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职业发展   成就出彩人生
地方分站:
当前位置:首页 > 焦点栏目 > 智汇职教 >

毕结礼:再论坚持就业导向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目标不动摇

2024-01-12 10:51:00 国华人才研究院 责任编辑:艾颖
分享到:
怎么发展好职业教育、促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不仅是重大的实践问题,更是重大的理论问题。完善职业教育制度体系,创建新时代中国式职业教育发展模式,亟需建立中国式职业教育发展的理论体系,如健康的职业教育发展理念、科学的发展目标定位,以及以就业能力为导向的职业教育质量评价机制等。

  怎么发展好职业教育、促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不仅是重大的实践问题,更是重大的理论问题。完善职业教育制度体系,创建新时代中国式职业教育发展模式,亟需建立中国式职业教育发展的理论体系,如健康的职业教育发展理念、科学的发展目标定位,以及以就业能力为导向的职业教育质量评价机制等。当下,在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方面,不论是理论和实践,有着若干深层次问题,应该值得高度重视和系统探索,究其发展瓶颈深层次的因素。如,为什么会出现一方面是大学生就业难,而另一方面是学科性高考热?又为什么千军万马去挤高考独木桥,导致高考之路仍然十分拥挤。而职业教育的热度和吸引力,则显得尤为逊色。虽然说职业高考对职业教育的吸引力有所增强,但在某些家长看来,还是无耐之举。时下,大学生就业难和技工招工难的“两难”矛盾,仍然十分突出。究其“两难”矛盾的深层次因素,又十分复杂,包括陈旧且传统的择业就业观念、不完善的以职业素养和能力业绩为主导的人才评价用人机制,加上职业教育自身发展能力不足等问题,和文凭热的社会文化、家庭对职业教育认可度低等多个问题,交织在一起,使职业教育改革和创新发展的因素,变的错综复杂。因而,职业教制度体系建设,必须面对复杂的多种因素,特别要同产业发展的人才队伍建设需求,同步思考,形成产业、产品、技术、人才、就业和职业教育发展共振、且相互作用的制度体系。构建以产业为基础,以素质就业为根本的职业教育发展机制。还有,职业教育的制度体系建设,必须与学科型教育制度体系建设相联系,使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的教育实体,同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的人才需求相衔接,破解教育类型比重失衡和教育层次结构失衡的两大难题。由此可见,职业教育发展的深层次问题,必须实施系统化设计,一体化推进策略,形成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与其相关联要素一盘棋发展的理念和思路,使其顶层宏观设计与微观实施方案相吻合,且协调发展,切忌头疼治头,脚疼治脚施策之举。务必在解决“育用”脱节“两张皮”的根源问题上,下真功夫,出实招,打组合拳。要把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和适应技术变化、市场需求的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作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两个”主攻目标,不断提升职业教育的就业质量,以社会和家庭对职业教育就业的认可度,赋能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和其发展的内生动力。唯此,才能扣住职业教育发展的根本问题和发展规律。可以肯定的讲,没有职业教育发展的内生动力和对就业的吸引力,职业教育发展的活力就会不足。把促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就业,作为破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瓶颈的钥匙,这是新时代职业教育发展的战略性问题,即实施好“就业是民生之本”的大战略,也是人才强国的重大战略。
 
  说千道万,只有抓住职业教育服务好技能就业需求这一根本,才抓住了职业教育发展的要害所在。如此,无论职业教育改革和高质量发展的问题多么复杂,也一定会找到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解决方案。
 
  为此,当前亟需就以下问题开展讨论,积极探索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社会文化及制度。
 
