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职业发展   成就出彩人生
地方分站:
当前位置:首页> 焦点栏目 > 智汇职教 >

职教好声音:学生没有“饥饿感”,职校教师应该怎么办?

——读怀特海和阿莫纳什维利有感

2016-07-29 11:53:15 责任编辑:刘莉
分享到:
作者简介:刘景忠,现任江苏省徐州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非领导职务五级职员,兼任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顾问,全国财经职业教育语文研究会会长。

  1.饥饿感让我如此幸福
  有一次出差,在繁忙的视导工作间隙,突然感觉到肚子饿了,胃部传来食物消化殆尽的咕噜咕噜声,我想,这就是所谓的饥肠辘辘吧。去饭店的路上,我给几位同行说,什么是幸福,其实很简单,就是饿了想吃东西,困了能睡着。我的话显然没有引起他们的共鸣,他们只是敷衍地说,那说明你的身体没有问题。
  回到宾馆,想想自己刚才的感慨,越想越觉得是真理——尽管没有人附和。
  可不是吗,当你感到饥饿的时候,一个馒头都是那样地诱人,要是有点榨菜或咸鸭蛋,那就是“舌尖上的幸福”了。反之,如果你没有饥饿感,即使面对满桌的山珍海味,你也会无动于衷,甚至会心生反感。人们所以对由饥饿感而产生的幸福感已经麻木,是因为“饿”的感觉离人们越来越远了。乃至于吃饭成为一种负担。经常听到在家里主厨的朋友说(包括我自己):今天吃点啥,哎,愁人啊!
  2.我们遗忘历史,历史未必遗忘我们
  人,善于遗忘历史,而且遗忘的“速度”和“质量”都是惊人的。
  我们这一代人,是经历过饥饿年代的。小时候,我家和全国大多数家庭一样里经济困难,食物匮乏。盼望着母亲歇班,因为那一天母亲总会做点改样的饭,比如烙葱花油饼等;同样也盼望着父亲歇班,因为父亲歇班总爱带我去逛街,逛街时就可以跟着父亲吃上油条……
  小时候看《参考消息》(那是一定级别的干部才可以看到的报纸),有一则报道印象很深,报道说,苏联经济低迷,食物匮乏,一般工人的早餐没有面包、牛奶和黄油,只能吃大饼油条。读到这里,肚子里的馋虫都被勾出来了。“文革”后期进了中学,语文课文中有一篇大约是“诱敌深入”之类的战争故事,说的是我们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为了诱敌深入,做好的萝卜烧肉都没吃,就向后撤退了,把“瓶瓶罐罐”留给了敌人。我心想,这哪里是“瓶瓶罐罐”,这是萝卜烧肉啊!完全可以吃饱了再撤退……关于饿的、吃的、馋的记忆太多太多了。
  现在的年轻人只要读一读杨显惠的《定西孤儿院纪事》、《夹边沟纪事》、《甘南纪事》(我读过前两本),读一读严歌苓的《陆犯焉识》,就知道那个年代是怎么一回事了,就知道饥饿感是个什么感觉了。然而据我所知,没有几个年轻人愿意读这些书。他们认为,那是过去了的历史,与他们没有任何关系。
  但愿如此。但愿那一段历史不再重演,但愿我们的子孙后代不再经历那样的年代。可是谁能保证呢?“三年自然灾害”,一直是我小时候听到的对那个年代的统一说法。后来读了一些书才知道,当年的灾害,既有“天灾”,也有“人祸”。从预防的角度我想说,“天灾”易抗,“人祸”难避。就像当年日本的“广岛”、“长崎”,就像今天的阿富汗……
  我们可以遗忘历史,历史未必会遗忘我们。
  3.精神饥饿,同样难以忍受
  我们这一代人,不仅经历过由食物的匮乏而产生的饥饿感,也经历过由文化的封锁和禁锢而产生的求知的“饥饿感”。想读书而无书可读,想学习而学校停课。谁家里要是有几本世界名著,绝不亚于今天有一栋别墅和一辆凯迪拉克。同学们之间相互借书、传书,成了公开的秘密。我大姐的一个老师,为了防止“红卫兵”抄家,把她的书全部运到了我家保管。于是,我得以在十来岁的时候就读到了《安娜?卡列尼娜》、《复活》、《被开垦的处女地》、《静静的顿河》等名著。有了这些书籍作伴,我在同学中像个富翁一样,有着莫名的优越感。在以后多年,我常常意外地梦到:父母住的那间平房里又发现了一箱我没有读过的书……
  这种“文化饥饿感”现在的年轻人已经无法理解了。其实要想知道“文化饥饿”是怎么一回事,读一读余秋雨、周国平、贾平凹、梁晓声、张贤亮这些人的书,就什么都明白了。然而据我所知,没有几个年轻人愿意读这些书。他们同样认为,这些和他们没有任何关系。
  与前者所不同的是,“文化饥饿感”在某种程度上而言,至今依然是客观存在着的。有许多书我们是读不到的,有许多观点我们无从了解的。就像台湾作家杨照所说,美国人吃到的奶酪只是几种基本口味的,到了法国他们才知道,原来奶酪有如此多的品种和口感,在美国他们吃的是奶酪,在法国他们吃的是“卡拉斯的咏叹调”。
  4.教育和生物有机体的进食及其规律,何其相似乃尔
  人需要进食、消化、再进食、再消化……才能维持其生命,才能促进其发育,才能支撑其成长。可以设想:人若是没有食物,或是吞咽进去的不是食物,或是可以进食但消化不良,这个人还能继续生存、继续发育、继续成长吗?对此,19世纪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怀特海在他的《教育的目的》一书中有过精辟论述:“教育是一个完全具有自身特点的过程。与这个过程最相类似的是生物有机体吸收食物的过程。众所周知,在适当的环境下,美味可口的食物对健康是多么地必要。当你把你的靴子放进行李箱,它们会一直在那里,直到你把它们拿出来的那一刻;但是,当你给孩子喂错了食物的话,情形就完全不同了”。
