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职业发展   成就出彩人生
地方分站:
当前位置:首页 > 焦点栏目 > 智汇职教 >

职业教育大有可为 职教改革重心由“教育”转向“产教”

2023-01-07 15:04:02 中国经营报 责任编辑:艾颖
分享到:
在一体推进教育、科技和人才三大强国建设的宏阔视野下,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方向在哪里?路径是什么?

  中国经营报记者 孟庆伟 北京报道

 
  在一体推进教育、科技和人才三大强国建设的宏阔视野下,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方向在哪里?路径是什么?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这是新时代新征程上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三个重大战略举措。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为我国职教改革明确了抓手。这也是党的二十大后,党中央、国务院部署教育改革工作的首个指导性文件。
 
  《意见》提出,坚持以教促产、以产助教、产教融合、产学合作,延伸教育链、服务产业链、支撑供应链、打造人才链、提升价值链,推动形成同市场需求相适应、同产业结构相匹配的现代职业教育结构和区域布局。
 
  值得关注的是,就拓展学生成长成才通道,《意见》明确,“建立健全多形式衔接、多通道成长、可持续发展的梯度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陈子季表示,职业教育不是“终结教育”,也不是“低层次教育”,更不是“淘汰教育”,而是特色鲜明的一种教育类型。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既可以升学,也可以就业,还可以先就业再升学,最大程度地拓宽学生多样化、多途径成长成才的通道。
 
  由“教育”转向“产教”
 
  2022年是职业教育改革的关键年份。2022年5月 1日,时隔26年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开始实施,将诸多职业教育改革的实践经验上升到立法层面。
 
  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把教育、科技、人才进行“三位一体”统筹安排,一体部署,并且摆放在论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也就是“高质量发展”之后的突出位置,极具战略意义和深远影响。这充分体现了党对新时代新征程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的强调与期待,也显示了职业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分量之重前所未有。
 
  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党的二十大广西代表团讨论时曾强调,“要重视发展职业技术教育”,这是总书记继“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之后作出的又一个带有总括性、指导性的重大论断。同时,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这是新时代新征程上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三个重大战略举措。
 
  此外,党的二十大报告还强调:“健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加快建设包括大国工匠和高技能人才在内的“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这为职业教育更好融入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出了三个重要努力方向。
 
  陈子季表示,《意见》的出台,实际上就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也是对前几年的几个职业教育领域重磅文件实施情况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总结经验,进一步深化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着力破解一些长期制约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瓶颈问题,概括起来就是用系统化设计、工程化推进、协同化作战的思路,重点解决三个问题,即如何看职业教育、如何干职业教育以及谁来干职业教育的问题。
 
  陈子季介绍,《意见》破除了“矮化”“窄化”职业教育的传统认知,提出职业教育功能定位由“谋业”转向“人本”,更加注重服务人的全面发展。
 
  “职业教育是促进就业的重要途径,但绝不是单纯的就业教育。”陈子季说。
 
  《意见》重申了职业教育的定位,就是要服务人的全面发展,建立健全多形式衔接、多通道成长、可持续发展的梯度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推动职普协调发展、相互融通,让不同禀赋和需要的学生能够多次选择、多样化成才,这对扭转社会对职业教育的鄙视,消解普职分流带来的教育焦虑有重大作用。
 
  普职分流一直备受关注,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虽然取消了“分流”说法,但明确“统筹推进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协调发展”。
 
  如何干?《意见》给出了发展路径。陈子季表示,要立足职业教育的类型特色和规律,以深化产教融合为突破口,以推进职普融通为关键点,以促进科教融汇为新方向,加快构建政府主导、多元参与、需求驱动、开放融合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重塑职业教育生态,进而推动职业教育的功能定位由“谋业”转向“人本”,改革重心由“教育”转向“产业”,发展路径由“分类”转向“协同”,办学主体由“单一”转向“多元”,服务场域由“区域”转向“全局”。
 
  那么谁来办职业教育?实际上,早在2019年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由谁来办的问题就曾明确,经过5—10年左右时间,职业教育基本完成由政府举办为主向政府统筹管理、社会多元办学的格局转变。这为职业教育的改革,实际上提供了遵循。
 
  陈子季表示,职业教育不能简单理解为职业学校办的教育,职业教育的改革涉及政府、行业、企业、学校各个方面,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彻底扭转职业教育质量不高、吸引力不强等问题,既要近期中期远期相结合,也要统筹考虑宏观中观微观,还要充分发挥我们的政治组织制度优势。
 
  “基于此,这次《意见》将改革的基座落在区域性、行业性的职业教育体系框架,四梁八柱就是产教联合体、产教融合共同体,通过开辟职业教育体制机制创新试验田,构建央地良性互动、协同推进有效机制,最终把职业教育升级为促进国际产能合作、提升教育国际影响、服务国家外交大局的战略资源。”陈子季说。
 
  改革的载体
 
  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国家发改委社会司司长欧晓理介绍,近年来通过各方面努力,我国职业教育招生规模大幅增长,中职、高职学校每年为国家培养约1000万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中职、高职学校在人才培养规模上,已分别占我国高中阶段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这为新时代新征程职业教育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就此,《意见》提出了新阶段职业教育改革的一系列重大举措,构建了“一体、两翼、五重点”的改革框架。
 
  陈子季表示,“一体”,即探索省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新模式,是改革的基座。具体来讲,就是要围绕国家区域发展规划和重大战略,在产教融合、职普融通等方面改革突破,以点上的改革突破带动面上高质量发展,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新经验新范式。
 
