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职业发展   成就出彩人生
地方分站:
当前位置:首页> 焦点栏目 > 智汇职教 >

现代学徒制:职业教育的生活回归

2015-11-17 16:20:51 王稼伟 责任编辑:刘莉
分享到:
学徒制是一种源于生命自然的教育形态,“在工作中学习”既是一种学习模式,也是一种生活形态。日本学者细谷俊夫曾如此评价中世纪的学徒制:“它既是一种真正理想的技术教育体制,同时也是一种卓越的社会教育组织”。以学徒制为透镜,来考量“离开生活形态和制作图式”的职业教育丧失了什么,或将为现代职业教育打开一扇重新看世界的窗。

  近年来,随着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纵深发展,政府和学界均对现代学徒制探索给予了极大的关注。教育部2012至2014年连续三年将现代学徒制列入年度工作要点。《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指出:“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开展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试点,完善支持政策,推进校企一体化育人”,文件将现代学徒制试点列为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重要举措。探索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学徒制,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要求,也是职业教育改革的内在需求,更是教育主体发展的根本诉求。

  学徒制是一种源于生命自然的教育形态,“在工作中学习”既是一种学习模式,也是一种生活形态。日本学者细谷俊夫曾如此评价中世纪的学徒制:“它既是一种真正理想的技术教育体制,同时也是一种卓越的社会教育组织”。以学徒制为透镜,来考量“离开生活形态和制作图式”的职业教育丧失了什么,或将为现代职业教育打开一扇重新看世界的窗。
  基于这样的认识,笔者认为学徒制对于现代职业教育的启示在于以下三点。
  一是构建生态课堂。生态课堂的主旨在于以生为本,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潜能促进学生乐学、好学。而学徒制将学习归因与学习活动,道德情感与社会规范等相统一,创设出一个自由开放的生态课堂环境,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模仿来感悟知识、运用知识。因此,学徒制是生活化的课堂,基于“师徒”、“情境”、“知识”的多元互动,将“课堂还给了学生”,真实演绎了实践导向的情境学习模式,释放出学生的求知天性,引导学生进入“乐学”、“好学”的学习生态,课堂的生命价值也因之得以唤醒并激活。
  二是对接工作世界。学徒制是一种教育世界与工作世界相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其“工作现场教学”和“做学教产一体”的特点为学徒的技能养成和上岗就业提供了重要保障。我们现在所倡导追求的三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的统一”,在学徒制教学中得到了充分演绎。而现代职业教育却在某种程度上存在着“理论化”、“学问化”倾向,它将教学内容(知识)从其运用情境中抽象出来,这与技术教育的特质并不相符。因此,当下职业教育改革很重要的一项内容,即是对课程进行整合构建。现代学徒制改革应通过构建一体化的教学情境,帮助学生形成整体的知识建构,促进形成职业能力整体培养体系。应当说,我国现代职业教育改革缺少的不是理念——诸如“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理实一体化教学”等等——关键是怎么改、怎么做,以及怎样落实到学校的教育教学实际。现代学徒制探索或将通过打通教育世界与工作世界的壁垒从而抵及课程改革的核心。
  三是回归生活教育。陶行知先生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学徒制是一种朴素、无形的教育。现代学徒制应积极探寻生活与教育,工作与教育的关系,把对职业的信仰、理念、原则、规范等融入课程,融化到师生的言谈及“洒扫应对进退”等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在生活劳动中真正成为主人,在工作生产中体验并感悟真善美,这将是生态的德育形式及有效的教育方式。
(王稼伟 作者系无锡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