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职业发展   成就出彩人生
地方分站:
当前位置:首页> 焦点栏目 > 智汇职教 >

赵伟:试论劳动、劳动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关系

2019-11-28 16:27:26 中国高教研究 责任编辑:刘莉
分享到:
习近平的劳动观、人才观和发展观是改革发展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的指导思想。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看问题,劳动是物质资料生产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劳动是光荣的,劳动素质为每一个国民所必备,劳动教育应成为国民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面向全体新生代;与普通教育一般的劳动教育不同,职业教育是劳动教育的专业版,因此,职业教育的劳动教育要与生产实践和专业发展结合起来。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教育,要求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习近平同志在多个场合一再阐发劳动光荣、尊重劳动者的观念,第一次在教育方针中正式加上“劳”的内容、丰富了党的教育方针,强调要高度重视、加快发展职业教育。习近平的劳动观、人才观、发展观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一脉相承,在继承中有了新发展。在新时代职业教育改革发展面临复杂而任务繁重的形势下,依据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梳理和研究劳动、劳动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关系,对于深入理解习近平关于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的重要论述,更好地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推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和实现职业教育现代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劳动、劳动教育和职业教育递进融合发展的历史逻辑要点


  劳动在马克思主义中是一个重要理论范畴,对于马克思主义三大组成部分来说是一个理论枢纽,是联系三个组成部分的中介,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群众观、阶级观、发展观、矛盾观的基础。研究表明,马克思的劳动观在一定意义上是马克思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两个伟大发现”的基石。只有深入理解马克思的劳动观,才能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揭示的社会发展规律,才能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恩格斯指出,马克思主义“在劳动发展史中找到了理解全部社会史的锁钥”。根据这把“锁钥”,我们在梳理劳动与生产以及社会发展的历史的同时,梳理劳动、劳动教育和职业教育递进融合发展的历史逻辑要点,最后归结劳动、劳动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关系要点。


  (一)劳动光荣,要把劳动教育作为社会教育的重要内容


  劳动是指人们为了满足自身物质和精神生活的需要以及实现自身全面发展所进行的有目的的活动。因为劳动,历史上人类实现了猿和人的分野,使猿变成了人。达尔文运用生物进化论原理,系统说明了人类起源和形成的自然历史。但达尔文只是从纯粹生物进化的观点考察人的问题,还不能彻底说明人类是怎样从动物界分化出来的。回答这个问题的是马克思和恩格斯。马克思在其著作中一再谈到人类的社会本质以及劳动在人类形成中的决定作用。恩格斯在1876年所写的《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中,明确提出并全面论证了劳动创造人的原理。他指出,“劳动是整个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而且达到这样的程度,以致我们在某种意义上不得不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


  劳动创造了人类,劳动在人类历史上有着无与伦比的地位。不仅如此,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而生产过程就是劳动过程。人类要生存就必须有衣、食、住、行各方面的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马克思说:“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生产过程就是劳动过程,因此劳动与生产活动密不可分。在原始社会,因为生产力的低下,所有具备劳动能力的社会成员包括老人和小孩,都要参加生产劳动。劳动的必要性和劳动光荣的观念在当时是不言而喻的。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物质资料逐渐丰富,一部分社会成员得以脱离直接生产过程而专门从事脑力劳动,而且随着脑力劳动者数量的不断增多,鄙薄生产劳动及其劳动者的社会观念才逐渐形成。


  习近平从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和唯物史观出发,强调:“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劳动光荣、创造伟大是对人类文明进步规律的重要诠释”。他还指出:“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号召“全社会都应该尊敬劳动模范、弘扬劳模精神,让诚实劳动、勤勉工作蔚然成风”。这些重要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劳动思想新境界。习近平还在党的教育方针上,首次明确了劳动内容。他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中发展了党的教育方针,将教育方针科学地表述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劳动光荣,在我国开展劳动教育就有着充足的必要性,以此让全体学生从小就养成热爱劳动、积极劳动的良好习惯,达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让诚实劳动、勤勉工作蔚然成风”的要求。因此,我们应把劳动教育作为教育工作的宗旨之一,贯穿于教育教学全程。


