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职业发展   成就出彩人生
地方分站:
当前位置:首页> 焦点栏目 > 智汇职教 >

潘家俊:关于构建“大思政教育体系”的思考

2017-09-30 16:15:17 《上海职业教育》杂志 责任编辑:刘莉
分享到:
当下,上海高校正在重点推进“课程思政”工作,以体现高校育人的本质要求。作为“大思政教育体系”的载体,“课程思政”引起了各方面的高度关注。

  当下,上海高校正在重点推进“课程思政”工作,以体现高校育人的本质要求。作为“大思政教育体系”的载体,“课程思政”引起了各方面的高度关注。

 
  《光明日报》2016年12月12日发表专论:《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上海探索构建全员、全课程的大思政教育体系》。
 
  文中列举了上海一些大学教授、专家的例子,如:
 
  上海交通大学  著名物理学家、张杰校长给学生上的一节思政课,100多张ppt,近1000个知识点,17本参考书目,75分钟演绎……从“热力学第二定律”和“人类文明发展规律”讲起,张杰用严谨的公式推导,引导学生思考“中国自信从何处来”。
 
  复旦大学  “我们今天应该如何看待洋务派的“对外和戎”主张”?“如何把握现代化与西化的辩证关系”?一个个面向全校学生征集的问题被精心编撰进一套名叫《难点解析》的辅学读本中,教师专门编撰的文章,针对课程有所涉及,但教材又未能充分解释的重要问题作出权威解释,让学生大呼解渴。
 
  同济大学  中科院院士、著名海洋地质学家汪品先教授展示出一幅地图,向学子们发出召唤,“19世纪中国的沦落从海上开始,21世纪华夏振兴也必须在海上立足。”“中国的海岸线如一张弓,长江似一枚箭,而上海则是等待射向浩渺西太平洋的箭头。”汪教授的讲课引起台下经久不息的掌声。
 
  上海中医药大学   人体解剖学教研室副教授张黎声的《人体解剖学》课程,则被打造成“一堂有温度的生命大课”,更注重学生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对医学生责任意识的审视。张黎声将教学目标分为知识目标和情感目标,和学生一起尊称遗体捐献者为“大体老师”,与学生一起分享他们的遗嘱、病历及与疾患抗争的图文影音资料,还带领学生与遗体捐献者座谈、慰问捐献者家属、参加追思会,引导学生敬畏生命。经历了这样的思政教育,上海中医药大学学生吴毅感慨:“我不知道你是谁,但我知道你为了谁,你让我们知道以后要为了谁。”上海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张智强认为:“体育课教师可以把挫折教育、敬业精神、团队精神、规则意识融入体育课中。临床教学中,可以体现‘大医精诚、医者仁术’的思想,不同岗位的老师都可以做出表率,引领学生。”
 
  文章指出,长期以来,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孤岛”困境,思政教育与通识教育、专业教学往往“两张皮”,不能融会贯通。而今的上海高校,“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华丽转身——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素养课、专业教育课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中,所有课都上出了“思政味”,所有老师都挑起了“思政担”,正在探索构建全员、全课程的大思政教育体系。
 
  为此,上海不仅牢牢抓住思政课堂这个主渠道,还积极探索在通识教育中根植理想信念,推出了《中国系列》品牌课程。从复旦大学的《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理论与实践》、同济大学的《中国道路》、上海大学的《创新中国》到上海交通大学的《读懂中国》、华东政法大学《法治中国》,一大批大家名师走上通识课讲台,润物无声地将正确的价值追求和理想信念传达给学生。
 
  《中国教育报》2017年3月21日刊文强调,“所有课程都要纳入能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内容”。
 
  文章肯定了“思政课程是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课程体系,而课程思政则是教学体系”的观点。作者认为,在教学体系层面的建构上,课程思政是一种教育理念,表明任何学科教学第一位是培养人,政治素养与国家意志高度统一;课程思政也是一种科学的思维方法,反映在教学体系上就是培养什么样的人、学什么样的知识技术,在顶层设计上,理想成长教育和专业发展教育要有机联系。
 
  作者指出,高职教学在职业化导向下,“应知”与“应会”的课程教学目标十分明晰,按照课程思政的新要求,学知和学技的原动力要将个人理想与社会担当有机结合,专业培养目标的“红专”与课程教学目标的教育性、知识性、技能性相互对应,学科的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相辅相成,让公共课、专业课、实践训练课同样承载正确的职业观、成才观教育。
 
  《上海教育新闻网》2017年4月18日刊登了上海中医药大学校长徐建光的文章,其标题是“坚持全课程育人,深化课程思政改革”。
 
  徐建光校长提出,贯彻习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政会议上关于“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的讲话精神,是新时期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新命题。要构建全员、全课程的大思政教育体系,形成“各门课程都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师都负有育人职责”的工作思路,才能将核心价值观教育落细、落小、落实在每一堂课程。
 
  徐建光认为,首先要立足学科的学术内涵和传承脉络,发挥专业课程本身的特色,提炼出爱国情怀、法制意识、社会责任、文化自信、人文精神等要素,转化成核心价值观教育最具体、最生动的有效载体;然后从小处入手,就细部落脚,注重课堂话语传播的有效性,力避附加式、标签式的生硬说教,悉心点亮学生对专业课程学习的专注度,也引发学生认知、情感和行为的认同。例如,《人体解剖学》增加了“大体老师”的感恩教育内容,引导学生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对医学责任意识的审视;《医古文》对古代医家的学术思想和伦理思想进行解读,成为医学人文的导引课;《医学英语》课程跳出了语言工具课程的狭窄范围,更多地倾注了全球化视域和跨文化交流的指导;《中药饮片鉴识》设计了进入社区宣教的实践内容,将专业技能服务社会的职业价值观春风化雨般传递给学生。三年来校院两级建设课程已达到60余门,“课程思政”的学术内涵探索不断深入,涌现出一大批文理结合、医儒相通的示范性课程。其目标是:“100%的课程建立德育目标并渗透德育元素,专业课程德育重点建设项目达到100门”。
 
  如何贯彻习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政会议上提出的“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的讲话精神?
 