  一、文凭热的社会文化是影响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严重障碍。
 
  学科性教育和高水平的学历型人才,其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国家必须高度重视清华北大的高质量发展,办更多更好的高质量大学,关于这一点,好像没有人怀疑和反对。而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不是弱化学科型教育,应该是如何创造职业教育的清华北大(作者2014年6月就提出了这一观点),培养更多的大国工匠和能工巧匠,强化类型教育的不同特色,即学科性类型教育,务必突出学术性和研发能力,实现中国创造发展,而职业性类型教育,务必突出操作技能,走好中国式智能制造发展之路。实施好“两种”不同类型教育并重发展的新时代教育发展战略,是时代发展的呼唤。在此,特别需要提醒的是,数字化时代,学科性和职业性两大类教育,有着跨界兼容发展的的大趋势,文凭热的社会文化,对新时代人才队伍建设建设新发展格局,有着极其严重的负面影响。
 
  当前,围绕新时代如何建立中国式职业教育发展模式,话语比较热闹,但文凭热和文凭主导人才发展的趋势,优势明显,类型化发展的职业教育,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很难与学科性教育“并重”。从招生的实践看,学科高考决定着职业教育的质量发展走向,如生源质量问题。而非类型化、个性化发展引领职业教育的特色化发展,技能就业引领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路,还很遥远,技能型中国建设之路,走起来,还很艰难。文凭热的社会文化,必然导致职教冷的社会现实。从多年职业教育发展的实践看,不根除文凭熟的社会文化,职业教育冷的问题,就不可能解决。而解决文凭热的社会文化,重在由重文凭的社会文化和国家制度,向重能力的社会文化和国家制度建设转化。让大家知道,学历不是人才和能力的代名词,只是人生职业生涯发展的经历而已,职业素养和岗位工作能力,才是人们职业生涯发展永恒的主题,而就业质量,又是这一主题的核心内容要素,切记。
 
  至于职业教育如何才能健康发展, 概括讲,就是坚持就业导向和服好技能型人才成长和高质量就业,把握住好就业(稳定型就业)和就业好(市场选择型竞争就业)、以及类型和层次的市场人才需求定位,这才是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题所在,本质使然,绝不是跟跑高考之路,而是开发适合类型化职业教育创新发展之新路,即符合技能型人才培养和成长之路。这条路的建设,包括制度、政策和技术策略等多个元素。只有这条路建好走好,文凭热才会自然降温。
 
  二、强化就业导向的制度设计和政策引领力度,以提升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和内生发展动力。
 
  就业,是国家发展的根本战略,更是民生工程,职业教育是国家就业战略的有力支撑,是民生工程的基础基石。 就业是民生之本,更是家庭幸福之本。这个问题,无论从宏观上,还是从微观上看,好像没有人怀疑和反对,但为什么社会和家庭认可度低呢?究其原因,概括讲,是制度设计和宣传导向出了问题。比如,一方面大学生就业难,一方面大学生规模不断增大,而另一方面,亟需的高技人才生源,无论从数量上,还是从质量上,都不尽人意。究其深层的原因,应该是制度设计问题,包括:一是从宏观决策上看,人才需求与培养结构失衡,是宏观调控不力,产生供需矛盾,包括规模和质量;二是政策及宣传导向性问题。社会和家庭追求学历学科教育,无可厚非,但制度方面不应顺势加大高考力度,宣传还助力这种现象升温。这样做的结果是,不仅浪费了本来不足的高等教育资源,也使人才培养的类型和层次结构与就业需求的类型和层次结构,不仅进一步失去平衡,由宣传导致的高考热,也在持续升温。由就业类型和层次构成的就业结构及其社会需求,形成的教育类型和层次结构,是发展的客观存在,不是某些主观做法随意改变的。因此,必须有科学的规划规范发展。不是随意可以增减的。在对职业教育的宣传方面,应该:一是典型引路,让社会认识到,能力才是好就业和就业好的根本所在,职业教育照样有好的职业生涯发展前景,并非是学历替代的。二是客观真实报道毕业即失业的真实现状,而不是热捧高考,带偏了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现实看来,唯有在就业制度政策引领和宣传方面,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和内生动力,才是促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上策。让技能大师、能工巧匠和技术能手,成为职业教育类型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职业教育的引路人。在制度建设上,创新就业好的国家政策,在宣传上,加大技能成才的宣传力度。
 