  (二)提高劳动者的基本素质和技术技能,促进生产力发展


  生产过程有两个基本要素: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劳动力作用于生产过程就是生产劳动。生产过程的第一个基本要素是生产资料。生产资料包括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劳动资料是人们用来传导自己体力和脑力的一切物质资料,主要指劳动工具,是劳动过程物的方面。工具是劳动资料中的决定性因素,马克思将其比喻为骨骼系统和肌肉系统。劳动对象是人们将自己的劳动加于其上的一切东西,主要有两类:一类为自然生成物,如原始森林、矿藏等;一类为人们加工而成的产品,如钢材、日用品等。生产过程的另一个基本要素是劳动力及其劳动。劳动本身表现为生产劳动,是劳动过程的人的方面。在劳动过程中,物必须与人结合才能发挥作用,其中人起着决定作用。所有的物质资料都是劳动者运用生产工具,带着特定目的作用于劳动对象即进行劳动才生产出来的。当劳动者和生产资料分离的情况下,二者只在可能性上是生产要素。


  在相同的劳动条件和强度下,劳动效率的提高或生产力的发展,有赖于劳动者的操作熟练程度也就是技术技能水平的提高。马克思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劳动者的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是逐渐地积累和加以丰富的,从而劳动者的劳动能力也是不断地提高的。在企业相同技术水平和劳动强度条件下,劳动者操作越熟练或其技能水平越高,劳动生产率就越高。


  人类社会对物质财富的生产永无止境,对提高劳动效率的追求也永无止境。要提高劳动生产率就得不断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增强其技术技能。由此可以看出对现有劳动者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对新生代劳动者开展职业教育的必要性。事实上,从人类劳动史来说,劳动教育和劳动技能的传授与物质资料的生产始终相生相伴。生产的发展史就是劳动的发展史,也是职业教育的发展史。


  (三)适应工业革命发展需要,学校制度的职业教育取代传统学徒制教育,实行标准化批量培养


  工业革命之后,生产力呈现快速发展,生产方式较之传统手工业有了巨大变化。工业革命之后生产是机器化大生产,其显著特征是生产的专业化、精细化、标准化、规模化。所有这些特征的目标指向都是要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大规模生产对扩大具备技术技能的劳动者提出新的要求,传统学徒制的一个师傅带一个或几个徒弟的职业教育方式在规模培养上已不能满足需求。


  教育属于上层建筑,教育适应经济基础的重要方面就是要用学校教育制度,以批量教育或批量培训的方法来培养学生、传授技能。学校教育制度的基本特征,一是人才培养规格标准化,二是以班级为教学基本形式,三是有专门的教师开展课堂教学,四是有专门的管理人员开展如制定教学计划等的管理工作。学校教育制度在批量培养技术技能人才上的高效率使传统学徒制相形见绌。学校教育日益成为社会教育的主导形式、主流方式。即便在现代条件下所开展的现代学徒制,也是学校教育制度,只不过将实训环节更多地交由企业负责。


  (四)适应社会分工细化和产业结构变化,职业教育要有合理的专业结构


  人类社会伊始,生产力极其低下,所有具备劳动能力的社会成员都必须从事满足自身基本生存需要的直接的物资资料生产。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物质资料在满足直接生产者需要的前提下有了剩余,在此基础上分工发展起来。社会分工对于人类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巨大。马克思说:“一个民族的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最明显地表现于该民族分工的发展程度。”分工意味着劳动的专业化,意味着生产效率的提高。分工实现了从自然界直接获取生活资料的渔猎、农耕业与通过二次加工获取生产生活资料的工业行业的分野;分工使不同行业的劳动者有了交换彼此劳动产品的需要,实现了生产与交换的分野;分工使一部分社会成员得以分离出直接物资生产领域,专门从事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工作;分工还实现了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分野,社会出现了专门的管理人员、科技文化人员,也出现了专门的教育工作者。就是说,随着生产力发展和物质资料的逐步丰富,人类的生产形态形成了三次产业,彼此相互促进。三次产业的并存、分工的不断细化,使社会生产形成种类众多的专业领域。为适应这种情况,职业教育需要分门别类地为各生产专业领域培养专业技术技能人才,因此要加强职业教育专业建设。