  “课程思政”的提法非自今日始,也不是一个“应景的噱头”,而是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正因其具有“时代特点”,所以对“课程思政”的概念不应简单地加以解读,更不能以“跟风”的态度对待这一重大的新命题。
 
  第一,“大思政教育体系”的成功,依赖于科学理念的确立。“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就是说,所有课程(包括专业课和非专业课)都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这个方向,就是坚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确立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要在所有课程中“纳入能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内容”,解决“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同时,仅仅“同向同行”还不够,还要“形成协同效应”,就是说,要统筹思政理论课、公共基础课、职业素养课和专业课的资源,围绕“如何培养人的问题”,形成合力,取得成效。如果仅仅把“课程思政”简单地看作是“专业知识+思政知识”的外在叠加,不仅很难取得“育人功能”,反而会在一些师生中引起逆反心理。思政教育要自觉、自然、有效地“融入”专业教育,在知识传授中强调主流价值引领,在教学过程中根植理想信念,形成“大思政教育体系”的视野和格局,这是一个很高的要求,需要长时期坚韧不拔的努力。
 
  第二,“大思政教育体系”的成功,关键是教师。我们的党和国家一贯重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少院校曾积极探索建立“大思政教育体系”,但思政课的“有效性”并不高;尽管有不少院校探索创新教学方法,也取得一些成绩,但很多院校还是把思政课简单地当作是一门知识性课程,教师还停留在“讲教材、背教材、考教材”的状态。现在,鼓励院校推进“课程思政”工作,其课程的设计和执行需要教师具有“育人”的意识和能力。一个院校,组织教师做几门“课程思政”并不难,难的是“课程思政”的理念入脑入心,教师们亲力亲为,认真“教书育人”;难的是“大思政教育体系”的顶设计科学、合理、可行,能够在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真正落地,真正做到“各门课程都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师都负有育人职责”。这方面的工作才刚刚开始。
 
  第三,就高等职业院校而言,这方面的工作任务更加艰巨。(1)“课程思政”要求教师“视野开阔、文理结合、中外贯通、史为今用”,要求教师具有更高的与学生交流的水平,这些要求对于高职院校的教师来说,短时间内确很难达到。“课前五分钟”、“课前十分钟”的探索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但这并不等于“课程思政”。(2)“大思政教育体系”的构建要求院校党委、行政、教学、学生等各个方面整合资源,统筹安排,集全校之力,立规建制。但这项工作,一是不能靠开大会、发文件、领导讲话来运作的,而是要有规划、有试点、有措施、有监控;二是不能影响院校按照职业教育规律开展的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应该看到,“产教深度融合”和“构建大思政教育体系”并不矛盾。中央深改组审议通过的《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指出,要“注重培养学生终身学习发展、创新性思维、适应时代要求的关键能力。”只有在产教深度融合的条件下,才能做到学习与工作“难解难分”,学做人与学做事统一,专业能力的学习和通用能力的学习融为一体,使全面素质教育和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真正落到实处。(3)高职院校的学生文化基础普遍较差,传统的思政课效果又不是很好,“大思政教育体系”采用什么样的方法来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学生的热情,取得师生的共识,需要创新、探索、实验、总结。
 
  中国职教学会顾问杨金土教授在2001—2007年期间,曾将高职学院的课程分为“文化、科技、体育”三大类:(1)文化教育,目标是实现“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重点是人文素质)”教育。(2)科技教育(侧重于技术技能教育),目标是实现“专业素质和能力素质”教育。(3)体育,目标是实现“身心素质”教育。他认为,正确处理这三类教育内容的关系,是学校建设过程中带本原性的永恒课题。
 
  实践证明,全面推进以人文教育为基础的素质教育是实现人的全面、和谐发展的必要手段,现在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往往强调职业教育的实用性、定向性和功利性,而忽略了素质教育的基础性、全面性和可发展性;往往局限于专业理论和技能课程,忽视人文、综合类课程;高职教育的学制短,学生的学习准备和学习动力相对不足,家长对学生的要求往往急功近利,因而推进素质教育的难度加大。
 
  2017年6月22日,教育部在上海召开了思政课教学质量年上海调研片会暨高校“课程思政”现场推进会。提出要在“思路攻坚”“师资攻坚”“教材攻坚”“教法攻坚”“机制攻坚”五方面形成长效机制。同时,要求根据院校的实际情况进行机制体制创新,建立符合思政课和思政选修课、综合素养课和专业课发展规律的长效运行机制和协同创新机制,及时总结经验使之深化优化固化下来,这是确保“大思政教育体系”建设顺利进行的重要机制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