  三、加强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的能力建设,是增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永恒的主题,更是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和内生动力永恒的主题。
 
  加强职业发展自身能伍建设,是一个常谈常新的老话题。从参加国际技能大赛的经验教训看。面对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主要矛盾,仍然是:一是目标定位问题;二是“三教”建设能力问题;三是评价标准导向问题。当然还有其他因素,本文不在涉及。
 
  (一)坚持服务就业的目标定位,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根基。
 
  职业教育服务就业,严格说来是服务技能就业。这是建立新时代职业教育模式的根基所在,也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和宗旨所在。具体讲,主要是三大服务目标,即职教育发展的三个服务目标:
 
  一是,服务国家技能人才培养的国家就业发展战略;
 
  二是,服务劳动者个人个性化发展的职业生涯发展需求;
 
  三是,服务市场需求和技术变化对就业的需求。
 
  要实现“三个服务目标”的有效性,必须高度重视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务必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若职业教育没有引力,职业教育的所有改革创新,就会大打折扣。然而,提升职业教育吸引力的关键节点,仍然是好就业和就业好,这是不可替代的核心要素。而目标定位精准,才能提升职业教育服务就业的针对性。这是职业教育质量发展的重要环节之一。职业教育发展的目标定位,能否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关键因素仍然是“学科教育”和“职业教育”是否同等重要的制度建设问题,即是否建立了以能力论人才,以业绩论待遇的人才评价制度,职业教育就业的社会地位,是否提升了。职业教育改革和创新的这些关键要素,不能视而不见,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二)坚持“三教”能力建设,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支柱。
 
  关于“三教”能力建设问题。是职业教育“二十条”的重要内容之一,其论述比较多,但实践效果应该说,还不够理想。比职业教育类型化发展的个性化要求,还相差甚远。究其深层次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教师能力建设,仍然存在轻操作技能,重理论倾向,技能型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包括理念的认同和政策制度建设.等。二是课程开发及教材建设,技能为重,知识够用的原则没有被重视,实践训练要求弱于理论说教的现象,仍普遍存在。三是在教学方法上,套用学科教学的模式问题,仍很严重。因此,如何尊重职业教育发展的规律和类型特点,实践“三教”能力建设,是亟需引起重视的大问题。可以肯定的讲,教师、课程(教材)和教学方法,不符合职业教育发展的规律,或水平不达标,就不会有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因而也不会有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建设的高水平,其结果是,就业效果就不会好。试想,就业质量不高的职业教育,其发展的内生动力和吸引力能高吗?显然不能。
 
  (三)坚持人才科学评价和“并重”的社会就业制度,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风向标,导航仪。
 
  文章的前面已经讲到,文凭热的社会文化和制度,对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有着严重的负面影响。如何实现文凭热的社会文化和制度,向能力热的社会文化和制度建设转化,是现代化职业教育制度建设的密码,必须破解。破解这一密码的关键,就是紧紧扣住人才的评价和使用两大要素。其重点是:
 
  1、在人才类型上,按照不同人才的能力特征进行分类,实施学科性教育和职业性教育“并重”评价原则,没有高低之分,唯有差异特色。如教授和技能大师,都是不同类型的高端人才。
 
  2、在人才屋次上,按照人才职业素质和能力水平,实施好能力分层差距性评价。在人才评价制度建设上,不仅承认不同人才类型的差异性,更要承认不同人才层次的差距性。否则,评价制度就不可能呈现其科学性,也没有公平性可言。
 
  3、在人才使用和待遇制度建设上,实施类型“并重”和“层次”差距性原则,彻底破除学历即人才的人才评价旧制度,建立能力和业绩导向的人才评价新机制。
 
  应该说,只有抓住人才科学评价和合理使用制度建设。才抓住了增强职业教育内生动力和吸引力的主要矛盾,或者说是牛鼻子。

更多>>培训动态
更多>>微博秀
扫描二维码,关注更多精彩