  三次产业发展的结构变动有其自身规律,发展到现代产业结构,第一产业所占比重最小,第二产业次之,第三产业所占比重最大甚至超过一产和二产的总和。适应社会分工细化和产业结构变化,职业教育要有合理的专业结构。职业教育需要及时调整专业结构,定期修订专业目录。以我国现阶段情况来说,第一产业因为需要农业劳动者有减少趋势,职业教育要做优一产专业,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我国要保持和加强中国制造的优势,第二产业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职业教育要巩固加强二产专业,培养更多实体经济技术技能人才。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在2016年首次超过一产和二产总和,2018年三次产业结构为7.2∶40.7∶52.2。与美国第三产业近80%的占比相比,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空间十分巨大。职业教育要大力加强三产专业建设,即加强生产性服务专业以服务经济发展,还要加强生活性服务专业以提高人民生活品质。


  (五)传统产业与现代产业并存,职业教育要有合理的层次结构


  无论现代产业如何发展,生产机器设备发达到什么程度,传统产业哪怕是最传统的手工业,在很大程度上是难以替换的。生产批量越大的产品越适合现代工业特别是智能制造,批量少的尤其是体现个性化的、需要生产者施加个性创造的产品,则更适合传统产业甚至手工业。工业发达国家如德国,现在仍然有为数众多的手工业者。


  我国是大国,情况更特殊,客观上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主要表现有:东、中、西部区域发展不平衡;企业技术水平高、中、低端发展不平衡;企业规模大、中、小、微发展不平衡;企业投入资金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发展不平衡,加上各地的文化差异,不同地方、不同企业所需要的技术技能人才在层次上就有了区别。适应我国客观上存在的各种发展不平衡现状,职业教育需要有合理的人才培养层次结构,既要有培养初、中级技术技能人才的中等职业教育,也要有培养中、高级技术技能人才的专科职业教育,还要有培养具备更多研发能力的技术人才的职教本科和应用型本科教育。如果更进一步,还要建设和发展职业教育专业硕士、博士层次的人才培养。


  (六)科学技术发展带来生产方式变化,职业教育要转型升级


  在劳动过程中,工具是人四肢的延长和加强,工具的运用不仅能节省体力还能有效地提高劳动效率。生产工具的发展状况是人们生产活动水平的重要标志。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从工具进而到机器设备的发展有赖于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科学技术越是发展,而且越是被广泛地运用于生产过程,劳动生产率也就越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产生了工业革命,人类的生产方式完成了从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过渡的阶段,其标志是以机器取代人力,以大规模工厂化生产取代个体工场手工生产。迄今为止已爆发了三次工业革命,以智能制造为代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还在进行中。邓小平同志根据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和现状,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理论和科学观。“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既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特点,也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


  需要说明的是,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劳动者的劳动和实践分不开,或者说劳动者的实践促进了现代科学的产生。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理阿诺斯在他的重要著作《全球通史》中论述了这种情况。他分析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在欧洲出现的原因,认为这是文艺复兴后学者与匠人结合的结果。他说:“西方的伟大成就是使这两者联合起来。知道实际知识与了解潜在原因的结合,奠定了科学的基础,推进了科学的发展,使科学成为今日的支配力量”。他还说:“若无西欧的缩小匠人与学者之间鸿沟的有利社会环境,人类学识上的这些成果原不可能引起科学革命”。与斯塔夫理阿诺斯的观点相印证,引发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两大技术成果的发明人,即发明蒸汽机的瓦特和发明纺织机的珍妮,都是出师于学徒制培养的英国工匠。


  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技术的广泛应用,使产业实现了不断升级。生产劳动中简单技能岗位有减少趋势,综合型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成为社会需求的主流。职业教育需要随之转型升级,要加强基础课教育,让学生拥有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培养;还要适时调整培养规格,实现从岗位到岗位群、从专业到专业群的转变,加强综合型、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


  (七)劳动、劳动教育和职业教育关系的逻辑链条


  尊重劳动者要成为全社会的观念,成为社会共识,成为社会基本价值观之一。由于社会分工的不同,一个国家的国民中从事学科性工作的人数较少,大多数需要在一线劳动岗位工作。如果大多数国民所从事、所赖以生活和发展的劳动职业受到社会的鄙视,劳动者的社会地位低下,那么这个国家的发展迟早会遇上瓶颈。因此,树立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先进理念,才能使全社会充满正能量,才能不断增进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才能建设和谐社会。


  劳动是光荣的,劳动教育就应该成为国民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面向全体新生代。劳动教育是克服鄙薄劳动、轻视劳动者、树立正确社会观念的重要手段。开展劳动教育应在基础教育阶段对所有新生代国民完成劳动教育,在高等教育阶段也要继续开展劳动教育,使热爱劳动、具备包括家务劳动在内的基础劳动能力成为学生基本素质之一。


