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晚,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下文简称“武软”)发布2024年下半年高层次人才招聘公告,拟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工作人员32人,其中博士31人、技术高端人才1人,消息发布仅4天,学校已收到60多位国内外知名高校博士投递的简历。而在今年上半年,该校已引进21位博士和1位全国技术能手。
9月19日晚,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下文简称“武软”)发布2024年下半年高层次人才招聘公告,拟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工作人员32人,其中博士31人、技术高端人才1人,消息发布仅4天,学校已收到60多位国内外知名高校博士投递的简历。而在今年上半年,该校已引进21位博士和1位全国技术能手。
这并非个例,今年上半年,武汉城市职业学院也引进了28位博士。极目新闻记者从多所湖北优质高职了解到,近年来,越来越多博士加入高职师资队伍,有力提升了高职院校的师资实力。
2024年4月,37位博士走进武软参加博士校园行活动
高职:提升待遇建平台
一位长期研究我国职业教育的专家介绍,近年来高职院校热衷招聘博士的原因有三个:
一是职教升本的需要。当下职教升本如火如荼,《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管理办法(试行)》明确规定,具有博士研究生学位专任教师比例不低于15%。
二是提升教师队伍科研能力的要求。职教本科要引领产业发展,必然对教师的技术研究、科技开发与成果转化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学校期盼科研能力较强的博士群体承担更多科研任务,提高学校的横纵向科研项目绩效。
三是强校之路的必然选择。从长远发展来看,强校靠科研。在新一轮申报职教本科、拓宽职业教育上升通道的政策趋势下,很多高职院校特别是双高校迫切需要在科研上发力,这对教师科研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吸引优秀博士加盟,许多高职院校在提升待遇和打造发展平台上下功夫。
武软人事处处长尤小波介绍,本次博士引进以学校拟升本专业为主,均有编制;具备较强的科研能力或海外留学背景,在研究领域的学术研究成果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年龄一般不超过45周岁的往届、应届毕业优秀博士,都可应聘;博士研究生可直接参照专技九级兑现待遇,具有副高级及以上职称且在原单位已经聘任的可按原单位岗位等级聘任,在原单位未聘任的可参加学校竞聘后聘任至相应等级;博士入职后签订《人才引进待遇补充协议》,可享受不少于15万元(税前)的安家补贴、不少于20万元的科研启动费,以及每月2000元的岗位津贴等。学校有丰富的科研支持政策,和企业的产教融合也非常密切,成立了“武汉·中国光谷”产教联合体和多个产业学院,有湖北省工程研究中心、湖北职业教育研究院数字化与人工智能研究中心、武汉市专家科创工作站等,博士们可以充分利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所共建的各类平台,做出更多高质量的研究,产出更多高质量的成果,实现“从0到1、从1到N”的创新成果转化。
“近年来,职业教育在国家发展战略中的地位显著提升,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人才资源是职业教育长远发展的核心动力,近年来,我校多措并举,成功引进了一批高层次人才,仅今年上半年就引进了28名博士。”武汉城市职业学院人事处相关负责人介绍,为给高层次人才提供广阔的科研空间和良好的工作环境,学校为每名博士提供安家费10万元。博士研究生在聘期内享受武汉市事业单位在编人员相关待遇,并按学校绩效分配制度执行;学校每月支付博士津贴2000元;并拨付博士研究生科研启动经费等等。
“他们既是高学历人才,又大多来自企业行业一线,有着丰富的实战经验,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特色,为这些博士们提供了天然的职业发展契合点和吸引力。”该负责人介绍,为了充分发挥高层次人才的作用,武汉城市职业学院设立专项资金鼓励、支持高层次人才参加各类学术组织,组织博士到浙江大学等进行专题培训和研修。在科研项目申报和人才项目申报中向博士研究生倾斜。此外,学校还积极搭建科研平台,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博士:盼发挥科研价值
“高职院校对博士的重视令人感动,但博士们常有的担心是:在职业院校难以发挥自身的科研价值。”一位正在求职的博士说。
8月30日,武软举行新教师导师制结对签约仪式
“相较于本科高校,高职院校的科研基础略薄弱,但它有它的突出优势:很好的产教融合基础。入职高职的博士,要学会利用学校的平台优势,提升自己的科技服务能力,走好科教融合之路。”武汉职业技术学院智能制造学院工业机器人专业负责人蔡丽博士说,她2018年从武汉理工大学博士毕业后到武职任教,入职后,学校支持她申报省级以上科研项目,还让她带领学生参加各项职业技能大赛。当时,她一边努力建设学校正在起步发展的工业机器人专业,一边利用节假日深入企业调研学习,在入职6年后,她取得了丰硕成果:主持省级科研项目2项,主持校级教科研项目3项,第一作者发表SCI/EI检索论文十余篇,指导学生参加全国技能大赛机器视觉赛项获得一等奖、湖北省工匠杯智能制造赛项获得二等奖。
2012年入职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的武汉大学博士唐岳灏也持同样观点。多年来,他一直积极发挥专业优势,深入研究水利专业热点问题,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强降雨条件下土坝漫顶溃坝水力耦合破裂机制与溃口演化全过程数值模拟》项目的资助下进行基础理论研究,发表了5篇SCI论文,还以此为基础独立研发了基于超算云平台的分布式超大规模计算程序,该程序是国家重大研发项目子课题《重大滑坡灾害全过程调控设计理论与分析方法》的成果之一,在2023年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的申报中,作为主要研究者立项了《地震作用下边坡变形破坏机理及灾变过程模拟研究》课题。作为学校水生态修复技术专业研究室主任,多年来他坚持带学生参加创新创业大赛,帮助学生提升创新思维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团队协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市场洞察能力。
“今年上半年招聘时,我们特意组织了博士校园行活动,邀请博士们进校参观,也听此前入职的博士们介绍他们的发展情况。”尤小波说。“那天我听了三位博士的介绍,对我启发很大。2022年到信息学院的于海平博士说,她利用学校的科研平台申报的《基于自注意力机制的变异U-Net脑组织图像分割模型研究》项目获批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9年到商学院的肖滢博士,专业是产业经济,她做了四五年应用研究,已成为国家级资源库课程子项目的负责人,指导学生团队在‘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中获得金牌,获‘湖北省技术能手’称号,出版了专著,被评为学校的‘科技标兵’。还有机械工程学院的刘依博士,他引入当年,进行技术开发服务就到账了80多万元。”刚入职武软计算机学院的武汉大学博士余放说,他会坚持应用科研导向,开辟契合自身的发展路径。
高职院校的师资实力不断提升
“我是在企业工作了7年才入职武城职成为一名土木工程专任教师,因此,希望把我在企业中的生产经验结合教学授课,以企业和市场需求为导向,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今年入职武汉城市职业学院的曾文博博士说,他2017年从武汉理工大学博士毕业,之后在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工作了7年,转向职业教育后,他感到,之前自己所经历的严格学术训练和所获得的企业工作经验,都将在未来的教学、科研工作中发挥巨大作用,“我会不断寻找那个最好的结合点。”
极目新闻记者 张屏 张渊 周治涛 张裕
通讯员 董明 周思思 孙永霞 娄修明 詹杏芳
(图片由通讯员提供)
来源:极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