融入职业价值观与共性职业素养的内容;二是不同专业素养的融合,针对系部不同专业对职业素养的培养要求,建设基于职业素养的案例库,设计基于职业素养的实践教学活动方案;三是学校特色素养的融合,在教学内容上充分体现高职院校的特色,以带领学生到校史馆开展现场教学,了解学校发展历史,学习校友及校友企业成长发展的案例,激发学生的职业热情。这些共性、个性与特色教学内容的融合,可以多方面地去整合职业素养与思政知识之间的契合点,使思想政治教育与系部的专业人才培养深度融合。
 
  (三)思政实践教学与职业素养的空间融合
 
  结合主题教育,开展职业素养主题活动。建设思政实践教学基地,在社会实践、考察调研、蹲点挂职、业务培训、社会服务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重点建设思政课实践教学精品项目,培育优秀德育品牌。
 
  (四)思政课评价考核与职业素养的体系融合
 
  按照“贴近学生、贴近社会、贴近时代”的原则,建立了思政课多元考核评价体系,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为例,考核内容分为政治素养、职业素养、道德素养三个模块,考核方式拓展参观访谈、实践调查、志愿服务等方面的考核,通过笔试、口试、实践报告、成果展示等形式,突出学生实践能力与职业素养方面的考核。
 
  三、相关思考
 
  (一)职业素养融入思政课的难点是教学设计
 
  学校要系统地梳理出职业素养和思政课可以对接的内容,教师要根据系部不同专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把各专业所对应的职业道德、职业岗位整理出来,从具体岗位出发,分析职业素养怎么做。各专业也要帮助思政课一起做好教学。
 
  (二)要守住思政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主阵地
 
  学校和教师要遵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八个统一”,上好思政课,守住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主阵地,把党不断创新的理论体系,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效转化为教学体系和价值体系,使之成为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的重要载体。
 
  (三)要厘清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边界
 
  学校要从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具体要求出发,做好思政课与专业课协同育人的顶层设计,使思政课与专业课之间相互融通、相互配合,共同提高高职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但是要厘清一点,思政课程最后必须还是思政课,课程思政最后必须还是专业课。职业素养融入思政课程的探索要掌握度,制度设计要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中心。

更多>>培训动态
更多>>微博秀
扫描二维码,关注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