  与一般的劳动教育是普通教育的普及版不同,职业教育是劳动教育的专业版。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本身就包含工作或劳动技能,是与劳动操作密切相关的专业教育。职业教育培养的是面向生产一线从事专业劳动、专业生产的技术技能人才,包括实体经济中生产物质资料的技术技能人才,也包括服务业中提供生产性服务和生活性服务的技术技能人才。因此,职业教育的劳动教育要与生产实践和专业发展结合起来。


  二、以习近平劳动观、发展观为指导,加强和完善我国人力资源


  人力资源是指特定社会系统发展进步并达成其目标的人们的能力总和。一个国家中有能力并愿意为社会工作的经济活动人口,以及这些人口所具有的脑力和体力、知识和技能的总和,构成国家人力资源。建设和发展我国人力资源要依据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遵循习近平的劳动观、人才观和发展观。


  (一)国家人力资源有科学文化和技术技能两大组成部分,同等重要


  不能泛泛地谈一个国家或社会的人力资源。如果最抽象地划分人力资源的组成,那么就有两大部分:文化科学资源和技术技能资源。


  文化科学资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代表着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对世界先进文化的借鉴吸收,代表着发展科学增强国家发展的后劲。技术技能资源的重要性同样不言而喻,代表着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代表着实体经济和服务业的高效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只有文化科学资源而没有技术技能资源的人力资源,是残缺的、不完整不科学的人力资源,是不能够适应需要的。人力资源中的这两大组成部分,其地位和作用同等重要。


  现代条件下,劳动者的范围已经不限于传统的物质资料生产领域,而扩展到科学技术、教育、文化、社会管理和企业管理等与实体经济不直接相关的领域。他们都属于广义的劳动者。习近平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劳动观,认为无论是科学文化等领域的劳动者还是生产领域的技术技能劳动者,都是光荣的。2005年劳动节前夕,习近平在《之江新语》中指出,“人生本平等,职业无贵贱”,还说“不管他们从事的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是简单劳动还是复杂劳动,只要有益于人民和社会,他们的劳动同样是光荣的,同样值得尊重。”2015年,习近平在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会上再次强调:“一切劳动,无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都值得尊重和鼓励。”


  (二)人力资源传承和积累的教育基础,分别是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同等重要


  一个国家或社会的人力资源有其教育基础。自然资源如果不开发可以在自然界中保留下去,但人的知识和能力包括技术技能,要以教育来传承和积累。


  人力资源中的文化科学资源的传承和积累,靠的是普通教育,而技术技能资源的传承和积累,靠的是职业教育。只有文化科学教育基础而没有技术技能教育基础的人力资源,或某一教育基础强而另一教育基础弱的人力资源,其传承和积累的可持续性会出现大问题,同样是不科学不合理的人力资源,也是不能满足国家发展需要的。习近平多次要求巩固基础教育、加强高等教育。我国教育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现状,表现为与普通教育相比,职业教育规模偏小、投入偏少、质量偏差。习近平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强调指出,“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大青年打开通往成功成才大门的重要途径,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必须高度重视、加快发展”。2015年4月28日,习近平在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会上的讲话中还指出,“在前进道路上,我们要始终高度重视提高劳动者素质,培养宏大的高素质劳动者大军。劳动者素质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至关重要。”习近平的重要指示为我们加强教育结构调整、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指明了方向。


  (三)合理的人力资源的数量结构以一线劳动者为主体,要给劳动者以尊严


  我国是大国,有着完整的经济体系、科学文化体系和社会体系,所有的就业岗位都应有尽有。任何国家就其职业岗位的需求来说,在文化教育、科学研究、社会管理和企业管理等领域所需要的人数是较少的,而在一线从事生产劳动的人数占绝大多数。2018年中国大陆总人口为139 538万人,其中劳动年龄人口数量为89 729万人。近9亿的劳动者,其中一线劳动者又占绝大多数,如果充分发挥他们的生产积极性和创造力,那么所迸发出来的建设伟力是无可估量的。因此,给劳动者特别是一线劳动者以尊严,切实提高他们的政治地位、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就会成为丰富全社会物质财富,丰富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所必需,成为国家发展所必需。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精辟指出:“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