  《意见》指出,制定支持职业教育的金融、财政、土地、信用、就业和收入分配等激励政策的具体举措,形成有利于职业教育发展的制度环境和生态。
 
  近年来,中央投资大力支持了职业教育的发展方面。国家发改委会同教育部等部门,通过“十三五”教育现代化推进工程、“十四五”教育强国推进工程两个重大工程,切实发挥中央预算内投资引领作用,不断加大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力度,积极支持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欧晓理介绍称,“十三五”以来,国家发改委累计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共343亿元支持全国约1200个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其中,“十三五”期间,通过教育现代化推进工程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约238亿元支持约1000个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建设,重点加强中职学校基础设施建设。
 
  此外,“十四五”期间,2021—2022年通过教育强国推进工程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约105亿元支持约200个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建设,重点加强高职学校和应用型本科高校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使用进一步集中,支持规模进一步提升,建设成效进一步增强。
 
  在中央预算内投资大力支持的同时,国家发改委还通过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设备购置与更新改造贷款贴息、制造业中长期贷款等渠道,及时做好职业教育领域重点项目的引导、储备和推荐工作,使职业教育教学实训条件得到显著提升,为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而“两翼”,即市域产教联合体和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陈子季称,这是改革的载体。
 
  《意见》明确,一方面,要支持省级人民政府以产业园区为基础,打造兼具人才培养、创新创业、促进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功能的产教联合体,成立政府、企业、学校、科研机构等多方参与的理事会,实行实体化运作,集聚资金、技术、人才、政策等要素,有效推动各类主体深度参与职业教育;另一方面,优先选择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支持龙头企业和高水平高校、职业学校牵头,组建学校、科研机构、上下游企业等共同参与的跨区域产教融合共同体,汇聚产教资源,开展委托培养、订单培养和学徒制培养,面向行业企业员工开展岗前培训、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建设技术创新中心,为行业提供稳定的人力资源和技术支撑。
 
  记者注意到,在打造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方面,《意见》列出了12个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高端仪器、航空航天装备、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能源电子、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农机装备、新材料和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等。
 
  值得关注的是,《意见》以建立部省协同推进机制为核心,设计了央地互动、区域联动、政行企校协同的改革新机制。
 
  陈子季表示,将支持有基础、有意愿的地方先行示范,打造样板。2023年初,教育部将先选择10个左右省份,建立部省协同推进机制,“一省一案”编制落实方案,“一省一策”给予差异化支持,“一省一台账”逐项推动落实,同时,梳理经验、总结规律,形成区域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政策“工具箱”并推广应用。
 
  围绕职业教育自立自强,《意见》还设计了五项重点工作,包括提升职业学校关键办学能力、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拓展学生成长成才通道以及创新国际交流与合作机制。
 
  其中,就拓展学生成长成才通道,陈子季介绍了相关举措,包括支持各省因地制宜制定职教高考方案,扩大应用型本科学校在职教高考中的招生规模;制定职业教育贯通培养指导意见,支持各省开展中职与高职(3+2)五年贯通、中职与职业本科或应用型本科(3+4)七年贯通、高职专科与职业本科或应用型本科(3+2)五年贯通培养;完善本科学校招收具有工作经历的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办法;根据职业学校学生特点,完善专升本考试办法和培养方式,支持高水平本科学校参与职业教育改革,推进职普融通、协调发展。
 
  共建人才高地
 
  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的任务不仅仅在学校,企业因为有技术资源和平台优势,是人才培养的另一个高地。
 
  中国中车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车”)党委副书记、董事王铵表示,中车将积极发挥带头示范作用,在轨道交通装备行业率先牵头建立产教融合共同体,联合高水平高等学校、职业学校共同牵头,在轨道交通装备行业率先组建学校、科研机构、上下游企业等共同参与的跨区域产教融合共同体,积极构建新体制、形成新模式、探索新机制,为党的二十大提出的“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作出中车方案。
 
  据了解,轨道交通装备制造行业是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的代表,也是《意见》明确提出的12个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之一。
 
  中车作为行业唯一一家产业化集团,辐射范围广、带动作用强,经过多年的吸收引进再创新,积累了大量技术资源和平台优势。王铵表示,中车还将积极发挥产业优势,为共同体内职业院校提供平台与资源。
 
  “中车将发挥行业龙头企业主体作用,深化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构建科技研发、产品制造、技能补强协同发展机制,畅通新理念转化为新技术、新技术转化为新产品的快车道,把产教平台锻造成为技术与产品紧密连接的纽带。”王铵说。
 
  此外,围绕中车“一核三极多点”业务,中车也将推进企业大国工匠、技能大师、技术技能人才进校园,技术培训、技术课程进课堂,推动职业学校优秀师资力量、专业技术技能人才进企业,实现优秀人才互动,人才资源共享,人才高地共建。
 
  企业办学一直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路径之一。王铵表示,中车将在推动共同体建设的同时,办好中车直属职业院校——常州铁道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此外,在共同体内部,中车将依据产业链分工对人才类型、层次、结构的要求,与其他职业院校实行校企联合招生,开展委托培养、订单培养和学徒制培养,并做好企业员工的岗前培训、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努力提升职业教育的适应性和产业的匹配度。
 
  职业教育的生命力在于实践和应用,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是职业教育改革的主要动力。
 
  欧晓理介绍称目前,国家发改委已认定了21个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各地培育了4600多家产教融合型企业,一大批行业组织和行业协会积极参与产教融合工作,已经初步形成了城市为节点、行业为支点、企业为重点的产教融合推进机制。
 
  (编辑: 郝成 校对:翟军)

更多>>培训动态
更多>>微博秀
扫描二维码,关注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