  在此之前,我读到过旅美教育学专家黄全愈(《素质教育在美国》一书的作者)先生一句话:教育不是往车上装货,而是往油箱里面注油。初读这句话,我有石破天惊之感。直到读了怀特海,才禁不住要击节赞叹。如果说黄全愈的话是生动比喻,那么,怀特海的观点可以称得上入骨三分的绝妙好辞了。
  5.“减负”还是开发“食欲”,这是个问题
  教育界经常说的一个词叫“减负”。用怀特海的观点来衡量,“减负”至少是可以商榷、可以讨论的一个概念。减负,是减轻学生负担的意思。如果换一个角度,想办法增强学生的消化能力,想办法给学生提供美味可口的食物,那么,现有给学生提供的“负担”是轻了还是重了,恐怕就要重新评估了。或曰:再精美的食物也不能过量,孩子的消化能力终究是有限的。我要反问的是:孩子们的消化能力究竟有多大,该由我们说了算吗?人类社会的进化程度,我们把握得准确吗?如果这些问题我们无法给予精准的回答,那么,我们有什么理由说“食物过量”了呢?退一步说,我们在儿童的潜力方面做了哪些最新研究、取得了哪些突破呢?
  前苏联教育家阿莫纳什维利在人性化教育、合作教育等方面做了大胆而有益的探索。他用实证的方法,用他所亲自授课实验班儿童的成长事实,回答了上述问题。他在《孩子们,你们好》一书中有过这样精彩的表达:“我深信,在将来,儿童们还将无止境地多次地以自己的才能使世界惊异,将无数次地摧毁学者们和教师们的儿童心理观。作为一个乐观主义者,我个人认为,如果宇宙确实是无穷无尽的,那么,儿童就是这个无穷无尽无边无际的唯一真正的缩影。如果教师以乐观主义和创造性的态度对待儿童,他们的才能就会是无限量的。”
  要知道,阿莫纳什维利所带的实验班是不到入学年龄的(平均6岁)学前班学生。在他精心指导下,孩子们饶有兴趣地学完了全部拼音,而且已经开始写作了。阿莫纳什维利的探索,毫无悬念地遭到了权威人士的批评、嘲讽、否认、打击。但事实的说服力是无法撼动的,在事实面前,那些曾经批评、嘲讽、否认、打击的人纷纷前来听课、观摩、学习。
  阿莫纳什维利不给孩子任何压力,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调动、激发学生自身就有的潜能。这样的教学过程,不仅没有影响“教学任务”“教学进度”,反而迅速地促进了学生的发展。阿莫纳什维利认为:“教学的目的在于促进儿童内在禀赋和潜能的显露和发展,教学方法的革新愈具有这一教学的目的性,它将变得愈人道、愈乐观和愈快乐。”因此,当阿莫纳什维利看到6岁的孩子已经开始用书面语言表达自己感受的时候无比激动地说:“可以把孩子们首次洞察自己的心灵的尝试与宇航员首次步入宇宙空间的壮举相比美。”
  阿莫纳什维利的欣喜之情,不是搞教育的人是难以体会和确认的。
  6.职校教师该如何影响学生
  读怀特海和阿莫纳什维利,联想到职业教育,常常不自觉地产生许多感受、感触、感动和感慨。
  对儿童的教育,教师们可以像两位教育家所说的那样去探索、去尝试、去挖掘、去实验,然而我们职校生呢?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已基本定型,他们的生活习惯、学习态度已基本定性,职校教师该如何改变、影响他们呢?
  好的教育是在适当的时候,根据每个学生的口味,给学生美味可口的食物,然而我们所面对的职校生,相当一部分已经没有了“胃口”,严重的已经失去了“吞咽功能”,在这种情况下,职校教师又该如何做呢?
  我认为,摆在职校教师面前的任务是:
  (1)对于没有“胃口”和失去“吞咽功能”的学生首先要予以积极“治疗”,不能按照我们已经制定好的“食谱”命令其强行吞下。“胃口”问题需要辩证地对待:有的“胃口”不好是胃被弄坏了的结果;有的“胃口”不好是没有遇到令他们“胃口大开”的食物。因而,职校教师对学生的“胃口不好”需望闻问切,辨证施治。
  (2)对于尚且有“胃口”的学生,我们要精心做好每一餐,尤其要注意提供他们既爱吃且比较容易消化的食物。量的大小根据学生具体情况而不同。
  (3)对于“胃口”较好的学生,我们切忌按照我们的需要给他们提供大量的单一品种的食物(技能大赛选手的训练就是如此)。我们要按照科学规律,给他们提供营养均衡且丰富的多样化的食物。只有如此,他们才可能成长得更快、更好、更健康。
  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学生不想吃、不消化的食物绝不喂;学生愿意吃、能消化的食物就按照学生的需要提供;创造出更多品种、更多美味、更加健康的食物,引领、引导、激发学生新的食欲。
  显而易见的是,要做到以上几点,就必须灵活运用教育智慧,就必须理性对待目前高度统一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这当然需要一定的教育环境作为保障。但我认为,无论教育环境如何,教师们都应该积极探索,大胆尝试,尽到我们最大的努力,给每一位职校生创造“人生出彩”的机会。这是当代中国职校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使命。
  2016年7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