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职业发展   成就出彩人生
地方分站: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 > 三教改革 >

深化“三教”改革 赋能百万扩招的思考与实践

2022-01-22 20:38:50 (节选自《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0年第2期) 丁才成 责任编辑:刘莉
分享到: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职教20条”)中提出的教师、教材、教法“三教”改革是促进专业内涵提升,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法宝”,更是解决扩招学生“怎么教”,实现质量扩招的“关键一招”。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职教20条”)中提出的教师、教材、教法“三教”改革是促进专业内涵提升,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法宝”,更是解决扩招学生“怎么教”,实现质量扩招的“关键一招”。
 
  一、面向区域重点发展产业,扩招进展情况的现状分析
 
  面向扩招学生,学校精心组织学情调研,扩招学生学习动机主要集中在岗位能力提升和职业岗位迁移两个方面。在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上要体现多元化和针对性。针对岗位能力再提升,课程内容要融入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将“X”证书标准融入课程教学,贴近岗位工作开发宜教宜学的工作手册式、新型活页式教材。针对职业岗位迁移,要强化专业方向模块式课程开发,满足学生跨专业跨方向学习需求。针对再就业需求,课程设置要注重实用性,强化实践技能模块的开发和教学。针对学历水平提升,课程设置要强化公共基础课程学习,注意与本科层次的衔接与沟通,满足学生进一步深造的需要。
 
  调查显示,扩招学生学历基础主要集中在高中及同等水平学历,他们的现有基础和学习能力有较大差异,在开展教学时要注重分类分层、因材施教。首选的教学方法是信息化教学,因此要重视课程建设,加快优质课程资源开发,推广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
 
  二、以学生为中心引领“三教”改革
 
  深化“三教”改革应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充分考虑成人学习的特征和需要,重点做好以下三点:一是教师改革要注重提升工程实践能力、思政育人能力和信息化教学能力,适应扩招学生学习动机明确、具备实践经验的成人学习特征,解决缺乏思政理论知识,思政意识淡薄的现象,满足学生对学习时间、地点和内容的个性化需求。二是教材改革要注重贴近工作岗位、遵循实际工作过程、强调内容更新迭代、满足泛在学习需求,建设适宜贴近岗位开展学习的工作手册式、新型活页式教材。三是教法改革要凸显“结合岗位任务学”“线上线下结合学”“教师师傅一起教”的基本思路,推行行动导向教学、混合式教学、模块化教学的综合运用。
 
  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不能局限于“三教改革”,同步也要落实到教学管理、教学服务的协同优化中。教学管理要摒弃“标准化”“大一统”模式,注重学生的发展性评价,坚信所有学生以不同的方式、在不一样的时间下均能成功。设置“通专结合、平台共享、核心专精、模块互选”的柔性化课程体系,实现“一人一案”。建立适宜扩招学生个性成长的学分制教学管理制度,如实施弹性学制、学分积累与兑换制度等。
 
  三、深化“三教”改革 赋能质量扩招
 
  (一)实施“双师三能型”教学团队锻造工程
 
  1.多措并举,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
 
  从三个方面开展“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具体实践:一是把好源头引进关,面向行业企业引进了一批具有绝技绝艺的劳模大师、能工巧匠。二是把好培育质量关,依托“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1+X”证书培训考核基地,鼓励教师考取高级别职业资格等级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提升实践动手能力。三是做好校企共培共育,依托职教集团、产教联盟、产教深度融合型企业,选派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赴企业兼职,参与企业技术攻关、技术革新以及成果转化等工作,提升教师工程实践能力。
 
  2.育德育能并重,打造教学“标兵”
 
  针对社招专业启动专业课程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成立职业教育课程研究中心、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工作坊,面向扩招学生开展行动导向教学、混合式教学、模块化教学的专题培训和示范交流,打造一批“教学”标兵。
 
  3.教学科研融通,打造研究“能手”
 
  鼓励教师紧密围绕企业技术革新和工艺开发难题,以协同创新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平台为依托,组建跨学科融合、专兼职结合的混编团队,对技术难题进行集中攻关,提升自身科研创新能力。
 
  鼓励教师将科研成果转化成教学项目、教学案例、教材资源等,使教学内容始终与产业新技术、新规范、新标准相同步,实现教学科研互融互通,打造一批研究的“能手”。
 
  4.教学培训结合,打造培训“大师”
 
  对培训工作业绩突出的教师在职称评审和评优推先优先考虑,提升教师开展技能培训的积极性和获得感。鼓励教师积极参与“1+X”证书试点工作,通过参与“X”证书标准的开发,“X”证书考核平台的建设,“X”证书的培训辅导来提升自身的职业技能和培训能力,打造一批培训“大师”。
 
  (二)实施优质教材建设工程
 
  1.建立持续更新机制,破解教材内容陈旧化问题
 
  加强对教材建设与选用的摸底排查,对于落后的教材实施停用、对于滞后的教材实施更新。实施“三年一修订,一年一调整”的教材内容持续更新机制,将课程育人中提出的思政要素、学科体系中的新知识、行业企业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X”证书培训内容融入教材内容,实现教材内容与行业企业技术发展的同频共振。
 
  2.面向工作过程序化内容,破解教材内容组织学科化问题
 
  实施优质教材建设工程,坚持校企双元协同开发,面向扩招学生提出以工作手册式、新型活页式教材建设为主导,在职业岗位(群)分析的基础上,根据职业岗位(群)典型工作过程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养,选择教材内容,结合岗位工作实际,设计学习情境,依据工作过程序化教学内容,同步开发信息化学习资源。
 
  3.统筹开发数字化资源,破解教材内容呈现静态化问题
 
  以课程标准为纲,统筹开发微课、动画、虚拟现实等数字化资源融入教材编写,依托信息技术将纸质教材与数字化资源有机结合,实现教学资源随产业技术的同步更新,解决部分知识点、技能点展示单一、晦涩难懂的问题,使教材更加生活化、情景化、动态化、形象化,适应扩招学生学习需要。
 
  (三)开展课堂教学“金课”建设行动
 
  1.推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行动导向教学
 
  扩招学生有一定工作经历,岗位能力提升目标很明确,依托岗位边工作边学习,适宜采用行动导向的教学。学校实施行动导向教学能力专项培训,通过“说课程”“优质示范课”活动,全面推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行动导向教学。
 
  2.推广基于线上线下结合的混合式教学
 
  扩招学生学习时间、学习地点多样、学习需求差异性大,采用“线上个性学习+线下集中答疑辅导”的混合式教学具有较强的适用性。要积极推进混合式教学改革。
 
  3.探索基于团队分工协作的模块化教学
 
  扩招学生依托企业岗位开展学习,实践教学模块可以聘请企业技术能手、劳模大师开展教学,组建校企混编团队开展模块化教学有很强的适用性。鼓励组建校内校外结合、教学科研结合的混编教学创新团队,积极探索基于教师技术专长,实施以任务(模块)为教学单元的团队协作式教学。

更多>>培训动态
更多>>微博秀
扫描二维码,关注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