  历史证明我们党能否夺取政权,能否巩固执政地位,关键在于是否有稳固的阶级基础和广泛的群众基础。中国共产党执政的阶级基础是工人阶级,执政的群众基础是工人阶级之外的广大人民群众。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一再明确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贯彻落实习近平这一重要指示,关系到坚持我党的宗旨,关系到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因此,始终为占国民绝大多数的普通劳动者的利益而奋斗,树立劳动光荣的社会观念,给广大劳动者以尊严,让发展成果与全体人民共享,关系到民心、党心,更关系到加强和巩固我党的执政基础。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包括人民的就业需要。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就业创业需要就得让他们有就业创业的本领。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提供的数据,目前我国技能劳动者超过1.65亿人,占就业人员总量的21.3%,其中高技能人才只有4791万人,占就业人员总量的6.2%。我国劳动者大军中技术技能人才的短缺,已经成为制约建设社会主义强国、实现党中央提出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大问题。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指出,“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贯彻落实习近平的重要指示,具体到职业教育领域,我们应该以人民为中心改革发展职业教育。我国劳动力总量过剩和结构性短缺并存,我们当前不缺劳动力的数量,缺的是具有高素质、高技能的劳动力大军。因此,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就成为体现我党为人民服务宗旨的一个重要方面。


  (四)重新界定基础教育的含义:劳动素质应成为国民基本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国办印发的《关于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将工匠精神培育融入基础教育”,这是在国家层面第一次提出基础教育办学思想要有工匠精神内容。基础教育的功能,一是为新生代国民打下必要的文化科学基础,二是要塑造新生代国民的基本素质。习近平于2016年教师节在北京市八一学校看望师生时指出:“基础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要遵循青少年成长特点和规律,扎实做好基础的文章”。如何理解习近平所说的“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根据习近平的劳动观和人才观,笔者认为包含新生代学生的劳动素质。


  一个国家人力资源的技术技能的含量和水平,是其重要组成部分;技术技能基础,也是其重要的基础,不可偏废。同样,一个社会公民,只有文化科学知识而无工作和生活技能,属于功能性文盲,其基本素质就是残缺的不合格的。按照我国现行教育体系,新生代国民中的文化科学基础的形成,主要由贯穿于包括普通高中在内的基础教育阶段来完成。然而目前我国的基础教育欠缺劳动和技能教育,或者说基础教育只是让学生形成了文化科学基础,而基本素质塑造中的劳动技能素质基础则缺位。


  我国人力资源中的技能基础,目前主要由中等职业教育来奠定。初等职业教育,由于面向的是某些体育、文艺专业学生和残疾儿童等特殊小众人群,不能构成国家完整的基础性技能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在职业教育体系中的基础地位,其根本的依据,是我国在义务教育之后的高中教育阶段,每年对数以几百万计的新生代国民,开展初始的、系统的、完整的、大面积的职业技术技能专业教育。正是每年输出的这一大批技术技能人才,奠定了国家、民族的动手操作能力基础,也奠定了技术技能基础。从我国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人口素质的实际情况来说,技术技能的学习和积累,要从最基本的动手实践开始,从训练动手操作最适合的年龄段开始。这个最适合的年龄段,就是高中阶段的中等职业教育。


  我国长期以来将基础教育仅仅定义为幼儿教育、九年义务教育、普通高中教育,是存在认识上的偏颇的。基础教育不仅要有普通教育,还要有职业教育。所有适龄儿童,在基础教育阶段,既要接受文化科学教育,还要接受劳动技能教育,实现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沟通。基础教育不能仅仅给学生打下文化科学基础,还要打下技术技能基础。国民基本素质中的劳动素质塑造,要成为基础教育的应有之义。


  如果我们延伸地来看这个问题,普通高中学校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同属于高中阶段教育,在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方面有着沟通与互补关系。这两类学校既要开展文化科学教育,也要开展技术技能教育,只不过普通高中侧重于前者而兼顾后者,中等职业学校侧重于后者而兼顾前者。普通高中教育侧重于民族后备动脑能力培养,中等职业教育侧重于民族后备动手能力培养。因此,如果我们从基础教育的最后阶段即高中教育阶段塑造民族基本文化科学素质和技术技能素质的角度看问题,那么中等职业教育也应该纳入高中阶段的基础教育范围。


  作者


  赵 伟,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编审,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副秘书长,北京 100026


  原文刊载于《中国高教研究》2019年第11期第103-10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